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毕业主就业难与“人才高消费”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w1234567890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校扩招意味着取得大学文凭的成本下降,没有强化高校间梯度层次的扩招结果,仅仅是将毕业生整体学历层次往上平移,使过去要求专科的岗位变成要求本科,过去要求本科的岗位变成要求研究生,并出现大量无法就业的毕业生,个人在整个劳动力供给队伍中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改变。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人才高消费”问题的关键在于拉开高校之间的层次差距,强化教育文凭作为传递劳动者能力信号的功能,同时强化同级文凭的分层,使就业市场由单纯追求更高的学历转变为追求更好的学校。
  [关键词] 信息传递;梯度层次;文凭分层;入学筛选;人力资本值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6)03—0047—06
  
  一、引言
  
  1999年初,国务院提出了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自此拉开了各高校大幅度扩招的序幕。从1998年到2006年,普通高校专科生招生人数、本科生招生人数和研究生招生人数分别增长了389%、298%和452%。
  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和机会间的矛盾,并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扩招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最明显的便是毕业生就业难。自2001年到2005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加之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人数增加,毕业时无法落实工作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高校扩招在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同时还带来了“人才高消费”现象,即在人才使用过程中岗位与人才学历不匹配,造成人才闲置、高才低用等。诸如“夜总会月薪五百招本科生”之类的现象不断发生。
  我们认为,这些现象并非主要因为毕业生的数量超过了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量。恰恰相反,根据曾湘泉等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未来我国每年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数量实际上将超过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和“人才高消费”的原因在于高校扩招后,就业市场没有同步强化高校之间的层次差距,导致了文凭信号甄别功能弱化。按信号传递(Signaling)理论的观点,教育(或文凭)是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传递自身能力的重要信号。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市场,用人单位一般根据劳动者传递的教育信号来推测其能力的高低。由于高校扩招实际上降低了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使得教育文凭信号的甄别功能大打折扣,就业市场“逆向选择”问题加剧,这就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人才高消费”。本文运用一个简单的信号传递模型,说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人才高消费”的出路在于拉开高校之间的层次差距,通过政府对高校进行有公信力的排名,将毕业生水平信息传导到就业市场,同时强化高校对考生入学时的筛选。
  
  二、理论回顾
  
  19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由政府“包分配”,基本不存在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直到高校大扩招后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之前,问题亦不是很突出。这一时期,我国学术界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多。随着近年来社会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才逐渐增多,但仍显不够深入。关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种观点主要依据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认为就业难受毕业生供求关系影响。如鹿立、朱秋白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均衡。蔡防则认为毕业生就业难与整体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有关,特别是我国产业部门近年来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因而应改变宏观经济政策单纯追求CDP的倾向,将扩大就业作为统筹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二种观点是按照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中的工作搜寻理论,认为毕业生就业难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密切相关。分割市场中由于额外工作转换成本的存在,毕业生保留工资上升,而单位用人成本也由于某些制度安排被提高,从而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因此应尽量消除分割,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鼓励毕业生去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等。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有赖德胜、田永坡等。
  第三种观点主要依据阿克罗夫的“柠檬市场”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即用人单位由于不知道毕业生的真实信息,会尽量压低工资待遇以减少风险,而优秀的毕业生会因报酬太低对自己吸引力不够而退出应聘,造成毕业生失业。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曾之光、沈士仓等。
  此外,还有陈成文和谭日辉提出的社会资本观点,认为父母社会地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亲戚社会地位对毕业生就业机会的获得有着显著的影响;朱伦提出的毕业生盲目攀高心理造成失业的观点等。
  上面提到的各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以及“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原因。然而,这些分析忽略了高等教育本身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传递作用。根据斯宾塞信号传递理论的观点,教育除了增加人力资本,还可以作为一种传递劳动力供给者能力信息的信号,使雇主可对劳动者进行筛选,将他们安置到不同的职业位置上,从而使经济运行更为有效率。该理论认为,接受教育(或者说获取文凭)需要一定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心理体力等非货币成本)。低能力者受教育的成本高,工资收入无法补偿其教育成本,但对于高能力者来说,教育带来的工资收益可以弥补教育的成本。因此雇主倾向于借助教育文凭判断求职者能力的高低,高能力者也愿意发送文凭信号证明他的价值。
  
  三、模型
  
  我们的模型主要借鉴了斯宾塞及张维迎的信号传递理论。
  
  
  
