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鳖甲灸与针刺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ugeqin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改良式鳖甲灸与针刺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急性LDH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归入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以针刺治疗,观察组以改良式鳖甲灸循膀胱经推熨手法治疗。结果 在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ODI评分的比较上,与组内治疗前各项数据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 <0.05或P <0.01),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数据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在临床疗效的总有效与临床控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 <0.05或P <0.01)。结论 采用改良式鳖甲灸联合针刺治疗急性LDH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能够快速达到一定程度的镇痛效果。
其他文献
科普研学作为一种以科学技术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作为非正式科学学习活动的类型之一,科普研学被认为可以有效提升参与者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本研究对中国科协认定的全国800家科普教育基地开设的科普研学课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科普研学课程的实施现状,并构建科普研学课程方案评价框架,深入分析科普研学课程方案的设计。问卷调查发现:83.60%的基地举办过科普研学课程(活动),主
学位
《最后一幕》是美国当代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瑟夫·海勒写作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续集。相比前作,小说以更加直接、幽默和怪诞的形式,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阴影笼罩在《最后一幕》中,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形式侵蚀着普通大众,揭示了美国现实世界的病态化和荒诞化。本文从语言风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技巧等四个方面探讨《最后一幕》独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特征,以展示作品蕴含的当代美国混乱不堪、荒诞病态的现实。
期刊
报纸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一系列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引的创新理论成果。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广泛传播,有益于推动“四史”教育,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成长导向、行动指南和终身发展的动力,为学校发展指引方向。高职院校可通过以下路径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以思政课堂为主阵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以课程思
期刊
<正>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改革创新,进而也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在化工企业中,大部分化工企业都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而提升了该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化工企业生产工作的安全性与所生产出物品的质量。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把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技术,从目前大部分化工企业来看,
期刊
<正>象山东北部沿海是象山半岛接受第一缕阳光照射的地方,也是象山百里黄金海岸的起始点。这里海面岛礁林立,星罗棋布,海山相依,风光秀美。山海环抱中有6个渔村,串起了象山涂茨镇一条天光海色、田园牧歌的美丽风情线,旭拱岙村就位于这条风情线的南端入口。旭拱岙村三面环山,面朝大海,环境清幽,早年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
期刊
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在自然教育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地是重要的实践教学和文化传承的资源。实践教学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本文以广州中山纪念堂开展自然教育的工作实践为例,从文化遗产地的实践教学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化遗产地在自然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自然教育开展方式,可能为拓宽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思路提供参考。
期刊
<正>现行初中新课标化学教材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课题中,无机物相互关系的教学是全书的重点。其教学内容的特点是基本概念多、物质种类多、反应规律多,必须记忆的多、实际运用的多、题型变化多。而无机物的相互关系又是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实验方法、形成实验技能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乃至关系到今后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本章采用怎样的
期刊
目的:观察隔盐鳖甲灸神阙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隔盐鳖甲灸神阙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治疗结束后3个月统计2组荨麻疹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及6周,2组UAS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
期刊
<正>"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乡村建设的真正短板,乡村治理的核心是自治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浙江的乡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乡村经济和农民收入领跑全国。2018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02元,为全国平均水平(14617元)的1.9倍,连续34年居省(区)第一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04,连续10年保持缩小态势,为全国城乡收入比最小的省(区)。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