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新媒体技术 优化美术课堂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一言堂”的现象,现将被 “微”风送出课堂,取而代之的会是充满个性和活力的学习过程。自从《以新媒体交互式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获得审批之后,我校便开始进入课题研究工作,十分重视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运用的考验。美术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新媒体教学,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课堂中活动训练、技法演示、作业评议等环节可以借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学习方式;基本问题;多媒体课件;课堂;優势;共享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0-0081-02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the phenomenon of "arbitrariness ",mainly by teachers and supplemented by students,will now be sent out of the classroom by" micro "style,replaced by a learning process full of personality and vitality.Since the subject of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f interactive optimization of art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new media" has been approved,our school has begun to enter the subject research work,and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est of teachers'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and new technology.The proper use of new media teaching in art teaching is easy to attract students'attention.Teachers'activities training,technique demonstration,homework evaluation and other links in the classroom can be carried out by using multimedia courseware to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Efficiency,so that classroom teaching to achiev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Keywords】Learning style;Basic questions;Multimedia courseware;Classroom;Advantages;Sharing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种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培训升级,教学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学习课堂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我们让课堂浓缩教学精华并提炼知识点,把一节40分钟传统教学缩至现在的10分钟来完成,从而达成教学效果,这就是微课。微课与传统课堂大致相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微课让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并利用讲课后的剩余时间来解决疑难问题、做练习和拓展延伸。据调查分析,小学生大概集中的注意力只有10分钟,学生在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下,不能充分地吸收教学内容,微课的出现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微课虽短小,但有更灵活的特点,注定了它能被容易普及和更加个性化的教学特征。
  1.改变一种学习方式,吸引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微课教学内容小,知识点集中,加上视频中动静结合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曾经在一节低年级手工教学课中,我花了大心思的情趣导入,认真讲授,用心地引导他们一步步地跟、学、做,最后还是发现有许多学生跟不上,有些学生干脆就叫起来“老师帮帮我吧!”。由于班级学生多,我的一双手不知道该帮谁,这时我困惑了。下午到另一个班级授课时,我特地到网络上找来了一段8分钟的视频(微课教程)。一到班级我就开始播放视频,学生们看得全神贯注。
  师:“同学们,好看吗?”
  生:“好看,太漂亮啦……”
  师:接着,我提出了两个基本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一次跟着视频学做。当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让他们先自己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再由老师点拨指导完成。这次播放我大约花了12分钟,最后奇迹般的发现95%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作业,只剩一、两个特别困难学生。这时我走到他们身边单独指导,其他学生则继续跟随视频的背景音乐继续第二次、第三次的花样制作了。这样的课堂学生快乐地学习,作业精彩地生成,我却省去了许多语重心长的话语显得更轻松了。学生在学习新内容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加上思维能力有限,这时的课堂充分利用有效资源直观呈现教学重难点及老师的适当点拨,相信精彩立马呈现。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通常,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如小组讨论、两方辩论、同桌师生一起商讨等等,在教学课堂中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不做旁观者,那该多好啊!对比这两次课的课堂效果,同样的材料,同一个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后教学的效果截然不同。不难让我们思考:要想让自己的课堂绽放精彩,就得在我们的教学形式上下功夫,做文章。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一节课上的效果好样的,只有在“趣”味当头,方可让学生尽情的感受学习热情,改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发挥想象力的作用。这样真正实现课堂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起到点拨作用,更能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2.发挥“微”课优势,让教学事半功倍
  首先,“微”课短小、精悍。形态各异,时间可长可短。“微”有微的好,像这样昵称的还有微信、微博、微客、微杂志等,人们享受着“微”时代带来精神上的感受。又如电影,可以是长篇巨作,也可以是“微”电影,它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将微课引入课堂,课堂中拥有几分钟的录音、视频、动画、课件等媒体技术的使用,使课堂走出只有教师讲、练的方式,这样我们也不用整天盘算一节40分钟机械式的教学过程。“微”有微的魅力,完全可以尝试10分钟,15分钟左右的微课堂——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前的几分钟,短短的15分鐘很快就过去了,无论是听课老师还是学生都会觉得“刚上课怎么就下课了”,感觉非常轻松、愉悦。“微”课显微,但很精悍。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节微课能汇聚一个老师的教学思想理念、风格和追求,是教师通过提炼和概括来解决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疑点的教学。与传统一节课相比而言,一样要完成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它的内容显得更加地精和简,因此,我们也将它称之为“微课堂”。
  在这一年以来使用微课教学中,我个人反思,什么是微课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从我们教学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微课,并很好的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使课堂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最后一课《水墨游戏》时,我用手机录制微课,先将笔墨纸砚简单介绍,再录制教师示范过程,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语音强调用笔和水墨的控制,有意思地强调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学生们在教师示范过程中思考和质疑。整个视频过程10分钟,过后学生们就开始练习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搬着笔墨纸砚到一个个班级示范,说完了,学生再搬出工具,没画两笔就下课,太浪费时间了。但是,微课教学,却能留给学生们提供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巡视加以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的自主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真正改进学习效果,才能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其次,微课制作手段多样化。在当今的社会,电子技术的发展,产品层出不穷,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对手机特别热衷,吃饭睡觉离不开它,我们也不例外。不烦用玩耍的时间来热衷一下我们的教育事业,轻松地备好明天的课,一举两得!其实,微课的制作手段可以很简单。方法一:手机录制,最容易做到的简单、便捷,安装一个手机支架,一个人就可以独立完成的。方法二,PPT录制。其操作方法先打开office(2010后版本)界面,点击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录制——开始录制旁白——文件导出——创建视频——保存(PPTX格式)即可。除此之外,还有屏幕录制软件录制(camtasia、studio)和DV录制等等的方法。随着电脑软件的不断发展,微课的操作手段也随之而越来越多样化了。
  在特殊的2020年里,“停课不停学”的状态让我们更加清楚“微课”在教学中的实用性。首先,老师要提前录制好自己的微课和收集有质量的微课,按学校规定教学时间控制5分钟之内,包括教学内容并布置作业。这样将微课发送给孩子,在线下观看学习并完成学业。有了这些准备,教师以微课的形式保证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也保证了学生们学习的安全。在我们技能组教师中,每位老师任教的班级和课时量多,每当我备好一个课时,我可以反复授用到整个年段的班级中去,越用越熟练。微课在技能教师授课中用途十分广泛,能大大地减轻我们教师的工作量。最后,我还将它保留,与同事之间可以进行资源分享、交流和积累,这样我就可以轻松地备好自己所教学的材料了,何乐而不为?
