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工艺创新还是商业噱头?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y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茶业的发展,茶叶在工艺、营销、包装等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每一种新事物的诞生都会引起一定的关注度,有人支持必然也有人质疑,但不管如何,最终大浪淘沙的是时间。近日,湖南农大退休副教授尚本清综合五大茶类工艺试制“伍韵茶”的消息便引起了网络热议,大家都是从什么角度来看待一种制茶新工艺的诞生呢?
  为了对“伍韵茶”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我们先后采用了尚教授推荐的85℃温水泡法和标准的红茶审评法两种方式进行审评。在采用温水泡法时,许多茶友在赞赏茶汤柔顺清甜的同时,也提出“伍韵茶”与“东方美人”茶有相似之处,故随后我们特邀福建省茶叶质检站站长陈銮,与海峡茶道茶友会成员将“伍韵茶”与台湾和大田制作的“东方美人”进行对比品鉴。
  品鉴报告如下:
  外形:干茶黑、白、褐、红相间,白毫显,色泽在三款中稍显暗。
  内质:香气熟果香显,毫香显;滋味醇爽,与其他两款茶相比,略欠鲜爽度,水中稍有闷味,由于标准泡法出汤时间较久,水中涩感略显;汤色呈深琥珀色,颜色比其他两款茶汤浓,每道茶汤均显浓。
  茶心依旧:用老师教的85℃水温泡饮,汤色金黄,有淡淡的特殊果香,入口舌面稍有涩感,但是随后便随香气散发,口感甘醇、入口较为顺滑。
  陈銮:经标准审评法品鉴。此款茶在香气上表现良好,但水中闷味较显、苦涩味较重,不知是否与其闷黄工艺有关;茶间夹白毫较多,汤色浓度始终在三款茶种居高。这款茶的表现状态介于乌龙茶与红茶之间的做法。
  尚本清:这款茶工艺我经过很长时间的试验,综合了五大茶类的关键工艺,个人的口感评价为花香显、口感顺滑。“伍韵茶”的制茶工序依次为重萎凋、中度摇青、轻度揉捻、密闭空间闷黄、60%-70%的发酵程度、杀青,其中闷黄这道工艺较为特殊,但是这道工艺大大提高了茶汤的醇厚度。“伍韵茶”的研制初衷是为了改善湖南某些地区夏茶苦涩的现象,为当地茶农增收。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试验,虽然我已经最大程度地减少茶汤的苦涩味,但是夏茶的底子还是在的,标准审评的方式难免出涩味。目前,已经有很多地方企业联系我,让我帮忙改善茶叶苦涩的现象,我希望“伍韵茶”的研制能为茶产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伍韵茶”的研发引起了各方争议。有的人认为“伍韵茶”的研发是种创新,有助于茶产业的发展;有的认为“伍韵茶”不是创新,只是花样。大家都是以什么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呢?
  观点一:“伍韵茶”的研发是种创新,值得提倡。
  六如茶痴:这款“伍韵茶”是尚老师退休后全身心投入茶叶加工工艺创新的研究,虽然他还处在少量试验阶段,能否最终取得成功还看多方面因素,但是他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第一次品饮“伍韵茶”时,茶庄聚集了来自五省的十位资深茶人,大家都对这款茶有较高的评价,我也觉得“伍韵茶”色、香、味、韵均表现不俗。产业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当下的各种茶类都是通过不断创新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时代在发展,必然会有新茶类涌现。任何任何创新一开始都不会完善,是否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时间会证明,让我们以更包容的心态迎接茶叶、茶文化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醉清风:其实我们都不排斥创新,哪怕是错了,也是在做贡献。金俊眉的成功和清香铁观音也都是创新的结果。茶叶只要有市场,能够成功推广,我觉得就是成功的创新。
  墨色沉醉:我认为茶只要制作出来好喝,对身体无害就行。时下,随着茶产业市场的扩大,品茶人群逐渐细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资深茶客,有人喜欢喝就可以推广。
  笑忘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要求,人不能墨守成规,不是大刀阔斧的改变才叫创新,很多细节的增减,技术上的改良都是创新。当下正是茶产业热火朝天的发展时代,茶包装、茶食品、茶摆件等创新层出不穷。茶工艺创新也值得提倡。
  观点二:“伍韵茶”不是创新。只是玩噱头。
  一米阳光:我觉得“伍韵茶”不是创新,只是在玩文字游戏。如果你告诉我茶是经过萎凋、摇轻、发酵、杀青等工艺制作而成,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但是前面干嘛还要加个绿茶、白茶、青茶等茶类名称?有些工艺又不是每类茶特有的。这种“创新”只是玩噱头,没什么实际意义。创新是对的,但不能一味强调创新,而忽视了根本问题。
  Echo:茶叶自新鲜叶采摘下来后,就有其有限的生命,活力和水分,制作的过程,茶叶一直在形成某些物质与散失物质。仔细研究每款茶,我们不难发现每款都有一道关键的工艺,在这道工艺上加大力度,例如白茶重萎凋,红茶重发酵、黄茶重闷黄等,如果把每道工序的力道都放在同一款茶上,那么经过这样的折腾,最后制作出来的茶叶还能剩下什么内质?
