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建筑系统集成技术案例教学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yangc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在建筑系统集成技术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进行了探讨。建筑系统集成技术这门课程,不仅要注重系统集成的基本理论,更要注重实际工程的应用,所以采用案例教学可使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文中,我们给出了在建筑系统集成技术中教学改革过程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案例教学 翻转课堂 建筑系统集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10-01
  自从1984年,美国哈特福德市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以来,智能建筑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起来。系统集成是提高建筑智能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智能建筑领域,系统集成从无到有地走入人们的视野,逐渐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智能化系统集成是计算机网络集成和数据库基础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其结果是为管理者提供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平台。建筑系统集成技术已成为建筑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由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方法和模式越来越多,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已难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我们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了初步尝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的。虽然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但直到80年代,才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并将其视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大致分三个环节,一是提前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将案例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二是分组和集中讨论阶段,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对所提方案的进行论证和分析;三是总结阶段,教师对讨论过程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作分析和点评。[1]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与他人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大大拓宽彼此的知识面,提高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协同工作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由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在2011年的TED 大会上提出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许多中小學和高等院校对这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展开了探索和研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完成作业和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学生在家自行学习,通过观看视频教程、阅读相关文档、或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对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做进行全面地了解,然后是老师在课堂上答疑解惑,对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逐一讲解,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通过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主要有两方面:(1)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自信心,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与“学”的时间顺序,由先教后学变成了先学后教,这样学生便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调节对各知识点的学习进度,避免了传统授课过程中被迫跟随老师的授课进度,出现理解困难或无法深入的问题,从而渐失学习兴趣的现象。(2)有助于老师提高授课效率,老师在课堂上,无须再去讲解那些浅显易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是将时间和精力用于讲解那些学生理解不透彻、存在疑惑的内容。显然,”翻转课堂”在许多方面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4]
  三、案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模式的相互融合
  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两个共同点:(1)课前准备,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料、课件和网络资源,在课前学生自已学习相关内容或对案例提出解决方案。(2)交流讨论,课堂上师生相互交流老师,答疑解惑或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如果教师在学生课前自行学习的阶段,同时给出需要解决的案例需求,那么学生就会带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加快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就能成功地解决实际问题,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增强求知欲。所以说,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相互融合应用到教学实践,不失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案例教学在建筑系统集成技术中的应用启示
  由于建筑系统集成技术这门课程实践应用性较强,在教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和把握:
  (1)切实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由于建筑系统集成的方法和模式越来越多,存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系统集成就是要保证各个独立的子系统能够互连互通、相互协调工作,从而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系统的硬件集成可利用的通信网络技术和接口设备多种多样,系统的软件集成所使用的数据接口技术和数据库也是举不胜数。所以在翻转课堂中要加强对各种技术的比较和分析,但要简短扼要,重点突出,加强引导,避免学生在案例分析时,产生茫然不知所措、无处下手的感觉。[5]
  (2)倡导案例解决方案的多样性。建筑系统集成中的工程案例很难有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因为设备厂商众多,所使用的接口技术、软件开发和集成工具等各有不同,所以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技术实现的难易程度、工程造价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论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五、结束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模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36-41.
  [2]韩利红,陈爱祖,齐会.基于自主开发的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49-51.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4]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5]朱涛,马恒,刘强.专业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91-93.
其他文献
自从1979年Diaz等首次报道了电化学氧化吡咯在电极表面形成聚吡咯(PPy)膜以来,导电聚合物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电极表面的修饰。这类导电聚合物具有大π键的共轭结构,这决定了该类聚合物刚性的链结构,通常不溶不熔,具有环境稳定性,也被称为一维导电聚合物。导电聚合物通过掺杂导电率可提高十几个数量级,有绝缘体变为导体,表现出金属性。由于聚苯胺的绝缘体和导体之间的转换仅仅是简单的酸碱反应,故聚苯胺引起了人们
蛋白质-药物是药物进入人体的暂时储存形式,控制药物向受体释放、防止药物快速新陈代谢。生物体服用药物以后,药物进入血液进行循环,其中游离型分子转运到组织,作用在发病部位发挥药理作用。研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作用机制,为研究小分子的生物学效应,药物残留检测过程中提取液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促进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为研究对象,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药
学位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与宽带网络的逐渐普及,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化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移动网络、Internet、固话网络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因而必须采用一种能够对信息数据进行统一,且由多种通信方式整合而成的综合管理通信技术,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语音传输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该语音传输系统的结构组成,从而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语音传输系统的设计做了详细的阐
◎俄国家发展机器人技术与基础元件中心研制的机器人侦察车  前不久,俄《国防》杂志主编专访了俄国家发展机器人技术与基础元件中心主任科诺诺夫,本文为此次专访的摘译,供读者参考。  探索机器人崭新发展领域  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请您谈谈世界和俄罗斯优先发展和使用机器人的都是哪些领域?  科诺诺夫(以下简称科):21世纪发展机器人的规模,可以与20世纪发明原子弹相比。人类已经开始涉猎太空、水下和地下
加强干部监督,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指示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 2000年 2月至 10月,中
我们将“分子印迹”的概念引入到“膜”分离上,利用不同的原理制备两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膜”,并考察了它们对模板蛋白的选择分离性能。具体来讲,本论文的工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