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留白 悟诗美

来源 :中学生天地·语文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314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梦江南
  唐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梦江南》是温庭筠的代表词作之一。赏析这首词,许多读者会惊讶:短小若此的一首小令,为何能蕴蓄如此丰富而复杂的信息和情感?同时,会更惊讶于一些学者的论断:本词还有水分可挤,“肠断白蘋洲”是蛇足,可以删去。
  《梦江南》这首词描述了女主人公一早就打扮齐整,前往望江楼迎候归人,但凭栏远眺,过尽千帆,直至斜晖铺满江面依旧难觅归人踪影,不由得肝肠寸断的情境,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其中蕴含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不妨多问几个问题,让“故事”浮出水面。
  问题一:她何以如此早早地赶往望江楼守候她心中的归客?
  或许,她与他有约在先?或许,她在昨日收到了他匆匆写就的、一报平安二报归期的家书?或许,她是听信了算命先生的信口雌黄,断定归人今日到家?更或许,她昨日“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便深信今日是远行者回归的日子?又或者,仅仅是女主人公南柯一梦,梦见离人将归,所以早上特意来追寻梦境的实现?我们只能为自己设定一种能使自己满意的解说。
  问题二:她究竟是谁?
  是那位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商人的看家娘子,还是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的闺中思妇,抑或是坚信离别苦水会酿造出重逢美酒、吟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大义女子?
  问题三:她等待的人缘何不来?
  有约不来,是一种客观的无奈,还是一种主观的规避?是一种主动的抛弃,还是一种被动的选择?他是蒋防《霍小玉传》中的李益(李益在长安与歌伎霍小玉相恋,后来官授郑县主簿,临行前向霍发誓偕老,赴任后即变心易志,另娶女卢氏,致霍气结而死),还是《玉堂春落难逢夫》中的王景隆(王景隆与玉堂春相识相恋,不得已相别,相约再见,不料世事难料,好事多磨)?
  在激活联想和想象后,我们发现,《梦江南》暗藏着如此全面的古典爱情要素——离别、约期、等待、失望、背叛、痴心等等,一千个读者,会根据自身的阅历、个性、思想,从中找出一千个自己期许的结局。
  刚才的梳理,给我们如下启发:一名读者,要成为出色的读者,应该在读诗时,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作”,从而发现诗歌之美;而一首诗歌,要成为优秀诗歌,需要有足够的联想空间供读者发挥,以丰富诗歌之美。
  诗歌要怎样才能向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清代文人王士禛说:“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赵执信补充说:“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用文艺学的术语来说,那就是诗歌创作要留白,即在创作过程中为使整个作品内容更加丰富紧凑、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隐藏信息,留下相应的空白。《梦江南》正是因为隐藏了上文我们梳理的那些信息,留下了空白,所以能引发读者广阔的联想,达到“虚实相生”“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正如日本当代诗人、小说家清冈卓行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中所说:“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讓我们用以上观点再来审视“肠断白蘋洲”是否可以删略的问题。
  小词到了“斜晖脉脉水悠悠”句,已经神完气足,同时又留给了读者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女主人公在斜晖下面对等待归人未果的结局究竟抱持什么样的情感?肝肠寸断?心生怨悔?依旧保持希冀?不一而足。但是末句“肠断白蘋洲”一锤定音,将其情感确定为“痛苦”,这反而将上面借用景物描写来含蓄点染的丰富情感简单化、直白化了。当然,即使如此,“肠断”的情感还是会带给我们联想和想象,比如,“肠断”的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羡慕而不得的痛苦,是“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悔不当初的痛苦,还是“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的满腹忧怨的痛苦?由此可见,《梦江南》依旧不失为“低回婉转”“辞简义丰”的上乘佳作。
  我们再来欣赏另外一首短词,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虞美人·听雨
