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病虫害防治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安徽省玉米种植的主产区,淮北地区具备独特的生产条件,玉米种植潜力较大。随着现代科技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玉米种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从淮北地区玉米种植现状入手,分析了该地区玉米种植的限制因素以及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提出的一些思考。
  引言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动物饲料和工业生产原料,种植面积仅排在水稻和小麦之后,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现如今,淮北地区玉米种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决定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迫切性,是决定该地区玉米种植能否可持续的重要条件。
  1 淮北地区玉米种植现状
  淮北地区主要以种植夏玉米为主,这是因为该地区地处黄淮海平原的南部地段,土壤肥沃,半湿润季风气候能够给玉米种植带来足够的光热和水源。本地区的玉米种植历来在单产、总产、种植总面积等方面呈现不断增长和进步的趋势,现代科技与农业经济的结合在栽培技术和改良品种上做出了较大贡献,本地区玉米种植发展势头十分喜人。但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水涝灾害以及病虫害问题导致淮北地区玉米种植陷入了困境。
  2 淮北地区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2.1 水涝灾害问题
  玉米在苗期对水涝灾害的敏感性较大,而淮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雨季在六月底降临,且淮北地区玉米种植地为平原,排水能力弱,雨水容易积存从而对玉米苗造成伤害,影响后期果实发育。
  2.2 高温干旱问题
  由于淮北地区以夏玉米种植为主,因此高温干旱问题常常会导致玉米开花吐丝不顺利、果实不丰厚等情况的发生。玉米是喜温类种植物,但对温度又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气温达到一定高度且玉米在这样的高温下生长了一定时间之后就会降低酶活性,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造成生长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淮北地区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正好处于三伏天,温度较高,这段时间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需水的阶段,对气候的干旱反应极大,较长时间的伏旱会造成整个地区玉米的严重受灾和减产。
  2.3 土壤容重增大,耕作技术问题
  根据对淮北地区土壤的科学调查结果,该地区的土壤容重大大超过适宜容重,且仍在不断增大,导致土壤的耕层也越来越浅。这是由于淮北地区耕作技术不当,少耕、免耕技术的推广造成了土壤容重尤其是下层土壤容重的变化,这一变化势必会使得玉米种植生长的空间快速缩水,植物根系无法深入,只能分布在较浅的土壤中,不仅仅蓄水和渗水能力萎缩,也导致了该地区的玉米容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降低产量和质量。
  2.4 病虫害问题
  在淮北地区玉米种植中病虫害问题是所有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地区常见的玉米病虫害有南方锈病、粗缩病、小斑病、褐斑病等等,其中南方锈病、粗缩病、小斑病的普遍发病率分别为70%,20%-50%和30%-50%,粗缩病为50%-80%之间,大小斑病则为20%。以下是对玉米粗缩病和玉米大斑病这两种常见病害的症状描述[1]。
  2.4.1玉米粗缩病
  别名玉米条纹矮缩病,这种病害是经过灰飞虱而传播的,玉米是灰飞虱的非适生过路寄主,本地区这种害虫数量大,分布广,玉米植株被吸食后就会被感染,渐渐植株会出现矮化、枝节变短、植物枝干也偏离正常生长轨道,玉米叶子颜色加深,变得厚实而窄短,种种恶性变化的最终结果是玉米产量大幅度降低。
  2.4.2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淮北地区玉米种植中出现的主要病虫害之一,这种玉米病害会对玉米植株的叶片产生较大影响,根据病害情况的严重可能会从叶片的不同部位进行感染,对玉米单产和总产量的危害大,病害严重的情况下一半以上玉米植株都无法抽穗成熟。
  3 淮北地区玉米种植的病虫害防治
  3.1 防治技术的及时应用
  在淮北地区,七月到八月有“三伏天”之称,气温高,气候干旱,这段时间内农民缺乏科学的防护意识,疏于对玉米病害的防治,防治技术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这就可能造成高温干旱危害下隐藏的病虫害对玉米植株进行攻击和摧残[2]。因此,在对淮北地区玉米种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先进防治技术的及时应用,提高科学防治意识,防止各种病虫害大规模爆发。
  3.2 防治的对策和方法
  3.2.1玉米品种的选择及合理密植
  在对玉米品种的选择上需要尤为注意,淮北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具有一定独特性,因此需要选择适宜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具有抗旱耐病性能的玉米植株,因地制宜,才能有所收获。在玉米种植中将其余棉花和大豆这类植物混合种植,能够通过不同植物植株的高矮进行通风和采光,增强玉米植物的光合作用。
  3.2.2提高防治意识,勤检查常清洁
  防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淮北地区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在日常防治中,种植区需要得到定期定量的清洁,检查深耕土地从而控制菌源,摘掉受到感染的叶片,开沟排水防止受水涝灾害影响,注意除虫治病的农业用药的使用,对症下药,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抗灾能力[3]。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淮北地区玉米种植的现状入手,具体分析淮北地区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淮北地区玉米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和手段。纵观这些年的淮北地区玉米种植状况,病虫害和其他一些问题对玉米产量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病害问题已经处在了慢慢改善的状况中,各种病虫害对玉米植物的影响也渐渐降低。地区政府和农民的防治意识在慢慢提高,农业科技文明普及到农村,技术与传统防治方法的结合给淮北地区的玉米种植产业带来了一片光明。只要坚持这样的防治道路,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淮北地区的玉米种植产业一定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家运.淮北地区夏玉米高温干旱的发生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55-57.
  [2]刘杰,姜玉英.2012年玉米病虫害发生概况特点和原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07:270-279.
  [3]胡必中.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01:118-119.
其他文献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hemorrhage and stroke with retriever with Solitaire AB st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ranial artery occlusion.Method
加强现代医学教学与研究实验室解决方案研究,有助于促使医学教学实验的安全稳定开展。这就要求高校积极采取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安全责任机
目的:探究基层卫生院观察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从本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5例,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细
“朝涉外桐坞,暂与世人疏。村庄佳景色,画茶闲情抒。”  古有太白之吟语,现存龙坞之闲逸。沿着西湖岸边走远,往西南山麓深处走去,经过外桐坞、上城埭、龙门坎、何家村,拾级而上,烟雨朦胧之中一片绿色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伴着阵阵龙井清香,醉人心脾。  西湖区“龙坞茶镇”是传统西湖龙井茶产业区域,以原龙坞镇所在地葛衙庄社区为中心,辐射带动龙坞地区慈母桥等其他10个村社,辐射带动外桐坞、上城埭、大清谷、白龙
临安市是全国山核桃主产区之一,2009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山核桃之都"称号。现有山核桃种植面积48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37%;常年产量稳定在1万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近2
通过调研、访谈等进行了农民工生活现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农民工社会地位、未来中国人口问题导致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做了分析,并对农民工培训就业、全民创新做了设想。
1概述广州地铁十八号线番禺广场站车站全长540m、车站标准段宽50m,基坑开挖深度40m,围护结构采用厚1200mm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连续墙深度为32~42m。
杏鲍菇肉质肥厚、营养丰富、保鲜期长,是味道最好的菇类之一。杏鲍菇有益气、杀虫和美容作用,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心血管病也有一定的功效,极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比平菇高3-4倍。以食用菌柄为主,是食用菌重点发展品种之一。杏鲍菇品种分为两类:一为保龄球状,其子实体形态为菌柄基部膨大,向上渐细,顶部菌盖较小,仅较菌柄连接处直径稍张开,一般为0.3-0.8厘米;二为柱状菇
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疫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率高、发病率高,猪群一旦发生该病,很难彻底消除,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笔者长期从事畜牧兽医第一线工作,多次临床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