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急着浪漫,我想浪的慢一些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中央戏剧学院给学生上写作课的时候,有一名学生就形容我像一只超重的松鼠——在上课的时候由于紧张来回地走,好像在回忆自己的松果藏在哪里。今天我又回到那种情形中,看着“松果生活”,思考我人生中的那些“松果”,那些我喜欢的东西和回忆藏在哪里。所以我喜欢在这儿回忆自己的一些事。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只猫头鹰在家里没事干,它想:我今天该干什么呢?2016年最后一天,它决定给自己泡一壶眼泪茶。眼泪茶怎么泡呢?就是坐在安乐椅上,把一个茶壶盖子打开,让茶壶对着自己的下巴,然后就开始想一些会让自己流泪的事情,比如一支铅笔掉到沙发后面找不到了,比如一首很好听的歌却没人想得起来,比如准备了一顿晚餐但是没有人回家……它想着一件又一件被自己忽略的、伤感的事情,眼泪一滴一滴慢慢地落下来,最后它便有了一壶眼泪,烧开之后泡茶,就喝到眼泪茶了。我当时看到这个漫画的时候很喜欢,我想这是给自己的一个提醒,有时候生活中会有一些瞬间,它们是眼泪茶的来源。
  我想我的眼泪茶是和浪漫有关的。
  有一部老电影叫《战地浪漫曲》,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和平年代这个时期。主人公萨沙是一个营地里的小兵,他很崇拜营长,因为营长有一个当卫生兵的女朋友,长得很漂亮,她是他心目中的白雪公主。他很想跟“白雪公主”说话,但是从来不敢,直到军队要发起总攻那一天,所有的人都有可能牺牲,他才鼓起了勇气,对这位“白雪公主”说:“马上要冲锋了,我必须来向您告别,我一直非常喜欢您,可我不知道您的名字。”“我叫柳芭。”“好的,柳芭。我叫萨沙,祝您和营长幸福!”他说完这句话就去冲锋了,但很幸运他并没有牺牲。多年之后,退伍的他经过一个农贸市场,听到一个破锣嗓的女人在叫卖油煎包,那个女人就是柳芭。他看到她过得并不好,便决定去帮助她,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很狼狈。《战地浪漫曲》其实是一部让人很难过的电影,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你有这点浪漫,却又没有及时忘掉的话,余生将一直为这点浪漫埋单。
  浪漫的真相就是这样,浪漫不是这一刻你签单的时候,而是你用一生埋单的过程。前一段时间我跟朋友在网上聊:“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真正浪漫的人是谁?”我们一致觉得是莫泊桑作品《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罗瓦赛尔夫人。她因为晚上去参加派对,借了一条价值十万法郎的项链,却不小心弄丢了。故事的结局是她和丈夫一起花了多年时光还这笔钱。这个故事首先讲的是爱情,罗瓦赛尔并没有让妻子借这条项链,但是当项链丢了的时候,他对她不离不弃,和她一起接受了这个事实;其次是关于承诺,到最后她才知道自己丢的是一个赝品,而这个赝品却捆绑了自己的一生。作者写到这儿就结束了,但是她会因为这个消息崩溃吗?我觉得不会。因为她是问心无愧的。我们说这样的女孩小资,嘲笑她是女文青,但她在那么多日日夜夜为假项链埋单的时候,那其中有她的尊严,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浪漫。
  好多年前,我跟一个喜欢的高中女生闹别扭分手。那是长春的一个冬天,很适合分手的季节。她说:“你不再待会儿了吗?”我说:“再见吧!”其实当时我把门关上就应该走,但是很尴尬,她当时住在阁楼上,东北顶楼的阁楼下来有若干级台阶,底下有一排鞋,你得在那排鞋中找到自己的鞋。当时由于我上楼过于匆忙,鞋是直接蹬掉的,鞋带系得死,我在那儿撅着屁股穿鞋,但半天都穿不上。而那个女孩居高临下,从上面往下看。我感到非常愤怒,还急得出汗了,最后一屁股坐在地上接着穿。那段时间是非常漫长的,因为我明明应该很帅地摔门而去的,却因为穿鞋耽搁了很久。
