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作业中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来源 :安全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j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危害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焊作业几乎涉及所有的工业领域,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电焊作业分布范围很广,但以船舶、车辆、钢结构和锅炉制造等部门电焊工人数量最多。当在船体装备、锅炉或油罐等通风不良或密闭容器内焊接时,接触电焊尘浓度较高,电焊中的职业危害也日趋突出。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
  一、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
  1 金属烟尘的危害 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铁外,还有碳、锰、硅、铬、镍、硫和磷等: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荧石、金红石、纯成、水玻璃、锰铁等组成。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主要以三氧化二铁为主,占36%~76%)、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氟化物、臭氧和氮氧化合物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电焊工尘肺发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但很轻微,一般不影响工作。早期肺功能损害不明显,晚期肺功能可有障碍,当合并有肺部感染时症状和体征趋于明显。发病工龄多在7~23年,平均约20年。X线胸片表现:早期以不规则小阴影为主,以两中、下肺区为多。间有类圆形小阴影,且有分布广、密度低的特点;有的则以类圆形小阴影为主,且密集度高,个别病例晚期可见块状大阴影。肺门一般不增大,很少有胸膜粘连和肺气肿。脱离作业后,少有进展。
  2 有毒气体的危害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1)臭氧,为无色、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它对呼吸道黏膜及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短时间吸入低浓度(0.4mg/m3)的臭氧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干燥、胸闷、食欲减退、疲劳无力等症状,长期吸入低浓度臭氧时,则可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等。
  (2)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它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极难分离,因而,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
  (3)氮氧化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中常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它为红褐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当被人吸入时,经过上呼吸道进入肺泡内,逐渐与水起作用,形成硝酸及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
  3 电弧光辐射的危害 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红外线可致皮肤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出现红斑反应,反复照射出现色素沉着。短波红外线及可见光经过屈光间质聚焦变成热能,导致视脉络膜灼伤。而短波红外线能被角膜吸收产生角膜的热损伤,并能透过角膜伤及虹膜。如果工龄较长,通过虹膜色素吸收红外线并转变为热能,间接损伤晶体,或由于眼前节组织,如角膜、虹膜及晶体本身都吸收红外线热能,使眼前节热量增高,促使晶体蛋白发生水解变形与凝固,导致自内障。红外线白内障的典型表现在后极部囊下皮质出现空泡变性,呈蛛网状,逐渐发展成碟状混浊,边界清楚。对早期红外线白内障工人定期随访治疗,严重影响视力时可作手术摘除。波长范围在100~400nm的电磁波称为紫外辐射,又称紫外线。物体温度达1200℃以上即可出现紫外线,随温度的增高紫外线的波长变短,强度变大。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胆红斑症。主要表现为患者眼痛、羞明、流泪、眼睑红肿痉挛,受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电光性眼炎是眼科最常见的一种电磁辐射伤,其临床表现为发作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照射方向、辐射强度及照射时间。一般为6~8小时,故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
  二、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
  1 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通过改进焊接工艺,如合理设计焊接容器的结构,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避免焊工在通风极差的容器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地改善焊工的作业条件;再如选用具有电焊烟尘离子荷电就地抑制技术的CO2保护电焊工艺,可使80%~90%的电焊烟尘被抑制在工作表面,实现就地净化烟尘,减少电焊烟尘污染。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分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 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 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 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来源:2011年11月28日中国安全生产网)(编辑/范朝文)
其他文献
对新时期临床医师如何具备持久的学习力进行了探讨,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临床医师面对信息爆炸时代的学习能力培养、保持和创新问题,特别是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6月18日,投资近3000万元的辽宁抚顺月牙岛西桥在竣工前夕坍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3.9万元。6月22日,抚顺市政府公布了月牙岛西桥断裂坍塌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事故调查组认定,该桥施工质量合格,安全有保证,坍塌直接原因为施工人员严重违反施工流程。(6月23日《中国青年报》)。一次舆论高度关注的大桥坍塌事故,公布的调查结果却只有百余字。  大桥在竣工前坍塌,很多人自然想到桥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不过
12月10日,全省设区市安监局长、煤管局长座谈会在三明召开。会议总结了今年以来的安全生产工作,分析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了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 December 10,
河南洛宁县有一条45公里长的水渠,15年来吞噬了400多人的生命,仅2011年就有10多人丧命该渠。记者调查发现,该渠除了县城段的5公里有护栏外,其他段几乎没有防护措施。但洛宁县安监局局长白迟伟则称“老百姓安全意识太淡薄”,“这么长一条渠道,出现这种事故,也是在所难免的。”  400多条鲜活的生命被同一条水渠吞噬,且悲剧延续了15年。而更大的悲剧在于,在有关方面眼里,这种悲天彻地的安全事故竟然是“
3月28日,公安部网站刊发文章,对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印发的《加强机动车驾驶人管理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意见》提出了多项严格考试培训管理的新举措,除了增加考试项目、严格考试规则,还规定了“责任倒查”制度:凡是发生交通死亡事故的,要对驾驶人考试、发证环节进行责任倒查,对考试合格率排名靠后、缩短培训学时、减少培训项目的驾校,暂停受理其考试申请。  行驶在马路上的汽车属于“危险物品”,培训驾驶人是一件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称重金属镉正通过污染土壤侵入稻米,抽样调查显示有10%左右的大米镉超标。一时之间镉超标的“毒大米”让人们坐立不安。镉米、儿童铅中毒……在我们的身边,都有哪些金属“潜伏”着?  镉米污染地消费者最受伤  近年来,在我国由镉等重金属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已有较多报道。科学研究证实,土壤中镉超标可能对农作物和人体都带来危害。  媒体报道称,在未来的中国农产品安全问题中,重金属污染将取代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