  南宋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很明显,蒋捷此词也非常成功地采用了留白、虚实相生的手法。词人只实写了人生中的三个生活片段,并且这三个生活片段中主人公所做的事是相同的——听雨,但我们从这三个片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人生轨迹,并由这轨迹中感受到人生悲欢离合的种种:少年时追欢逐乐、不识愁为何物的风流倜傥,中年时追名逐利、为生前身后事、为千秋万代名碌碌奔波于滚滚红尘的艰辛无奈,以及老年时回忆一生的落寞和萧索,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同是使用留白、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但《梦江南》和《虞美人》在使用细节上却略有区别。大致来讲,《梦江南》是“无中生有”,留白的信息基本上不依傍实有词句,读者必须依凭自己的生活及阅读经验进行填补;而《虞美人》是“以小见大”,留白的信息可以根据对实有词句进行扩充获得。举例来说,从全词角度看,《虞美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通过少年听雨歌楼、壮年听雨客舟、晚年听雨僧庐三个片段,展示词人的人生全景。而读者从中获知的词人一生概况,正是通过对这三个片段的联想“扩写”补充而得。这是“以小见大”。从词句角度看,比如读者将“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小画面进行联想扩充,眼前即出现词人所代表的南宋一代士子青年时代年少轻狂、不识愁滋味、追欢逐乐、大把大把挥霍青春的场景,这也是典型的“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式的留白,我们可以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来辅助说明。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也就是说,优秀作品绝大多数思想情感蕴含在形象的背后。《虞美人》见诸笔端的只是那八分之一的冰山尖。“少年听雨”画面,“歌楼”“红烛”“罗帐”三个绮艳意象不过是冰山一角,作者要传达的少年时代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才是庞大冰体。“壮年听雨”“而今听雨”的画面,也同样如此。优秀作品不会一览无余,而会让读者根据可视的冰山尖,探索、体悟水面下庞大的山体。
  ……………
其他文献
又是一年暖风拂面的春天,我和爸爸并排走在从花店回家的路上.爸爸手中捧着刚买的两束花,我手上也抱着两大块花泥.这是为我们家的“传统艺能”——插花做的准备.rn回到家,只见
期刊
望着水中的茶叶一点一点地向下沉,慢慢舒展自己的身体,叶片上淡淡的经脉纹路和细细的绒毛,在微微泛黄的茶水里格外显眼,溢出的,不只是茶香,还有我与茶的回忆.rn小时候,外婆家
期刊
植物拓染rn陈璐奕:工具很简单,只需要一颗鹅卵石、一些合适的花草和布料(如棉布).最好在清晨采下饱满的花草,这样拓染的效果会更好.除去枯枝败叶后,把花草表面的水分用纸巾吸
期刊
兔子姐姐:rn我是樱桃,跟你问好.我有一个烦恼,可是又不好意思跟别人说,所以就给你写信了.rn我今年已经八岁了.爸爸妈妈早就给我准备了房间,让我自己一个人睡觉.其实我一点都
期刊
你大可以说,我跟她青梅竹马.rn我们很小时候便认识,她家就在我家右边过去一点,两家之间围了栅栏.我们两家不仅是邻居,两个老爸还是生意合伙人,来往密切.我家庭院中喂养了些鸡
期刊
萝岗香雪公园一年四季都美,尤其是深秋的晴天,那里阳光灿烂,树木繁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n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树,大的小的,矮的高的,大多光秃秃的,只剩下一两片枯萎的树
期刊
“咔嚓——”rn“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阳春三月,阳光下枝头上燃烧的桃花模样就这样被定格在了这一刹那:一树烟火,缱绻着深深浅浅的粉,如梦似幻.rn我爱植物摄影,不论多忙,不
期刊
制备了含N量分别为0.11%,0.26%和0.42%的29Cr铸造超级双相不锈钢,利用XRD,SEM,EDS,电化学工作站和XPS研究了含N量对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
呼,呼,呼……rn春风裹挟着花草清香从远处吹来,经过田野,惊起一片飞鸟.天边云卷云舒,棉花团样的云朵,一半浸在夕阳里,一半没在阴影中.不远处,一缕炊烟袅袅升起,蜿蜒而上,像是
期刊
虚伪的赞美只会让你止步不前,而真诚的批评将指导你走正确的路径。我的一次无心之失,伤害了一个中学女生。我甚至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失。她是我女儿小年的同学,看到我问好,露出腼腆的笑容。我定睛一看,脱口而出:“你有张口呼吸的问题,来,我告诉你怎么解决……”故事要从很久之前说起:小年二三年级时,我无意中发现她有龅牙,而且睡觉会打呼噜。大家都说不要紧,换完乳牙矫正就好。我还是不放心,带她去了口腔医院。医生说矫正太早,但建议我们去耳鼻喉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