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370724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黄芪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AIS)偏瘫患者的疗效。

方法

168例AIS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康复训练、控制血压血糖、调脂等。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1次/d,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20 ml黄芪注射液加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1次/d,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检测并比较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患者股骨、Ward区及偏瘫侧前臂骨密度。

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2%比81.0%,P=0.004)。治疗后,实验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LDL-C、TG与TC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Ward区、偏瘫侧股骨与偏瘫侧前臂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血脂及偏瘫侧骨密度,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患儿外周血CD4+CXCR5+T细胞中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LAM)和SLAM-相关蛋白(SAP)的表达。方法选取6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0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在两组受试者家属知情同意下对所有儿童外周血CD4+CXCR5+T细胞中SLAM及SAP的表达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受试者外周血CD4+CXCR5+T细胞百分率、SLAM、SAP表达和平均荧
目的探讨术前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行食管切除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根治性切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1例。研究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2个周期)联合食管切除术,对照组仅采用食管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入院时及治疗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术后6~24个月进行随访,统计对比两组生存率。结果研究
目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与患者死亡和疾病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 366例,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大小对患者进行分组,Hcy<15 μmol/L为Hcy正常组(n=815),Hcy≥15 μmol/L为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n=551),入院24 h内检测患者实验室指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Hcy与脑卒中
目的评价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108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疗程8周。治疗组采用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2、4、6和8周末,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和优势。方法对医院256例急腹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6例急腹症患儿在腹腔镜下完成探查及手术治疗,其中21例采取延长脐部切口,提出病变部分腹腔外操作或取出病理标本;1例腹腔镜下完成探查明确诊断,因严重腹胀而中转开腹手术。术前确诊率为89.45%(229/256),术中确诊率为100%(256/256),术后无并发症和死亡,均痊愈出院。1例3个月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术中血液流变学及围手术期低氧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择期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麻醉,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统计两组苏醒时间、清醒时疼痛程度、丙泊酚用量、镇痛效果、低氧血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给药时(T0)、术中(T1)、睁眼时(T2)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中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甘露醇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老年HICH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7例。单一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联合组给予甘露醇+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恢复情况,血清IL-1β、TNF-α水平及肾功能[血肌酐(Cr)、尿素氮(BUN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8例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每组29例。单一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联合组给予莫沙必利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统计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单一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抗-HCV阴性和抗-HCV阳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载量关系及其在丙型肝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320例患者血液,分离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HCV,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法)检测HCV-RNA,对两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抗-HCV总检出率为84.2%(269/320),HCV-RNA总检出率为88.2%(282/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研究中国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1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病理标本,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计算评估TIM-3的表达情况。评估TIM-3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使用Kaplan Meier的方法进行生存分析。使用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模型分析TIM-3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的预后关系。结果所有肿瘤标本中,TIM-3高强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