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急性排斥大鼠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相关调节因子的表达变化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ue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大鼠外周血中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阳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细胞)水平及其T盒转录因子TBX1(TBX1)和肌细胞特异性增强因子2D(MEF2D)表达变化,结合肾功能、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及肾组织病理变化,探讨其中的调控机制。

方法

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分为急性排斥组(急排组)和非急性排斥(非急排)组。测定两组大鼠肾功能(尿素氮和血肌酐);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10和IFN-γ;HE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应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测定CD4+CD25+ Treg细胞;实时定量PCR测定CD4+CD25+ Treg细胞的Foxp3、TBX1和MEF2D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测定CD4+CD25+ Treg细胞Foxp3、TBX1和MEF2D蛋白表达。

结果

与非急排组相比,急排组尿素氮和血肌酐均升高,IL-10下降,IFN-γ升高(均P<0.05)。急排组肾组织病理出现肾小球肥大和系膜细胞显著增生,毛细血管增生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肾间质明显水肿和肾小管坏死,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与非急排组相比,急排组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比例降低(4.50%±0.50%比5.74%±1.96%,P<0.05),CD4+CD25+ Treg细胞Foxp3、MEF2D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1),TBX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1)。

结论

肾移植急性排斥大鼠免疫耐受细胞CD4+CD25+ Treg细胞减少,Foxp3、MEF2D、IL-10表达降低,TBX1、IFN-γ表达增强,共同促进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加重肾损伤。

其他文献
超高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可通过杨氏模量值对组织硬度进行定量分析,并将组织硬度用彩色编码的形式直观展现,用于了解组织硬度,判断所检测组织的病变性质。该技术较传统的彩色多普勒有更高的敏感性、准确率及特异性,较弹性成像检查更客观,且比MRI检查安全、经济、简便。SWE在宫颈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疗效监测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甲状腺未分化癌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生存期仅为数周或数月。尽管多学科综合治疗可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目前仍无有效提高生存率的标准治疗方法。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使人们从基因水平上认识甲状腺未分化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从而为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一些靶向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治疗难治性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同时靶向药物治疗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试验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肿瘤相关代谢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免疫逃逸的行为密切相关。肿瘤代谢(如葡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氧代谢)的局部营养物质消耗及代谢产物对免疫细胞的影响是肿瘤免疫研究领域的热点,可用于指导与肿瘤免疫相关的抗肿瘤药物开发。
目的探讨微小RNA-182-5p(miR-182-5p)靶向叉头蛋白O3a(FOXO3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比较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NSCLC细胞A549中miR-182-5p的表达差异。选取A549细胞进行转染,分为miR-182-5p mimic组(转染miR-182-5p mimic)、miR-182-5p inhibitor组(转染m
多发性骨髓瘤的肺部表现除肺部感染、肺的髓外侵犯外,还可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本例患者以间质性肺炎为突出临床表现,抗生素治疗无效,肺泡灌洗液、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均提示肺间质慢性炎症改变,未找到病原菌、单克隆浆细胞等证据,经给予激素冲击加化疗后好转。临床罕见。
对于可切除的老年食管癌,在充分衡量患者身体机能状态的情况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手段。根治性放化疗是无法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对于肿瘤消退反应良好的老年可手术患者可能也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法。而对于更高龄患者(>80岁),温和保守的单纯放疗或许是更理想的选择。同时,相比于常规照射剂量(50.4 Gy)、选择性淋巴结区域照射、标准PF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高剂量(≥60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p53基因调控着细胞的正常生长,而突变后的p53基因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促进肿瘤的转移、诱导化疗耐药、致使患者预后不良。恢复正常p53基因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尤其重要,近年来p53基因治疗方面研究的飞速发展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计数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血小板计数以复发及死亡为终点的最佳临界值,分析术前血小板计数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及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以复发为终点的血小板计数的最佳临界值为242.5×109/L,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计数≥242.5×109/L组(n=115)与血小板计数<242.5×109/L组(n=171),经单因素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类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建立长期透析通路并自愿接受随访的患者,随访5年。依据患者长期通路的类型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内瘘)组和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颈内静脉导管(导管)组。应用Cox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目的从健康志愿者新鲜粪便中筛选人源产甲酸草酸杆菌并研究其防治草酸钙结石的作用。方法从健康志愿者新鲜粪便中筛选并分离培养人源产甲酸草酸杆菌。采用0.8%乙二醇灌胃建立草酸钙结石大鼠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4组乙二醇诱导的草酸钙结石模型组,其中3组草酸钙结石大鼠分别以106、107、108菌落形成单位(CFU)活菌干预4周。每周收集大鼠血及24 h尿液检测血钙、血镁、血磷、BUN、S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