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ixiong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蓝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对比两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紊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更短,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更大(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1d、3d以及5d时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44.12%(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的效果理想,利于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高。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084-02
  临床上,高胆红素血症属于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又被称为黄疸。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属于两种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后者不需要采取干预措施便能痊愈,前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则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不仅会促使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严重情况下甚至会直接造成新生儿死亡,所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儿进行治疗十分必要。现阶段,临床通常会采用控制溶血、抗感染、白蛋白注射以及蓝光照射疗法等方式对病理性黄疸进行治疗,其中应用率最高的治疗方式为蓝光照射治疗。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属于一种酪酸梭菌活菌制剂,主要用于消化不良治疗中,因蓝光照射治疗后,患儿通常会在不同程度上伴有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所以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十分必要。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标准:①患儿家长知情同意;②孕周为37-41周;③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患儿家长不愿参与;②中途退出;③存在严重代谢性疾病;④存在严重先天性脏器衰竭;⑤研究因不良反应中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將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日龄0~28d,平均年龄(18.56±3.25)d,共34例,男性17例,女性17例;发病原因为围生期损伤原因、母乳性黄疸、感染的患儿分别有12例、10例、12例。对照组患儿日龄1~27d,平均年龄(18.52±3.23)d,共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病原因为围生期损伤原因、母乳性黄疸、感染的患儿分别有11例、9例、14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仅行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0040088生产厂家: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5g/袋),一天2次,一次0.5g,疗程10天。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经t、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黄疸消退时间与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对比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更短,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更大(P<0.05),见表1。
  2.2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对比两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1d、3d以及5d时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更低(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观察组中1例排便异常,1例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中13例排便异常,2例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55,P<0.05)。
  4讨论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指因新生儿体内血清胆红素代谢异常,进而提高血清胆红素水平,出现巩膜、黏膜以及皮肤发黄症状。蓝光照射治疗是现阶段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操作简单,且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治疗方式的治疗机制在于:胆红素将波长为400-500nm的光吸收,脂溶性胆红素在蓝光照射下会被氧化,进而转变成为水溶性物质,然后再经胆汁或者尿液排出到体外,以此来促使新生儿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虽然该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显著,但同时也会引发腹泻、皮疹以及发热等不良反应,所以在此基础上采用药物辅助治疗十分必要。本研究中,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更短,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更大,血清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提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的效果理想,利于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且用药安全性高。究其原因,酪酸梭菌活菌散剂中含有酪酸梭菌,该菌属于一种正常肠道菌,进入到肠道之后,会有酪酸被大量分泌,进而对肠道黏膜修复与再生进行促进,同时还能对其他有害菌繁殖进行抑制,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状态。黄疸患儿采用该药物治疗后,该药物可通过在胆汁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进而将胆红素肠肝循环久安少,对胆红素排泄与转化进行促进,进而促使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的效果理想,利于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来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组,其中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冠脉心脏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2例我院所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作为本研究的时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产妇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产妇中9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45例,均行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病患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的作用。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选择罹患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62例,执行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对照组31例展开常规复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那卡塞联合罗盖全、碳酸钙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30。对照组患者采用罗盖全,碳酸钙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西那卡塞進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等关键性指标的平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钙、血磷、i
[摘要]目的:探讨替格瑞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及死亡率评价。方法:从我院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本次入组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5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一组对照组,接受氯吡格雷治疗,一组研究组,接受替格瑞诺治疗,对比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CRP、BNP指标,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
目的:对1型糖尿病治疗中动态血糖监测仪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60例、常
目的:探讨鼻腔滴注舒芬太尼对扁桃体切除术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影响。方法:抽取60例扁桃体切除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进行术前曲马多滴注,研
目的:探究内镜下切除术在直径≤3.0cm的十二肠乳头腺瘤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十二肠乳头腺瘤的20例患者运用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输尿管结石治疗中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加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病例样本为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时间段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