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文化共情传播——基于国际互助抗疫的探索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iguo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互助抗疫中,一种特别的互动景观——跨文化共情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现为传播活动中的信息内容获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同向解读与情感共鸣.跨文化共情传播在推动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增进民间友谊、促进民心相通、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其动力源于人类的情感本能、理性引导与社交需求.在人类已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当今世界,各国可从理念更新、内容取舍、媒介选择、互惠行动等方面将跨文化共情传播付诸实践,力求"他者"的共情回应与行动反馈,从而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善发展.
其他文献
新闻真实的实现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关系到直接或间接制约、影响、参与新闻活动的所有宏观和微观因素,但不管对何种类型的新闻活动,真实实现总要落实到"报道真实(传播真实)"与"收受真实"两大环节上.既有关于新闻真实实现的讨论偏向报道真实,却对收受真实重视不够,造成了新闻真实实现论的"半截子"现象.报道真实是真实实现的前提或基础,收受真实是真实实现的归宿或完成.而收受真实的实现,又是由"理解真实"与"信任真实"的统一达到的,理解真实是信任真实得以实现的条件.尽管理解是贯穿理解真实实现过程的红线或总体方式,但依据不
在当下的融媒体环境中,电视行业在获得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媒体间愈演愈烈的竞争之势,要求电视媒体需不断提高制作技术、创新节目内容,以提高自身节目的竞争力。本文以影响电视节目播放质量的录制技术层面为主要研究方向,对电视节目高质量录制的重要性进行探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未来媒体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从白马藏人影像民族志实践为切入点,根据本土人的仪式操演特征、个体的身体实践传承社会记忆,探讨感官民族志的"具身性"在影视人类学学术实践中的呈现.就人类学对于感官民族志的"具身性"描写而言,传统文本研究存在局限性,影视人类学具备天然的优势,其优势不仅在于影像手段,还在于能够关联"物感物觉"、心智与自然,实现心物互动、形气神相连.人类学研究要走进他者世界,影像民族志可谓重要研究方法.
与“公共外交”相似,“宣传”“心理战”“政治战”“国际政治传播”“公民外交”“文化外交”“战略交流”以及“公共事务”等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信息传播活动,它们采用的手段和方式高度相似,区别在于活动的对象、具体目标、性质、涵盖的内容以及适用的时空背景都有所不同。但若把它们放在美国国家整体对外战略框架下或放在美国与世界交往互动的历史中来审视,其目的和性质又有相通之处,都是服务于其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梳理、对比和分析“公共外交”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差异,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公共外
当前阶段,随着各类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新媒体时代大幕正式开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与此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发展机遇。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日常工作中,新闻编辑自身所具备的工作水平、工作技巧与工作能力极为重要,其不仅要确保新闻客观性与真实性,而且需要确保稿件质量与传播效果。鉴于此,本文针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提升策略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抗疫精神与中华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命运与共的中国抗疫精神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高度一致.抗疫精神的渊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观,体现在生命至上理念、中国制度、命运共同体和身心理念等方面;抗疫精神的铸就,在于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价值观的传承可通过生活方式来实现,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传承更要注重守正创新;抗疫精神的弘扬,即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传播,要从加强文化对话、聚焦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议题、传播好深层价值观、寻找文化之间的连接
中国电影产业当下已步人数字化建制的全面转型时期.视觉特效技术代表了电影工业体系最先进的生产力,是电影强国的国之重器.电影虚拟化制作意味着电影技术在“数字化”方向上
《共产党》月刊是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自主创办的第一份党的理论机关刊物.该刊物在内容生产上呈现出多样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等特征,在话语实践上完成了从情感到人民回应,再到政治动员的使命,是我党在社会革命中重要的宣传工具,发挥了关键性的组织作用,是一次开创性的党刊实践,对我国当下党报党刊的发展有重要镜鉴价值.
古装剧的火爆是近年来荧屏上的重要现象.网络时代的古装剧类型独特,它以穿越为元叙事,成为年轻人的成长寓言.随着当代文化的空间主题不断凸显,古装剧逐步构筑了"历史超空间",以断裂性、拼贴性和内在的消费性为特征,并外显为两类表现型.在此基础上,古装剧的表意指向了现实,创造出带有权谋文化色彩的职场生活想象,打破了"真爱至上"的言情模式,塑造了"玛丽苏"式的女性形象,体现着特定的女性意识,折射出网生一代的精神气质与现实焦虑.
文学经典改编电视剧的发展历程,是"经典"以其公共性凝聚一般公众、形成公共领域的过程.1980年代,"经典"内在公共性中的他律因素发挥主要作用,精英知识分子通过改编形成"启蒙性公众领域"的探索,但知识分子突显自我价值的定位,造成"公共性"意义上的不完整;1990年代以来,"经典"内在公共性中的中介因素成为主导,"观众"与"创作者"作为推动更大包容性公共领域的主要动力,形成以功利目标为出发点的"生产性公共领域",是一种伪公共领域式的存在.新世纪以后,通过"经典"对于世俗人性的深刻展现,形成一种个体对于社会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