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恒星”的童第轶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zhixiangxiaza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外表俊朗,喜穿灰色西装,一袭黑色风衣,颇有风度。就连我们“拍”人无数的摄影师也惊叹:“投资圈里还没有见到过你这么帅的!”
  他出身书香门第,是北大哲学系毕业的父亲给他起了“童第轶”这个富有诗意和内涵的名字。母亲则是他投资入门的领路人,并在十几年的求索路途中给予他心灵上莫大的支持。
  “价值投资的学习者,投资风格上更像一个交易者”。16年证券投资经验,在实践中领悟和感知市场,造就了童第轶的稳健风格。他投资思路独特,把孙子兵法的“以正和,以奇胜”,娴熟地运用到投资当中。多次买到过市场的“底”。 2009年,他战绩斐然,位居阳光私募业绩排行前十。
  2005年,童第轶上书中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准确地挖到历史上著名的“998点大底”。2008年10月28日他再度出手,当天果断满仓,一次买到“大底”。 2006年初次创业时,他操盘的1000万资金在2个月的时间里实现翻番,为投资人创收近4倍。再往前追溯,1999年所持股票连创涨停记录,大学时代就写出优秀股评,参加实盘炒股大赛获得可观名次……
  他也曾历经磨难。1995年他与朋友合用账户炒股,资金被他人全部卷走;1997年不幸买到中国股市的第一支退市股,几乎全部家当深陷其中;2008年在公开业绩压力下错误操作,信托净值一度出现不小亏损。
  投资是他的兴趣,已经和生活融合到一起。“商量不来,自己把握风险。”童第轶说,“资本市场从来就不缺流星,我愿做一颗恒星,即使很小。”市场的喧嚣中,想当“恒星”的童第轶孤独前行。
  
  买到市场“底”
  
  “2009年操作上整体勉强及格,犯了不少小错误。”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如此回应,似乎是一个投资的完美主义者。
  “普通投资者如果做一个中小盘的组合,2009年取得2-3倍的收益是正常的。所以,我觉得很多人都有可能超过我的收益。”童第轶执掌的龙赢富泽宏利2期,在2009年的收益率达到135.24%,位居阳光私募三甲之列。而他的自我评价却很谦虚。
  “但整个过程不是那么简单。”的确,他的这只产品诞生于熊市初期,在市场一片悲观中找到市场的主基调,把握住反转的2009年和市场热点,着实不简单。在深入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童第轶在2008年的“9.18行情”中受挫,同时也买到了“10.28行情”的“大底”。他的操作和他的长相一样帅气迷人。
  2008年的熊市中,童第轶凭借技术分析抓住了几次反弹机会,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客户们就激励我做得再激进一些,由此才建立了宏利2期这个产品。规模中等,主要是拿着客户部分盈利去做的。”他这样谈起做阳光私募的初衷。
  成立之初就基本上满仓运作,当时市场在3500点徘徊,实际上才是熊市中段。“尤其6月10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盘下跌7.7%,损失很大,但没有减仓,一直扛着。到7月下旬、8月初,净值还是1.07元,微幅盈利。”从他陈述的语气中能感觉到,这只是惊险的开始。事实上,2008年“6.10”后大盘向下直破3000点。伴随着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8月下旬至9月中旬,A股市场从2500点直线下滑到2000点以下,整个市场已经从最高点下跌近7成了。一跌再跌,深不见底。这种表面上轻松的“扛着”,在心理上是何等的考验。
  “9月18日港股跌得非常厉害,中午就有一些客户打电话要求控制一下风险。”童第轶深吸了一口烟,“当时满仓,损失也不是很重,大约20%,我想再忍一忍。但谁也不知道这两天世界还会发生什么,所以中午就清仓了。”他是以清仓来对待当年著名的“9.18行情”的。而当天下午大盘就报复性反弹,晚上汇金入市、印花税单边征收等三大利好出台,第二天则是以涨停收盘,这在A股历史上实属罕见。
  “不但下午的5%没有抓住,而且第二天集合竞价的时候,被迫以涨停开盘买进卖出的股票,因为知道这些利好不会马上结束。损失15%,非常影响净值表现,实际上按交易时间算一下也就2个小时。”他的嗓门稍稍提高了一些,微笑着替记者计算出这笔遗憾的交易。
  “9.18行情”并没有让童第轶乱了阵脚,反而让他抓住了2008年10月28日市场的“大底”。“因为知道底部快来了,不敢降低仓位,基本在满仓中度过。尤其在10月28日那天港股先反弹,感觉超跌厉害,上午就把仓位加满,20元左右买了不少中国平安。”他进一步回顾着他的操作思路,“一方面开始放弃一些短线股,一方面买进一些超跌的中线股,度过股市的中期行情。”
  现在看来,他50-50比例的中短线策略,既能抓住短线股的波动机会,又有中线股的稳定增长,从而来均衡收益率,是很好的策略。而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如此操作就好像踩钢丝一样,游刃其间,着实需要平衡的技艺。
  