  条件(5)是参与约束,保证高能力雇员经过研究生教育较不接受任何高等教育获得更高的期望收益。条件(6)和(7)是激励相容约束,保证高能力雇员经过研究生教育所得到的期望收益大于只接受本科教育的情况,同时低能力雇员接受本科教育所得到的期望收益大于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情况。条件(6)和(7)可以被简化为
   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文凭作为高能力劳动者传递自身能力信息的信号作用也在迅速削弱。这样将有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进一步恶化毕业生的就业环境。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在目前情况下,要缩减我国高校整体招生规模是不现实的。但是高校扩招意味着取得大学文凭的成本下降,未强化高校间梯度层次的扩招结果,仅仅是将毕业生整体学历层次往上平移。使过去要求专科的岗位变成要求本科,过去要求本科的岗位变成要求研究生,并出现大量无法就业的毕业生。个人在整个劳动力供给队伍中的相对位置还是没有变化,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人才高消费”问题的关键在于强化文凭作为传递劳动者能力信号的功能,同时强化同级文凭的分层,使就业市场由单纯追求更高的学历转变为追求更好的学校。
  
  (二)政策建设
  1.扶植重点院校,拉开大学间的梯度   我国在1990年代初提出要建设“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院校。1998年,教育部又决定实施“985工程”,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我国的高校教育资源开始向部分重点院校倾斜。但从毕业生文凭信号甄别的角度来看,这种倾斜的力度还不够大,大学的层次并没有有效地传递到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中。因此,国家扶植重点院校的政策应该更加明确,并使这种政策产生社会共识,特别是就业市场的共识。
  
  2.政府权威机构推出有公信力的大学排名
  我国的大学排名活动都是由非官方机构组织的,大学排名引起了很多争论,使人们对大学的认识十分混乱。目前发布的大学排名由于没有统一的客观评价标准,致使各家的排名往往大不相同。如网大2005年中国大学排行综合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列第十位,华中科技大学列第十四位;而武书连课题组的2005年大学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排在第二十六位,华中科技大学排在第六位。其他许多学校的排名也都大相径庭。即使同一机构所作做排名,不同年份的变化也令人吃惊。甚至有些排名活动可能带有商业目的,不排除有大学为提高排名以不正当手段影响排名者,或排名者为了牟利而引诱大学的可能性。因此,有学者提出“现阶段中国大学排名有害无利!政府有责任制止!”。
  但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政府制止大学排名,而在于政府拿出一份有公信力的排名来。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除了极个别国人公认的名校外,其他大部分学校颁发的同级别文凭之间区分度非常小。要使得同级别文凭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有公信力的大学排名。一个可行的办法是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排名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以使排名具有权威性。曾有教育部官员对媒体表示坚决不会以政府名义进行大学排名,但从信号传递理论的观点来看,要缓解毕业生失业和人才高消费,必须要求通过选拔性考试将潜在劳动者的能力分布对应到大学水平的分布上去。因此,大学排名不仅是对学校进行评价的问题,而且是信号传递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主管部门不应该回避大学评价问题,反而应该承担起大学排名的重任。
  
