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com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蒋智铭,张惠箴,林万和,赵保华苗勒管腺肉瘤是子宫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必须与高度恶性的中胚叶混合瘤以及良性的苗勒管腺纤维瘤鉴别。本文通过3例子宫的苗勒管腺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探讨其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要点。1...
其他文献
用含致癌剂2-乙酰基芴(2-AAF)的饲料饲养SD大鼠,每4周更替1周饲料至第14周。再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正常饲料及含不同剂量甲酸(RA)饲料喂养,分别在实验的第14、22、25周处死大。制作肝组织切片,并作HE、Ⅲ
微波技术在穿刺细胞学涂片中的应用杨金镇我们应用微波辐射技术于穿刺细胞学涂片的固定、染色等过程中,使涂片中的细胞染色清晰鲜艳,肿胀变形减少,有利于病理诊断,现总结介绍如下
碳原子的世界是神奇的,它既可构成最软的矿物质石墨,又能构成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获得碳的新结构产生了浓厚兴趣,基于这些结构,人们合成了许多新的衍生物,并制成了新的功能器件和相关产品,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T-碳  前不久,我国科学家在碳原子研究上获得突破:由中科院大学物理学院苏刚教授等人通过理论计算预言的一种三维碳结构T-碳诞生,中外科学家联合研究团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rasp21、AFP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的大鼠肝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诱产直小叶周边区即出现p21、AFP表达阳性细胞,随诱癌过程进行,阳性细胞增多并主要分布在变异肝细胞
2017年10月的某天,国内外天文圈不约而同地卖起了关子,纷纷声称有大事宣布,却又个个神秘兮兮、守口如瓶。网友纷纷猜测,难道是发现外星人了?
也许你曾被网络上一些奇葩的验证码折磨过,但无论如何,它们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多数人的利益,维护正常的网络环境。  那么,究竟是谁发明了这些“恼人”的验证码?  一开始,网络上是没有验证码的。那时想要在论坛上发帖,只需轻轻敲一下回车键。这也给当时的网络黑客可乘之机,他们编写了一种能大量重复编辑信息的程序,伪装成人类用户,肆无忌惮地向网络倾倒无意义的“僵尸”信息,导致很多网站不能正常运营。  此外,还
一、实验器材两张纸,水,一支圆珠笔,一个装有水的脸盆。二、实验过程把一张纸放在水里浸湿,将另外一张干纸放在湿纸上,再用圆珠笔在干纸上写上“秘密信息”。写的宇被印在下
恶性颗粒细胞瘤张志成,钟平,刘桂云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5岁。半年前发现舌底右侧有一黄豆大小肿物,无痛性缓慢生长。2次行肿物穿刺,均抽出血性液体,并予抗炎治疗。穿刺后肿物迅速生长,出
通过116例Kaposi肉瘤临床病理的观察分析,对其与HIV感染的关系,早期病变的表现与诊断,特殊发病部位的意义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