  之后,我再没见过那个女孩,其实我跟她待的那段比较重要的时光就是解鞋带、系鞋带的时候。当时我希望快一点,赶紧从这个场合中走开,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即便我在地上多坐十分钟又能怎么样?你最后会想明白,原来那一刻是浪漫的,虽然浪漫里揉着无数的尴尬,但是尴尬是年轻时的尴尬,所以那份浪漫也就是货真价实的浪漫了。现在老男人的浪漫、卖萌不值一文钱,但是那时候的浪漫还是值点钱的。
  我见过很多同龄人的浪漫。我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我的青春期在20世纪80年代,到了能够孔雀开屏般示爱时,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我学的是编剧专业,和我同班的一名男同学是四川人,我去他家的时候他招待了一帮高中女同学,我就想知道他喜欢的是哪个,他却不跟我说。后来我注意到一件事情,那天他切了一些西瓜,有一个女孩将一块西瓜咬了两口就放在那兒了,然后他趁别人不注意,把那块西瓜拿过来啃完了。过了一会儿,女孩找西瓜却怎么都找不到。这块被他啃掉的西瓜令我明白了一切。
  我在中央戏剧学院教书的时候,需要排着长队打长途电话,没有任何隐私可言,你刚说完挂了电话,下一个人便接着来。我有一次在那儿排队,前面是我的学生——一个女生,眼睛很大,眼泪也是大颗大颗的。她当时正给男朋友打长途电话,大颗眼泪落下来,最后落到听筒上。她走的时候我很尴尬,我真希望自己是一名警察或者有一双白手套,像法医一样戴起来,但是我没有。我当时抓着一个很湿的座机听筒——沾着我的学生的眼泪,然后接着打一个顿时显得平庸无奇的电话。
  前一段时间我去外地做讲座,跟几个当地的朋友一块儿吃饭,突然一个女孩哭了,哭到什么程度?她的一对假睫毛掉到了桌子上。我不知道如何是好,便拿一张干净的餐巾纸把假睫毛包上,第二天我打电话问她假睫毛还要不要,我可以给她留在前台。她说不用了,然后我就把它们带回了家。
  有一本小说叫《纯真博物馆》,这对假睫毛就收藏在我的纯真博物馆里。这就是我看到的浪漫的东西。
其他文献
一般我不太喜欢给人推荐水瓶座的朋友,担心用户体验感不好。一般人会跟不上他的节奏,掌握不好他的画风,理解不了他的人设,几乎没有哪个星座的小仙女能hold住这个外星人。讲真,画风清奇,叹为观止!水瓶只会比你看到的更另类,他在“出其不意”这方面从来不会让你失望,所以说到底,这货凭什么会让你心动?就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啊!  水瓶座说起来是个最不像自己的星座,他比天蝎座更神秘,比双子座更分裂,比处女座更机智
期刊
我爸有好多故事。很多个夜晚,我赖在沙发上看电视,我俩随便聊起个什么就能打开他的话匣子。  比如他当兵时是如何与一只大狼狗结缘,每天早上共同跑步每晚共同看夕阳,然后退伍六年后再回去取资料,与它再度相见两眼泪汪汪;比如他年轻时无意占了外国佬的车位,被人家的车挡在了胡同里,然后巧用千斤顶顺利挪出并乐滋滋地看着外国佬出来时惊诧得两眼发直的表情;再比如他是如何在澳门旅游时用两千赢到一万然后发扬见好就收、给闺
期刊
上世纪后期,我国相关部门把人才标准确定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职称以上人员”,于是乎,各单位、各行业纷纷响应,全社会很快患起了“学历崇拜症”,在学历和人才调简单地划了等号。各类人才招聘会上,流行着一句让人心酸的顺口溜——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不用理睬,中专一边待站。  可惜这种对“学历”的疯狂迷信“好景不长”,用人单位在实践中很快就尝到了“唯学历论”的苦果:许多高学历的人大事干不了、小
期刊
同样是过年,中国人对春节的期盼要远远大于元旦,即使是像我这样一个对节日从来都抱无所谓态度的人,在灯笼高挂、鞭炮声声、鼓乐欢庆的春节里,也禁不住“春”心萌动。那是一种对浓浓亲情的向往,对明媚春光的期盼。  现在的节日五彩缤纷五花八门,资料显示,全世界各类节日多达三千多个,连海虾、莲藕、槐花、老鳖都有了自己的节日。有一些节日,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情人节、圣诞节。可这些“洋节日”多半是商家炒作,再加上一些