  3.允许高校完全自主招生
  文凭信号必须具有可信性和有效性才能发挥甄别劳动者能力高低的作用。即如果用人单位认为甲校的毕业生优于乙校的毕业生,那么甲校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均值必须大于乙校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均值,且两者的标准差都较小。要缩小这个标准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在招生时对生源的甄别。目前我国高校招生过程中还不能做到完全自主。比如,学校面对一些地域指标的限制,这种限制性计划迫使学校在不同省市必须采取不同的标准录取新生,从而使得人校新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必将加大同一所学校毕业生的能力差异,不利于发挥不同层次学校的教育文凭对学生能力信息的传递作用。如果学校有权力完全自主招生,同时又有一套基于权威排名体系的激励机制,那么各个学校都将有积极性尽量录取根据本校水平可能录到的最优秀的学生,学生也有积极性根据自己的能力报考有可能达到的最好的学校。这种自选择的结果将形成一个学校水平和学生能力之间按高低排列的较为准确的对应,从而强化学校文凭的信号传递功能。
其他文献
[摘要] 以前的研究者将见解各异的近代小说理论批评家划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或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两派,暴露了囿于传统思维定势导致的格局狭小、政治偏见局限等问题。摒除上述弊端,按照理论批评主张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近代小说理论批评流派划分为五派:传统评点序说派、译介欧荚西籍派、“新小说”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研究派。这些流派的具体观点尽管不完全一样,但它们都为我国的小说理论批评由古代向现代转换作
期刊
[摘要] 民国时期,成都市同业公会的组织机构设置经历了委员会制和理事制两个阶段,并且形成了会员的入会与出会制、职员的民主选举及任期制、会议制与集体决策制、经费管理制等较为完备的组织管理制度。这种在国民政府法令约束下形成的组织管理制度,从形式上看是完备严密的,具有一定的现代性,但因同业公会众多,工商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再加之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在实际的组织运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 行
期刊
[摘要] 对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是文学理论学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文学本质研究面临着多方“围剿”的当前文学理论界,如果要对它继续加以推进,必须直面争议,开通过全面有效的反思厘清问题本身的意义与逻辑。同时,对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进行学理上的辨析,澄清文化研究的喧嚣话语对文学基本理论研究进行虚假“挑战”的干扰。而正视人类思维的认识特质,以“解释学还原”的立场对“文学”概念进行梳理,在对具体的历史的文
期刊
[摘要] 我国刑法尽管坚持严格限制死刑的宗旨,但是死刑立法仍显一定程度的铺张。人类价值根基,决定人类应当废除死刑;而社会现实背景,决定我国当今社会必然保留死刑.甚至可以说,至少在未来的50年内我国刑法典不会废除死刑。构建合理的死刑制度理应成为现阶段刑法理论的基本责任。应当遵循“总体原则废除死刑,故意命案保留死刑”的基本原则,从特别刑种、适用对象、杀人罪刑、判决执行、死缓制度等方面,对刑法总则与分
期刊
[摘要] 作为一位被遗忘的革命者,朴容万的人生轨迹显示了20世纪前期东亚革命激流中一个不为人知的侧面。在革命进程中,他经历了从“革命者”到“反革命”的身份转化过程,其中既有个人的自我选择,也有革命规则的作用,体现了一个充满断裂和冲突的时代个人身份型塑的复杂性。  [关键词] 身份;革命;朴容万;韩国独立运动  [中图分类号]K26,K3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
期刊
[摘要]习字蒙书是古代童蒙教育的重要教材。先秦至六朝,字书因书体演变较快而频繁出现,唐代后,基本书体的稳定使新字书的出现减少。近代流行的《上大人》蒙书始见于敦煌写本《上大夫》,且见引于晚唐文献,可知其起源于唐。其内容在宋元又小有改、补。宋明人解其文字为言儒门之事,附于其后而并行的《上士游山水》、《王子去求仙》诗,则言道门之事;蒙书的思想是儒道结合的。而且,为勉励学童,蒙书中还有“立行方回也,文才比
期刊
[摘要] 尽管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已基本完成,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四川省“三州”地区的贫困状况依然十分严峻。调研中我们发现,国家扶贫政策不合理、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是主因。全面推进“三州”反贫困进程是稳藏安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建议国家调整扶贫标准和工程定额,将“三州”作为独立扶贫单元,享受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  [关键词] 民族地区;反贫困;稳藏
期刊
[摘要]金融外部市场化推动国有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路对转轨实践的解释有限度,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需要探索新的解释理论。考察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效用函数及其变量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应成为解释中国国有金融制度演进规律的一条关键线索,国有金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目前在国有控股以及对银行核心领导人事任免的绝对行政控制约束下,国有银行能否形成高效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仍需要在本文的理论解释框架下探
期刊
[摘要] 中国转型过程中多元利益结构的重塑实际折射出社会阶层结构由“身份制”分层向“资源占有制”分层的演化,与这种新的社会分层相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正成为利益结构调整的焦点,这是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在当前中国社会分层加速分化组合的过程中,这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的经济分化现象不仅仅是一种个体之间的分化.更主要地表现为群体间的分化,不同社会分层的群体在经济地位高低排序中上下滑动,
期刊
[摘要]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从抽象、理想化的“人”及“人的本质”出发来说明社会历史问题的,因此《手稿》不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著作。笔者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根本性质疑,认为《手稿》历史观的真正出发点,不是抽象、理想化的“人”及“人的本质”,而是感性、现实的劳动实践活动,马克思正是以劳动实践活动为根本出发点来说明社会历史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