浅谈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nhu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政府投资项目在设计、招标、施工三阶段的成本问题,提出相应的投资控制对策。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成本分析;投资控制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表现出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要归因于政府投资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投资项目作为一个新兴概念逐渐被大众所熟悉。
  政府投资项目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对社会结构的调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带动,对民生的保障和改善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政府投资项目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其投资失控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三超”(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投资项目的成本问题逐渐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本文将从设计、招标、施工三个方面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成本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投资控制对策。
  1 基本概念
  政府投资项目又称财政投资项目,作为政府实践其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向证券市场或资本市场融资,利用外国政府赠款以及国家财政担保的国内外金融组织的贷款等方式独资或合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 影响政府投资项目成本的因素
  2.1 设计阶段
  设计费用虽然占项目全部费用的1%,但是设计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能达到75%以上。由于“重施工、轻设计”的传统观念的错誤影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往往不够重视设计,对设计单位的选择很是随意,使设计招标流于形式,无法保证设计单位的资质和质量。即便在合理地选定设计单位后,建设单位往往也不能和设计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至于设计过程中技术和经济结合不够,无法促进项目的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此外,建设单位对设计概预算的审查也不够全面,为日后的投资失控留下了隐患。
  2.2招投标阶段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特殊性,部分行政机关的公务人员往往会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进行行政干预,使招投标流于形式,甚至出现规避招标或者假招标的现象。政府投资项目往往投资巨大,因而部分投标单位或人员会利用各种手段甚至违法行为来达到中标目的,导致出现串标、陪标、围标、转分包等现象。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以各种手段争取项目,进而导致出现钓鱼工程。这些问题导致投标单位无法进行公平的竞争,进而最终影响到项目的质量和成本,造成投资失控。
  2.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但是,参建人员却往往缺乏成本控制意识。他们往往认为成本控制是项目经理的责任,而与自己没有关系,这导致各部门虽然表面上分工明确,实际上却缺乏密切的联系和协调。施工阶段的成本与项目的工期和质量是密切相关的,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不能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工期的延误和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都会额外增加工程项目的成本。施工签证是施工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及时地处理签证问题,很容易导致在竣工结算时发生经济纠纷,影响结算。此外,施工过程中的非生产性成本居高不下,往往成为成本管理的盲区,这最终也将导致项目总成本的增加。
  3投资控制的对策
  3.1设计阶段
  建设单位应提高对设计的重视,合理地选择设计单位,并且积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预想效果和设计要求,强化限额设计,重视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的结合。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提高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进行优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保证设计的质量,减少建造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对工期和成本造成的影响。最后,加强初步设计审查,利用专家评议制度,提高审查质量,促使方案设计不断地优化,最终完善设计内容、提高初步设计的水平,为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好基础。
  3.2招投标阶段
  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地修订和完善招投标法律法规,协调招投标法律与其他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健全招投标机制,加大招投标代理机构和招投标交易中心的建设力度,以提高招投标的效率和质量。规范招投标的操作程序,使招投标过程更加透明、公正。通过合理、科学的招标、评标等,最终选择合适的投标单位,以保证项目的设计质量和建设质量及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积极开展招标后评价,以保证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的工作质量。深化招投标监督,做好招投标投诉处理,加大对违法违规的招投标行为的处罚力度,并且实行责任追究制,严防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腐败,最终确保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和公正。
  3.3施工阶段
  采取合理的组织措施,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责任,提高全体参建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同时减少管理层次,优化管理机构,充分调动各部门协调合作,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在施工前进行多方案比较,严审项目方案;不断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严格把握施工质量,杜绝返工,减少浪费和损失。采取合理的经济措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窝工,避免无效劳动,精简富余人员等方法对人工费进行合理的控制;通过确定材料用量和价格,大宗材料采用甲供材,保证材料的质量,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等措施来合理地控制材料费;通过合理安排机械设备进场,避免设备闲置,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设备维护等可有效降低机械费;通过合理确定管理层次,严格控制杂项开支等,可有效控制非生产性成本。采取合理的合同措施,建设过程中的造价控制要始终以合同为中心进行,并且认真做好施工签证,以便应对后期可能发生的纠纷和索赔。此外,随着成本数据分析库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利用这项技术,通过收集并分析已完工项目的成本数据,为后续新建的政府投资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4 结语
  政府投资项目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不断地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成本管理,健全相应的监督审计体制,合理地控制其投资,并充分有效地利用政府投资,才能防止“三超”现象的发生,才能保障政府投资项目健康、顺利地开展和实施,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 尹贻林,阎孝砚.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理论与实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2] 蒋芝花,张小艳.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投资控制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5):36-37
  [3] 胡九华.工程招投标违法违规表现形式、成因及对策[J].中国招标,2007,(40):21-24
  [4] 于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中关键要素集成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要:排水系统是城市道路下穿式立交工程中关键技术要点之一。本文结合靖江市城西大道下穿广靖高速公路立交工程的具体情况,探讨下穿式立交工程排水系统总体布置,细部构造,设计计算等。  关键字:下穿式立交,排水系统,排水设计,城西大道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公路及城市道路领域相继涌现出大量的下穿式立交工程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推进,社会各界逐步提高了对建筑质量的要求,故须强化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是建筑施工的必须材料,但由于混凝土的特性,致使建筑工程面临各种大小不一、性质不同的裂缝影响,降低建筑工程的性能。引发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严重影响到建筑质量。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建筑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裂缝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中图分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