  磨练四阶段
  
  “从大学开始,股票投资就是我的个人爱好,并伴随至今。”
  童第轶这样描述他的事业。他出身书香门第,大学的专业是新闻和英语,后来在社科院研究生院在职学习金融学。
  1994年,大学一年级暑假。“那时候我母亲申购到一堆股票,价格非常低。”他记得非常清楚,“当时三大利好出台,股指一个半月升了2倍,从325点涨到1052点。”
  他继续说,“由于上市之后没有抛售,短暂的获利很快被吞没,还损失不少钱。母亲感觉大学生应该懂电脑,会看盘,而且学习力强,所以我就被带去了大户室。”
  初做股民的几年是最痛苦的时期,童第轶几乎把所有的陷阱都踩到了。“真正的投资经验是亏出来的,只有刻骨铭心的痛苦才会令你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总结,举一反三,把错误避免掉。”他如是说。
  大学时无钱炒股,童第轶就跟几个人合用一个账户。1995年底,帐户持有人拿所有的钱炒权证,倒来倒去,资金损失很多,最后还把剩下的资金全部取走。那次童第轶收获的是社会经验。
  “第一只退市股票不幸被我买到,投入有二三十万,几乎是当时所有的家当。1997年买进,1998年退市。1999年又回到资本市场,后来也创出了涨停板记录。”回忆往事,童第轶记忆犹新,“那两年内心的压力很大,母亲电话中一句清描淡写的埋怨,就让我泪流满面,那次我学会了止损。”
  毕业时,他去一些券商研究所、营业部应聘,如大鹏证券、深圳特区证券等,结果由于专业的局限,总是在最后一关被PK掉。期间,他写过股评,参加过实盘的炒股大赛,取得过相当好的名次。
  1998年至2003年,童第轶在《中国证券报》工作,做国际财经报道的记者。1999年,他对B股市场的一份调研报告在《瞭望》发表,当时颇有影响力。后来B股市场上涨了10倍。
  “中证报工作主要是打基础,对经济学、金融学知识的积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证券市场,开阔了视野。由于限制较少,思维框框也少,所以我觉得年轻时做记者对个人发展非常有利。”他如此总结自己的媒体从业经历。
  在中证报做了几年编辑记者后,觉得离自己的理想越滑越远了,于是童第轶选择了辞职。“主要还是喜欢投资,内心渴望做投资。”他那时候就考虑过创业,但在休息一年之后,还是决定进入专业投资机构工作,应聘进了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投研中心。“在人寿学到的专业知识很多,但主要还是思维上的收获。保险资金的配置讲究匹配性,追求长期稳定收益,对我在资产合理搭配、分散风险方面影响很大。”
  2005年5月底,他向公司提交了一份书面建议,提示公司应加大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但这个建议石沉大海。事实上,10天之后股市就探到了“998点”的历史底部。
  “国企的通病就是冒险的事情不会选择,因为如果做错,则风险无限大;而即使做对,人们也认为你是在做孤注一掷的赌博,麻烦更多。”现实再次与他的理想发生了碰撞。“当时朦胧中感觉股市会有一轮牛市来临,应该把握住。”2006年2月他毅然再次辞职,离开了无数人羡慕的人寿资产。
  辞职后的第二个月,他和几个朋友合股成立公司,由他操盘。两个月的时间,公司总资产就实现了翻番,而在融资的杠杆效应下,总收益达到4倍。从此,童第轶开始了真正的私募生涯。
  
