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蕃类分子的铁氰化钾电化学存储和释放

来源 :中国科学:化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ngsongzh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利用合成的环蕃类化合物1与单壁碳纳米管(SWNTs)间的π-π共轭相互作用,将化合物1固定在SWNTs的表面,制备了1-SWNT修饰电极.利用化合物1氧化态和还原态与铁氰化钾分子之间不同强度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实现了铁氰化钾分子在1-SWNT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可控吸附和解吸.循环伏安和XPS实验结果表明,在本研究采用的实验条件下,铁氰化钾分子在电极表面20s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当电极在0.70V下极化1000s后,大多数吸附的铁氰化钾可从电极表面解吸.基于此,制备了铁氰化钾的可控存储和释放的电化
其他文献
报道一种用于快速、无损检测阳极氧化铝(Anodic Aluminum Oxide,AAO)阻挡层的光谱方法.通过两步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孔径均一,孔道相互平行的纳米孔氧化铝薄膜;用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光谱仪研究了不同阻挡层厚度的样品的透射光谱;结果表明,在可见-近红外光范围内,有阻挡层的纳米孔氧化铝薄膜的透射光谱出现振荡波,而且其波峰(谷)的数目与AAO的阻挡层厚度成线性关系,其
期刊
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对BaBO3系列透氧材料所涉及的4种结构(立方相、六方相、BaBO2和BaBO4)进行了几何优化模拟,得到了来自第4,第5和第6周期中48个B位元素替换后的优化结构,通过这4种虚拟相之间结合能的比较,了解B位元素在稳定立方相中的作用和规律,并讨论了B位元素对晶格稳定性和立方-六方相变的影响.结合实验数据总结分析,本文发现了现有的透氧材料最优透氧性能成份的范
期刊
采用全国地面气象站1951~2008年的气象资料年值和月值数据集,系统分析云量、气温、湿度、风速、水汽压和降水量等天文选址气象要素气候态的长年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根据对全国天文气候的区域划分,挑选出21个地区代表台站.统计比较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总结出各地区天文气象条件的时变特性,进一步论证其地域分布特征,从而为进行地基望远镜建设的全国范围选址调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期刊
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正规Watson-Crick碱基对和四例典型的错配碱基对.对碱基单体和二聚体进行了详细的非谐性频率分析,以揭示其结构方面的一些振动特征.研究发现这些振动特征能在模拟的一维和二维红外光谱中很好地表现出来.利用势能分布研究了所选简正模式的离域化程度,发现从孤立的碱基单体到参与氢键的二聚体,模式的离域化程度变化很大;同时,这些模式的非谐性常数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以人们通常认为的位于红
期刊
将几何方法应用于研究环面黑洞的热力学性质,计算了该黑洞的温度和热容,并探讨了黑洞热力学几何度规与黑洞的临界行为及相变特征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环面黑洞热力学温度等于其Hawking温度;由于其标量曲率等于零,因而环面黑洞的Weinhold度规不能给出关于该黑洞热力学临界行为及相变的任何信息;而环面黑洞的Ruppeiner度规和Legendre协变度规却能很好地反映出黑洞的相结构信息.
期刊
准确求解望远镜成像系统中视场的几何扭曲是高精度天体测量中的关键环节.借鉴哈勃空间望远镜几何扭曲求解的思想,提出并实施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应用到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2011年4月2~3日观测疏散星团M67所得的72幅CCD图像表明:望远镜存在明显的几何扭曲效应,在视场角落最大扭曲~0.6pixel(~120mas).经扭曲改正后,视场中星象的定位精度有了明显提高.
期刊
蔗糖合成酶(SuSy)是植物蔗糖代谢的关键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拟南芥中SUS3的功能,构建RNAi-SUS3干涉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真空渗透法转化拟南芥.筛选获得纯系转基因植株后,对AtSUS家族进行表达分析,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转基因植株表型,并对转基因拟南芥角果进行木质素组织化学染色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RNA干涉技术能够抑制AtSUS3的表达,正常
期刊
盘头类和伪小双虫类是旋唇纲(Sprirotrichea)纤毛虫中系统进化地位长期存疑的两大类纤毛虫,前者经常被认为与游仆类相关,后者通常被归入腹毛类.本文分析了Discocephalus,Leptoamphisiella和Paradiscocephalus3属纤毛虫及2种Pseudoamphisiella的SSUrRNA基因序列,并在GenBank选取游仆亚纲(Hypotrichia)、寡毛亚纲(
期刊
自然界中的生命体系经过40多亿年的进化,实现了对能源的高效转换、存储和利用.特别是生物膜上的各类孔道结构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仿生智能纳米通道的先进能源转换体系从生物离子通道中获取与能量转换相关的启示(例如,电鳗放电、ATP合成、视网膜、紫膜等),从原理和结构上模仿生命体系中高效能量转换的某一个侧面,通过产能材料的设计和转换器件的组装,实现机械能到电能、光能到电能、光能到化学能等不同能量形式之间
期刊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发展对HCV抗原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识别分子和检测方法对丙肝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SELEX筛选得到了能特异性识别HCV核心蛋白(core蛋白)的DNA核酸适体,建立了可对HCV core蛋白进行高灵敏检测的核酸适体-酶联免疫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丙肝病人血清中HCV core蛋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