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零排放废水有机物的中试工艺研究

来源 :应用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y85633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串联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某煤化工两级反渗透RO2浓排水(COD>500 mg/L,Cl->10000 mg/L,TDS>20000 mg/L)。结果表明,一、二级吸附柱中装填煤质柱状活性炭(碘值1000 mg/g)32 kg(70.7 L),一级进水0.7 L/min,出水全部进入二级,处理量7~10 m3/d时,出水COD平均为114 mg/L,达到<115 mg/L的要求。
其他文献
通过化学聚合法合成盐酸掺杂聚苯胺(PANI-HCl)与硫酸掺杂聚苯胺(PANI-H 2SO 4)构建微波吸收器,用于水处理。XRD、SEM、FTIR、接触角表征结果显示,两种掺杂态聚苯胺具有一定的结晶度与亲水性,其纳米纤维状聚苯胺单元呈三维多孔网络结构。VNA测试结果表明,PANI-HCl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70 W微波辐射下,PANI-HCl涂层组的蒸发速率为7.34 kg/(m2·h),为空白对照组的1.71倍,且除盐、染料废水净化实验表现出良好的脱盐性能、水净化性,并能多次
采用紫外/过硫酸盐(UV/PS)高级氧化技术去除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亚硝基二丙胺(NDPA),考察了PS投加量、NDPA初始浓度、pH值、共存阴离子对NDPA降解效率的影响,并拟合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单独UV辐射以及单独PS氧化,去除效果均不显著;UV/PS联用有较高的降解效果,在反应温度为25℃、pH值为7.0、紫外光照强度为168μW/cm2下,最佳PS投加量和NDPA初始浓度分别为0.05 mmol/L和200μg/L时,UV/PS可在40 min内降解75%以上的NDP
采用硝酸镧对文冠果活性炭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活性炭进行表征,考察了Hg 2+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线、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当50 mL Hg 2+溶液初始浓度为250 mg/L,吸附时间为150 min,温度为35℃,改性文冠果活性炭添加量为1.0 g/L时,吸附量最大可达78.9 mg/g。硝酸镧改性文冠果活性炭吸附Hg 2+符合
考察了不同食品模拟物种类、试样络合条件和色谱分离条件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六价铬迁移量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六价铬迁移量在0~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3μg/kg,灵敏度能够满足国内和国际相关标准的限量要求。添加回收实验回收率为75.3%~113.1%,精密度为3.2%~9.8%。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介绍了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等衍生物的疏水机理,并且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水在石墨烯表面上的润湿能力,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以及近几年使用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所成功制备的超疏水材料的方式方法,同时提出了目前在该研究领域中的不足之处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进行了展望。
综述了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发展进程、合成方法、优点和缺点。通过纳米石墨烯掺杂,添加EDTA和甲醇使纳米木质纤维素基磁性中空材料光催化活性提高,但也有可见光利用率低和定量回收和再利用难的问题。因此,在对磁性中空光催化材料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时,提出应对磁性中空光催化材料进行优化,以提高中空材料对可见光利用率和定量回收和再利用的能力。
综述了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现状,探究了不同印染工序下主要污染物的种类、组分差异及特点,详细介绍了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Fenton氧化法、高铁酸盐氧化法等高级氧化法的优缺点及研究案例,简要分析了各自方法的作用机理,总结了高级氧化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发挥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指出了提高高铁酸盐稳定性和纯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为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日后的大规模工业化发展指出研究方向,提供实际应用参考。
介绍了聚磷腈及中间体聚二氯磷腈的制备方法:聚磷腈由聚二氯磷腈和亲核取代试剂发生亲核反应制备;聚二氯磷腈由热开环和活性阳离子两种聚合法制备,热开环法又分为溶剂聚合、原位聚合和三氯化磷法。溶剂热开环聚合法由于获得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分子量大和工艺条件温和等优点,适合于工业化制备。较全面地总结了聚磷腈在阻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导电材料、膜材料等领域近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综述了国内外雨水径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了重金属在径流中以及生物滞留介质中的赋存形态。简要介绍了生物滞留技术中几种常见的设施,并阐述了生物滞留设施构造及滞留介质类型对净化重金属效果的重要影响。指出了在长期运行条件下,存在重金属从生物滞留设施中渗出的风险,未来可以针对这方面开展研究。
综述了近年来Cu基催化材料用于CO2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在热催化加氢、电催化和光催化等技术中的最新研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