  3.巧用多媒体课件,实现高效课堂
  学会知识不是目的,灵活的应用问题达到解决问题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美术课堂老师一味的说说,看看,不仅达不到真正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还丧失学习的兴趣,这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安排教学内容,设计学生们喜欢的训练活动。在美术教学中特别值得说的是多媒体课件优点多,图像直观、情境逼真、功能好用等等。在上湘版一年级下册《变色龙》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视频来导入课题,创造出更“真”、更“新”、更“活”、更接近现实的“形真”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在教学之中,使信息技术和美术课程内容融为一体,相互渗透,互相作用。我将这种课堂特色概括为四点:巧、趣、高、广,特别说一说 “趣”,即趣味游戏。我们常会借助电子白板发挥美术课堂乐趣,在教学环节中设置趣味课堂活动,如分组挑战,趣味分类,闯关游戏等智力大比拼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课堂训练效率。在上《大眼睛》一课,我让孩子们先玩观察小游戏,用5秒钟记住图片中的热气球,然后消失,再进行挑战游戏。游戏开始时,请两位勇士上来挑战,游戏规则是点击图片上出示过的热气球有加分,点击不对的要扣分,看谁记得最准确!课堂游戏开始了,两位勇士很认真地比拼点击率,班里的同学则热情高涨的在观看和助威。瞬间,班级的学习气氛浓烈,学生们也更用心地观察学习对象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兴趣和激情,又增强了教师教学效果,快速实现高效课堂。
  随着学校电子教学设备不断更新,配置越来越好,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将光、色、形、声、动、静等融为一体,打开学生的心扉,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增强学习的动力。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内容上,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是新时代的主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有个性的教学,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个性,特别是在美术的课程教学中,个性是尤为重要的。
  “亲其师,信其道”,才可以踏踏实实地实现高效课堂。当今多媒体课件的介入相信会让更多的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丰富、直观、生动的形象都是他们学习兴趣的源泉,同时也为教师的重难点讲解降低了难度。总之,在我们当今这个互联网快速发展、通讯技术发展日益发达的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新媒体课件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我们教育教学的资源共享化,它必然是新时代教学发展的一项快捷辅助工具。作为新一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生代的人民教师,需要我们关注孩子每一处“微”变化,创建一个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我们就应该坦然地接受新生物,冷静地观察现状,理智地分析过程,探索与思考、钻研教材,促进对媒体技术教学不断发展,使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少年强,则中国强。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将足球运动融入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有利于从小培养幼儿对于足球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足球素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加强这一工作的探索,在实践中,教师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有效融入了足球运动教学内容,帮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体验教学内容,付诸实践,形成记忆。并且始终以安全为第一,确保足球运动的有序开展。同时将教育目标寓于足球游戏中,一方面磨炼幼
期刊
摘 要:幼儿园践行游戏化课程是培育幼儿良好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克服幼儿园“小学化”不良倾向的根本举措。所以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努力挖掘那些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又契合本土文化的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基于此,笔者以剪纸游戏活动为切入口,通过幼儿园剪纸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要点研究,逐步把握幼儿园剪纸游戏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策略,如剪纸游戏活动中故事教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对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联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的概念,而后在分析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基础上,对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分析。希望通过论述后,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关联 ;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0-0025-02  【Abstract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游戏化是一个常规的教学模式。这不但能够帮助幼儿学习新知识,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游戏化教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对此,本文对提升幼儿游戏化教学水平的具体路径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幼儿教学水平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幼儿;游戏化教学;路径;素质教育  
期刊
摘 要: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在家庭、同伴、教师、社会影响和作用下逐步实现的,通过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法,模范演示法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0-0067-02  【Abstract 】Prosocial behavior is an i
期刊
摘 要:幼儿阶段的启蒙教育对幼儿的长期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所以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要重视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充分发挥教师对幼儿的引导作用。同时,教师要提高幼儿教育能力,在幼儿能听懂的范围内提高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就是对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进行讨论。  关键词:有效提问;幼儿发展;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0-0
期刊
摘 要:本土资源是儿童学习的基本资源,挖掘本土资源、开启特色教学模式可以让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本文分别从挖掘本土社会资源、挖掘本土物质资源、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三个方面对幼儿园特色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希望对幼儿园的本土资源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特色教学模式;本土资源;学前教育;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
期刊
摘 要:分层教学要求在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上均尝试采用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的教学模式,并且要求教师能够全面提升教学管理的技巧,要在合理范围内扩大常规课堂教学,高效地将分层教学理念融入初中物理教学体系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本文分析了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总结了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方式,探索了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期刊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难懂且高深莫测的一门学科,这样就会让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自然也就不能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小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将传统文化很好地渗透其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本文就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原因以及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的有效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学科教學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习和掌握其他知识乃至立足社会生活的应用技能。因此,就数学学科而言,教师就应构建高效课堂,在课堂上借助理论内容的讲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以此为背景,对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展开分析并结合现存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