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萧山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及栽培模式,试验选取3个马铃薯品种荷兰15、兴佳2号和中薯3号进行了4种栽培模式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银灰膜和黑膜覆盖条件下的马铃薯产量最高。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栽培模式;生物性状;经济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3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3-31-02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位居第4位,且在2015年被定为我国第4个主粮作物,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近年来,随着杭州市萧山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马铃薯种植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也在逐步扩大。为了促进萧山区冬种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种植农户的效益,筛选出适宜本地区马铃薯的栽培模式,笔者选取目前3个在萧山区主栽的马铃薯品种荷兰15、兴佳2号和中薯3号进行了4种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通过各项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的测定,以期筛选出最适合在萧山区种植推广的马铃薯品种及高效栽培模式。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荷兰15、兴佳2号、中薯3号。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选用3个品种,每个品种马铃薯均使用仅覆盖泥土、稻草覆盖、黑膜覆盖和银灰膜覆盖4种栽培方式,每个试验组3个重复。除覆盖方式不同外,各试验组的栽培管理措施均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下3个品种的生物性状表现比较 通过表1数据表明,在4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对生育期影响不大,从3个品种整体的株高和分枝数上来看,盖土效果最差,覆盖银灰膜效果较好。其中,中薯3号和兴佳2号在覆盖银灰膜的情况下表现最好,荷兰15在覆盖黑膜和覆盖稻草的栽培模式下比盖土和覆盖银灰膜处理下表现好。
  2.2 不同栽培模式下3个品种的经济性状及产量比较 从表2可以得出,从单株结薯数量上来看,仅盖土栽培最少,覆盖银灰膜最多。在单薯平均重上,盖黑膜的模式下最重,其中兴佳2号盖黑膜达到113.35g,为最重单薯平均重。在中、大薯占的比率上,盖黑膜表现最好,直接盖土的情况下小薯个数最多。通过小区测产折合成667m2产量后,发现在4种栽培模式下,产量都是覆盖银灰膜最高,其中荷兰15与兴佳2号产量接近,都超过2 400kg/667m2,盖土产量最低,3个品种均未超过1 000kg/667m2。从青薯率上看,直接蓋土和覆盖稻草青薯率较低,盖黑膜和银灰膜青薯率较高,供试品种中,兴佳2号青薯率最低,荷兰15青薯率最高。从发病率上来看,疮痂病均比较严重,其中中薯3号表现尤为明显,在覆盖银灰膜处理中,发病率最高。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此次对荷兰15、兴佳2号和中薯3号3个品种4种栽培模式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银灰膜和黑膜覆盖条件下,3个品种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荷兰15和兴佳2号在覆盖银灰膜的情况下产量较高,均超过了2 400kg/667m2。但与此同时,也容易引起青薯和病害,这可能是由于试验中在黑膜和银灰膜覆盖前并没有在马铃薯块上覆盖泥土,导致在植株根部相对湿度较高,容易产生病害,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卢瑜,周礼健.薯黑膜免耕改良覆盖栽培与传统栽培对比试验[J].开发与装备,2013(2).
  [2]杨月华.种马铃薯稻草覆盖不同模式栽培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叠层平面圆环的振动行为和叠层对其振动影响,用有限元法对系列均质平面圆环进行振动分析以获得试验比较参照,对系列均质圆环和不同夹紧压力下的系列叠层圆环进行大量试
本文介绍了MJA型煤质成份在线检测装置在湘潭电厂的应用情况。装置运行准确稳定,可以指导配煤,确保了锅炉的安全运行,正在为我厂的节能降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研究以产自宁夏海原、内蒙古托县、甘肃玉门、德国共4个地区的茴香(Foeniculum Vulgare)为材料在宁夏银川栽培,通过定期测定植株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的小叶对数、
摘 要:通过鉴定阜阳地区主栽甘薯品种对茎线虫病的抗性及侵染情况,并对其侵入和扩展特征进行评述,得知在收获时遗留在田间的病薯及切晒薯干时遗留下来的病薯干等带有大量的线虫进入土壤,病薯、病茎等混入粪肥中使土壤粪肥成为大田发病的主要侵染源;7个品种中有2个为抗型品种,分别是阜徐20和阜24。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品种抗性;鉴定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