  享受孤独
  
  “经过多年的磨练,痛苦已经过去,那些经历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始于爱好,现在投资已然和他的生活融合到了一起。
  “投资本身就是孤独的事情,因为具体投资是很难商量的。对风险的把握,买入的冲动以及决策的时点,只有自己通过不断的交易才能仔细琢磨体会。听别人的建议没有用,无助于操作。”16年领悟和感知市场的实践,造就了他稳健的投资风格,独立思考和决断也让他获得丰厚回报。
  “对投资的理解大家都不一样,对市场的认识大家都是盲人摸象。标的物都不同,如何交流?与其商量,不如静思。”当然,这并不等于封闭自己,他的自我评价是“价值投资的学习者,风格更像一个交易者”。
  经过市场的无数次教育,童第轶改变了很多性格,变得更稳健、更客观的看待问题,思路也更开阔。他有一套证券实践论。“证券投资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东西,更多是要向市场学,同时要对证券历史做很多了解。市场上流行的投资理论是苍白的,并不一定能直接带来收益。操作上要因人而异,一定要从理论到实践中去,再回到理论,然后再实践。一定要形成自己能理解认同的理论,而不是纯粹的书本理论。”
  他有独特的投资思路,信奉孙子兵法“以正和,以奇胜”的思想,并娴熟的运用到投资中。“要取得超额收益,一定要有独特的想法和思路。市场处于常态的时候,要有正确的投资理念,必要的止损、谨慎的仓位配置、严谨的风险控制,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而一旦市场中期走好,要积极进攻,要出奇制胜,要有百花齐放的思维,这样才能在博弈中取得先机。”
  他的投资原则是“牛市持股,熊市持币”。“牛市尽量跟得上大盘,熊市里不亏损,这样的话,投资就会有复利。反复积累,复利的效应就会很明显。”
  童第轶有自己的一套“A股牛市周期理论”。他认为国内股市有这么一个特点:如果一轮牛市是炒业绩,那么再一轮就是炒概念。比如,1996-1997年是业绩支撑的牛市,到1999-2001炒作的是互联网泡沫,2006-2007年是价值投资为主,2008年底开始的这波牛市,很有可能就是概念为先,这也契合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他也有偶像。“佩服的大师很多,华尔街的有十几位,最赞同的是巴菲特。价值投资是大道,不以市场的波动作为选股的模式。牛顿就曾说,他算得准天体运动,算不准人性的疯狂。因此,选择个股是长期制胜的关键。”
  他对有志于投资行业的年轻人忠告说:“少听消息,多做交易多锻炼。年轻人没钱时不要怕亏,经验积累是用钱换不来的。到30多岁真正有钱进行资产管理的时候,你对市场风险把控,对市场的客观认识都提高了,这时候赚钱的机会太多了。”
  功夫在局外。他认为不要把股票投资当成4个小时的工作,除了盘后研究市场,还要研读投资名家的著作。他建议多读一些投资大师的东西,“反复的读,会带来一些理念上的提高”。应记者要求,童第轶推荐了一些投资类书籍,包括《股市晴雨表》、《证券分析》、《漫步华尔街》、《战胜华尔街》、《如何选择成长股》、《滚雪球》等,还有一些基础知识的书。
  
  愿做“恒星”
  
