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母亲》阅读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rkm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l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嘛。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我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唆唆地叮咛这叮咛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跟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闹醒,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自己,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去坟上,现实告诉我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
  (贾平凹/文,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21期,略有改动)
  1 运用细节捕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特点之一,请选择描写“我”的一处细节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画线句写得十分感人,请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多处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仿照示例,再举一例。
  前文: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后文: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前文: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
  后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母亲去世已经三年,可“我”“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石门中学 王孔文/设题)
其他文献
我回到了阔别30年的故乡。站在车站时,我听到蝉正声嘶力竭地叫着。  “好久不见,高安。今天就住我家吧。”开车到车站接我的老朋友玉成说。  我和玉成从高中时代的自然探索兴趣小组开始,就是好朋友。我们都喜欢生物,玉成尤其喜欢得白化病的动物。一听说有白蛇。就到处找。毕业后,玉成继承了父母经营的大农场,我后来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在疲于应付学生的生活中,渐渐将高中时代的事情忘掉了。  “那就给你添麻烦了。”听
期刊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文学创作几乎是男性一统天下,文苑与诗坛,是他们耀文或耀武之场,很少有女性敢于擅闯禁区,来此间一显身手。南朝梁朝钟嵘《诗品》品评从汉至梁的诗人一百余人,女诗人只有寥寥四位。《全唐诗》九百卷,女性作品九卷;《宋诗纪事》一百卷。女性作品一卷:百分比均为百分之一。总之,人数既少,地位亦低。然而,石破天惊,也有人敢于说“不”。并且巾帼不让须眉:岂止是不让而已。甚至令许多舞文弄墨的七尺男儿
期刊
完美    兄弟,你问我:人。何时才能完美无缺?  请听我回答:  当人渐臻完美之时,会感到自己是浩无边垠的苍穹,是横无际涯的海洋,是盛燃不衰的烈火,是璀璨耀目的光焰,是间或狂作、间或静默的风暴,是时而电闪雷鸣、时而大雨滂沱的乌云,是欢歌笑吟或悲泣哀号的流水,是春来繁花似锦、秋至枝叶凋零的万木,是耸入云霄的山峦,是深邃低沉的峡谷,是有时肥沃丰饶、有时荒芜贫瘠的大地。  当人感到这一切之时,也便到达
期刊
要像峙立于不断拍打的巨浪之前的礁石,它巍然不动,驯服着它周围海浪的狂暴。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巨浪”的拍打对于“礁石”来说,无疑是一场旷目持久的折磨。然而,被粉碎的不是挨打的“礁石”,而是气势汹汹的“巨浪”。自然界的这一现象对于人类的自我修养来说,堪称绝好的老师。不过,多数人对此总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只有真正的哲人和智者才会在大自然无言的教诲面前大彻大悟。写出这句哲理名言的马可·奥
期刊
声音    本部两刊再爱审读专家好评  刊物印出来,不仅要接受读者的评议、市场的检验,还要接受报刊审读专家的严格审读。最近,本部两刊再一次受到报刊审读专家的好评。  报刊审读专家认为,《中学生阅读》初中版两刊整体质量高,特色鲜明,无愧为社科期刊中的一个品牌。上半月的“读写”版和下半月的“中考”版,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刊物封面清新引人,图片趣中蕴雅、雅中含趣。栏目设置很用心,丰富多彩,小中见大,浅中
期刊
回上海老家不久,因为很可笑的一个原因,把腰重重地硌了一下,一直在床上躺了二十来天,哪儿也去不成。昨天终于下了决心,“忍痛”陪妻子去著名的浦江大道拍一点雨中夜景。往回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左右了。浦江大道离我家很远,一路上要倒两回地铁。所幸,已过了下班高峰,地铁上还都能找到座位。  车行不久,便听到从车厢的另一头传来一阵笛声。吹得很不专业,一听便知是某个“残障人”在车厢里借奏乐、唱歌行乞。坐在我对
期刊
导读    3月25日,闻名世界的小美人鱼铜像,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海港“来到”上海,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亮点之一。小美人鱼铜像是以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的主人公为原型而塑造的,96年来,她已经成为丹麦的象征。童话的力量、幻想的力量,竟能这样穿越时空,让我们再次感念那个点亮了童年最绚烂夜空的大师——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麦19世纪著名作家,也是世界童话之父。这位19世纪的丹麦作家
期刊
紧紧把握住梦吧,  如果梦境消逝,  生活就会像断翅的小鸟,  再也不能飞翔。  紧紧把握住梦吧,  一旦梦境隐遁,  生活就会像荒芜的土地,  覆满了冰霜。  (选自《外国哲理诗选》,张洪平/译,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推荐者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梦”这个字眼,一般来说,总是被赋予消极的色彩:人生如梦、黄粱一梦、醉生梦死等。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常常被劝说着要在梦与现实之间坚定不移
期刊
有一个农夫的院子里,养着一只鹅。它长着一身雪白的羽毛,非常美丽。陌生人走过这个院子,总要停住脚,叹道:“瞧,多漂亮的鹅啊!它的羽毛就像天鹅一样。”他们称赞过后才走开。就这样,这只鹅慢慢地变得高傲起来了。它老是跑到水塘边上去,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嘿!”它不满地叹息道,“水呀。你要是不如此浑浊该多好啊!我是这样美丽,你不配做我的镜子。这水脏到如此地步,简直不能在里面洗澡,会把人家的羽毛都洗脏的。”
期刊
1991年,我高三应届毕业,高考落榜。远山也是。  1992年,我“高四”毕业,高考落榜。远山也是。  1993年,我“高五”毕业,金榜题名。远山落榜。  从小学到“高五”毕业,整整14年,远山一直跟我同班。远山的家离我家并不远,只隔着一座山头。远山的父母我也熟识,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和我的父母一样,满脑子都是光宗耀祖的思想。也难怪,我家和远山家都是村里的外姓人家,人丁稀少,无权无势,经常被人瞧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