期刊
…………01  上周二中午,我和凉子吃了鱼丸粗面。小店后边的迎春花开得肆无忌惮。  我拉着她,准备摘一把迎春花插在我刚刚买回来的蓝色玻璃瓶里,柠檬黄搭配湖蓝色,浅浅的阳光洒下来,折射出清新、自然、明朗的光芒……我迅速脑补了一下迎春花接下来的命运。  “猫,咱们别摘了吧?花花草草也是生命啊!摘了多可怜啊……”凉子眨巴眨巴着眼睛望着我。  “晕,你今儿个是怎么了?突然良心发现了吗?”我迷茫地白了她一眼
期刊
有很多道理,只有进入社会才会懂得;有很多事,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明白。  以前有人说学历不重要,但当你步入社会之后就会知道,能力虽然比學历重要,但大多数情况下,你只有拿出足够的学历,别人才会给你一个展现能力的机会!  能力大于学历,但学历却是重要的门槛!  基本上所有的企业会说它们只看重个人能力而非学历,但是知名的大型企业从没在一般的高校招聘过,这就是事实!  这个时代给予了不同的人相同的发展机遇,
期刊
现行的教育制度包括高考制度,肯定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也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但没有一个制度是可以照顾到所有人的,对大部分人来说,它有着基本的公平。好的大学基本上是对所有家庭敞开的。应试教育有不足之处,更不应被歌颂,因材施教的时代也迟早会到来,但它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一定会存在的。  通过教育可以大概率改变命运和阶层这个窗口期的时间不会很长,可能也就几代人。在这两三代中,教育的目的就是维系最大化的效
期刊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说自己没有学历找工作非常难,为什么企业都不看重自己的能力?到底学历和能力哪一个更重要,又一次被放到了台面上。  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讲,在找工作的阶段,高学历可以看作一块敲门砖。  虽然说对于很多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来讲,找工作似乎学历不太重要。但是对于没有经验的毕业生,有名校背景确实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  毕竟在人才市场中,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都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挑选学历高的
期刊
有个地方生活着一位小魔女。由于从小父母双亡,她是由坏心肠的叔叔、婶婶抚养长大的,所以她一直不知道自己会魔法。有一天,女孩像往常一样,按照婶婶的要求打扫院子。天气非常寒冷,她一边哆嗦一边想:“要是这把扫帚能自动打扫院子该多好啊!”突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扫帚“嗖”地跳出女孩的手,自动打扫起院子来。女孩在吃惊的同时意识到自己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于是,她会怎么做呢?  A.一直盯着扫帚,观察它如何移动 
期刊
去北京的高铁列车上,旁边坐着一对母子,小孩只有四五岁,缠着妈妈讲一本书。  那母亲很耐心地讲完了一篇又一篇,可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对年幼的孩子来讲的确太长,他从母亲的身上挣脱下来,要到车厢的另一头去玩,刚回来没多久,他盯上了我正在看电影的Ipad,好奇地伸出手想在屏幕上点一点。  她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笑容,把孩子从我身边拉开,将他禁锢在座位上,训斥道:“你不要乱动行不行?出门之前妈妈跟你怎么说的,你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