  童第轶,这样一个优秀而成功的投资人身后,有一个温柔而善解人意的妻子。
  “尤其最近几年全身心投入到市场中,每天工作的时间比较多,经常学习、研究到凌晨两三点钟,家务和孩子都由妻子照管,她对我的事业非常支持。否则后院失火,你什么事也做不了!”童第轶这样告诉记者。
  母亲对他的支持主要是心灵上的,是无私的和无条件的。“股票投资是我母亲把我带上路的,她一直都为此而后悔。因为成长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内心的压力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令母亲一直牵挂。”
  童第轶的兴趣比较广泛。喜欢游泳、旅游,当然,有时候去运动是被迫的。读书在他的生活中必不可少,除了金融投资类,他还广泛涉猎军事、历史类,还有科幻作品等比较有想象力的书籍。
  2002年至2006年,眼光敏锐的他投资了一些房产。“当时认识到通胀将是社会的常态,钱会越来越不值钱,利用低利率的银行贷款,可以坐享房地产升值带来的回报。”但那几年,他两度辞职,现金流非常不充裕。最后还是家人的支持,让他扛过了人生最困难的时期,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007年他还在三亚投资了一些房产,可谓眼光独具。2008年则开始抛售房产,去年底除了三亚的和自住的房产,其他的房产几乎抛售罄尽。他开始把目光转向以商铺为代表的商业地产上,因为他更看重持续的现金流回报。他笑称:“黑天鹅一定还会再来。”将来黄金也是他要配置的资产之一。
  2007年8月份,他成立了龙赢富泽公司。在2009年取得卓越的成绩之后,童第轶计划在2010年发行两只信托产品,逐步把规模合理的扩大,完善投研团队,实现稳健经营。他最后笑着说:“资本市场从来就不缺流星,我愿做一颗恒星,即使很小。”
其他文献
即使是投资大师,也会在投资中犯错误。虽然,大师级的投资者通常有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但投资大师们也有在关键时刻犯错的可能,而且由于他们的投资往往代表一个集团,所以他们犯错的后果比普通投资者要严重得多。  “股神”巴菲特就曾经在金融危机中犯过严重的错误。在2008的年度报表中,巴菲特所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布了这一年的盈亏情况。报表显示,2008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单单在第四季度的投资收益就下降了9
期刊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处在进一步恢复过程中,当季经济增速达8.9%,较上季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从环比数据来看,三季度经济恢复的动量较二季度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这可能主要来自于存货调整和财政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在减弱。然而,如果仔细分析细项数据,看起来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正常的、更加可以自我维持的增长轨道上来。  从支出法角度来看,进入三季度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显著提速
期刊
2010年开年,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令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有了小幅上扬的动力。而作为主要与存款、债券收益相挂钩的万能险产品,其收益自然也有望水涨船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采用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措施属于数量控制手段,而非上调利率即价格控制手段。我们认为,基准利率上调对保险资金投资债券的收益率上升具有更强烈的风向标作用,进而抬升保单资金成本。在短期内,以万能险为代表的利率敏感型保险产品所面临的成本
期刊
日本股市1965—1973年,从1020点涨到5350点,涨幅415%,1974年回落至3300多点。1974-1981年上涨到8000多点,上涨2.4倍,1982年回落至6000多点。1982-1989年从6000点直上38900点,市盈率一度高达92.28倍。  股市之道以经济社会环境为依托,要研判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一个框架和一个长期的视角,以便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梳理出本质的线索。
期刊
采取贸易报复措施遏制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对外的一面。对内  来说,中国企业要在事前布好局。  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反倾销的老问题又有了新“土壤”。当保护主义的幽灵开始在一些地方徘徊的时候,中国企业遭遇一波又一波抵制中国低价产品倾销的声浪,几乎是难以回避的事情。只要“中国制造”特有的成本优势没有改变,这种老问题就会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也就是说,中国只能在这种声浪中成长。只有理性应对贸
期刊
王传福  傍巴菲特成中国首富  在最新发布的2009年度百富榜上,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以350亿元跃居榜首,而去年王传福仅列103位。  2008年9月。巴菲特高调宣布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在巴菲特“股神”光环的照耀,下,比亚迪的股价也开始了一路走高。到今年7月30日,中国监管部门正式批准比亚迪发行认购股份时,其股价已从巴菲特宣布入股时的每股8港元,上涨到了41.65港元。而到胡润
期刊
集装箱货运、港口等相关行业将得益于进出口的升温而值得关注。资源类产业会得益于通胀而有较好的表现。房地产投资上,建议关注我  国商用物业。  近来,虽然物价指数(CPI)同比增幅仍是负值,但环比已开始转正。如果不看统计数据,只是光顾菜场、超市,或支付家庭水电费用,则早已感到物价上涨了。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过去很少采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便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采取的还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
期刊
美国、欧元区等经济体的经济数据在近几个月转好,8月份美国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的同比、环比数据均实现正增长,零售额环比增长、同比降幅收窄,PMI指数八、九月份连续突破50。经济数据的转好,预示经济开始步入扩张期,也带动了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化工行业逐步走出低谷,化工行业生产指数企稳回升,同比降幅收窄。  化工行业的子行业虽多,但主要的下游行业无外乎衣、食、住、行,对应的代表行业分别为纺织、
期刊
我们要像蚂蚁一样勤劳地去爬山,但途中要搜集可以帮助逃生的花瓣。一旦高  峰坍塌,可以把花瓣当作降落伞,实现个人资产的软着陆。  “一只蚂蚁从珠穆朗玛峰上掉下来,你知道是怎么死的吗?”很多人猜“冻死的”、“吓死的”等等,但正确答案是“饿死的”。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我只要仰望天空、高楼或者别的建筑物,这道“脑筋急转弯”题就会冒出脑门,让我的思想像头发一样卷曲。  从浩瀚宇宙反观人间,芸芸众生在形态上与蝼
期刊
四季当中,最有姿色的,当属秋天。俗语说“赏秋”、“秋色”,能够配得上“赏”字的韵味、“色”字的妖娆,恐怕只有“秋”。而在秋天,色彩最艳丽的,就是红叶。  我们不得不承认,去北京香山看红叶,已经是一个很有点儿俗套的选择,红叶年年相似,前来附庸风雅的人却一年比一年多。想想在香山脚下找一个停车位有多么痛苦,我决定:今年秋天,我要带你在北京城边,找一个更美、更清静的地方来享受这绝色秋天。    红螺寺古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