  安心:糅合五大茶类的工艺,那做出来的茶到底是什么茶?归于何类?有每款茶的工艺但又无法归类,最终那就是“五不像”。
  茶本味:尝试了很多创新工艺制作的茶,回过头来发现,姜还是老的辣,传统工艺制造出来的茶还是有得喝。
  茶友们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他们对“伍韵茶”的看法。也可以从他们的观点中看出他们对制茶工艺创新的不同视角。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成长环境,必然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新事物的诞生本身没有对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硬道理。但是,每个时代都要有不同的声音,那代表着不同的思想,而有思想的地方,就有进步……
其他文献
赵令畴,字德麟,生年不详,卒于宋绍兴四年(1134年),著有《侯鲭录》等。《宋史》里对其简记如下:“令畴,字德麟,燕懿王玄孙也。早以才敏闻,元祐六年签书颖州公事,时苏轼为守,爱其才,因荐于朝……四年,薨,贫无以为殓……”  官职不大、书法史上也不曾赫赫有名的赵令畴,在茶书法的历史上却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关键词。这地位,是因了他的那帧《赐茶帖》。此帖行书,九行,57字,其辞如下:  令畴顿首:辱惠翰,
期刊
上期向大家推荐了三款中国传统的端午佳节茶会里的茶席设计,运用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俗民风为设计细节的茶席设计的考量依据。如今尚茶成风,茶饮早已成为全球的宠儿。在欢乐的聚会里,一个凸显主题的茶席不仅能让人感受到茶会主人的真挚情意,更能为人们的沟通创造更和谐的平台。  节庆文化都有其特殊的标帜,茶席中摆设一二样有代表性的小东西,就可画龙点睛地将此节日的名目标举出来。但我希望不要总是买现成的东西来打发,
期刊
一颗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微观细节去观察宏观事物的冰山一角,总是充满了神奇的魔力,这个“蝴蝶效应”能调动人无穷的好奇,一些隐藏在下面的细枝末节,总能牵动事物核心,若隐若现,表象往往是“顾左右而言他”,只要稍微留心。就能洞悉一些被忽略的细节。一叶落知天下秋,能“知秋”的这个人一定是个有心人,而“叶”可能就一叶茶。茶,在中国文化里是淡雅、脱俗、归真的代言之物,既是老百姓喜爱的消闲饮品也是文人墨
期刊
本篇的“茶会”指纯为了泡茶、喝茶的茶会,例如由茶道艺术家创作的“茶道作品”:创造一种特定形式进行泡茶、奉茶、喝茶活动,人们从整个泡茶、奉茶、喝茶过程以及最终泡出的茶汤来鉴赏其想要表达的茶道内涵;由一至多张茶席联合组成的茶席式茶会:即“茶汤作品欣赏会”,大家专心的品茗,深刻的享用茶汤,都是我们要说的茶会。为了别的目的、不喝茶的不能算是茶会。  茶会为何必须建立礼仪规约?喝茶原本不是很随心所欲的一件事
期刊
“书上说各类茶有各类茶的制作方法,看得我头很晕,要记住它们真不容易,可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初学者理出一个头绪?”学生问。  “你看的书本是就个别茶类的制造分别叙述,看来都差不多,但细看又不一样,要分别记忆确实不容易。你可以找一本不同写法的书,作者会就茶叶完整的制作过程先行描述,如依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分别详细说明,然后再指出如果这些工艺都要一一经过,制作出来的就是部分发酵的乌龙茶。如果要制
期刊
“透茗思考”源自台湾,将茶具外观的通透亮丽和喝茶之余的品茗之趣与茶渗醒悟之道融合,表达出对人生、生活的怡然自得。新颖的设计理念把中国古典元素和现代时尚艺术相结合,将至善至美的设计理念融入茶文化中,诠释传统美学和现代艺术的相得益彰,艺术典雅地呈现出时尚的生姿,在海峡两岸文博会上荣获创意大集“最佳创意设计金奖”。  透过浮华,以澈清之心品观人生,悠然赏雅,得三分甘香亦知足之意。  “映日山水”  以通
期刊
厦门的冬天来临前,际遇一段小阳春的光景,就这么只有一周余的时间里,不用一路风尘,也可以奔赴时光之约。  行囊里的闲云,肩胛后的美妙故事,在咖啡里与心灵相遇,青春的梦想总是如同美丽的风景,激情也似乎不总在远方。每场花事、一湖春水、乡间的石桥,又或者经历那些春秋风月、静美河山,才算有了苍凉,也才懂得咖啡里的味道。和山川草木发生的情感,那些青涩的开化;与飞鸟虫蚁酿造的故事,那些光阴中的醇厚浓荫;而后清新
期刊
第一轮品鉴  首先品评木栅铁观音、柴烧铁观音、山国饮艺金奖铁观音、鹿谷冻顶四种。每一种茶叶量约8克。以标准审评碗冲泡3分钟,泡二道进行品评。  曹俊华(宜兰大学茶友):  我喜欢木栅铁观音的原汁原味。大陆清香型的铁观音受高山茶流行的影响,味道虽青,但与绿茶茶香还是不同。我还是喜欢传统铁观音的浓郁。  吴志贞(花艺老师):  山国金奖铁观音有豆香,茶汤冷了把茶香锁住,反而更好喝。柴烧铁观音口感特征不
期刊
心饮茶人追寻的是干干净净、不拖泥带水地摆出一席茶,并冲泡得体。然后能举一反三,转平俗为灵光,虽发挥而不离本源地摆席泡出让人舒服的茶汤。再来茶人心性趋于恒常稳定,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无畏惧地泡出感人的茶滋味。最后能更上一层楼脱去茶人痕迹,锐变成功,把历代祖师茶文化抽象精神延续下去。  ——袁安若《茶人启蒙课》  茶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新鲜的概念。近年来茶席在全国很多地方流行。但是大多数茶席只
期刊
矮纸斜行,壶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