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典型煤矿区重金属环境评价与分析

来源 :矿产综合利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78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东北典型煤矿区土壤、植物、水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环境分析和污染评价。共采集38个地表(0~20 cm)样品、28个水样品和28个植物样品,分别采用空间分析、地质累积指数(Geo-accumulation)、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Potential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生物浓度因子(BCF)等方法,对各类样品的Cd、Cr、Cu、Ni、Pb、Zn元素进行了环境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与背景值相比,土壤、地表水中
其他文献
对于传统的施工企业来说,往往只注重最后的结算结果而忽视前期的设计优化和施工过程中科学管理,是当前多数建筑企业和项目的最大难题。低成本建造、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已成大势所趋,企业要保持长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降本增效。针对建筑企业在施工全周期内很好地实施成本控制,高效地实现降本增效,首先应该明确自身成本控制的不足,然后全面科学因地制宜地制订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方针。结合施工企业的自身规律,认真研究、分析现阶段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实现降本增效的几点探索,以促进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主要
应城市建设需要,许多丘陵地区进行大面积挖填方改造,填方区基坑支护显得非常重要且相对复杂。其主要原因为填土的厚度大、力学性质较差以及无法提供较大的摩阻力,在基坑支护选型上有一定的局限。以苍溪县大面积填方区基坑为例,阐述在丘陵地区大面积深厚填土基坑设计中的技巧和所需注意的问题。
柳州市城市公共交通配套工程一期工程盾构区间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始发位置为喀斯特地貌、上软下硬、岩层裂隙水丰富的复杂地层,大量裂隙水从盾构预留洞口冒出,常规降水措施无法降低水位,给盾构始发带来巨大风险。根据现场始发条件,设计短钢套筒辅助盾构机始发,形成1套应对该类复杂地层的短钢套筒辅助控制技术,现场2个盾构区间依照该技术实施后,地面和周边建筑变形小,满足了盾构始发的安全技术要求。总结并提炼该钢套筒盾构始发辅助技术的工艺,以期提供借鉴。
矿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矿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当前尾矿信息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尾矿信息化、实时化、网络化成为发展的趋势。本文进行基于区域协同减量化的矿山尾矿综合信息管理构想研究,提出尾矿资源信息收集与整理的方式,方便对尾矿进行协同调配,提高尾矿产品的适用性。同时,基于区域范围内尾矿,更利于降低信息收集的难度,减少尾矿协同成本。
在各类大规模项目工程中,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测量工作做得严密准确,才能够确保项目工程有效进行。收集分析工程测量的方法及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讨论测量控制网对工程测量的重要性,以此促进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保障建筑企业效益最大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主要内容如下:工作目标通过整治工作,到2022年6月底,工程建设领域恶意竞标、强揽工程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招标投标乱象和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招标投标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
为提高我国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使老化地基基础加固,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展了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加固技术研究,分析总结了我国厂房地基基础特点,针对该特点,重点分析了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在厂房地基基础施工中的应用要点。以某厂房地基基础加固施工为例,系统性地开展了地基基础加固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本研究能够为厂房地基基础施工与加固提供理论指导,对于提高我国厂房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加固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针对目前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角度和研究对象单一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对比性的问题,以淮南、铜陵和马鞍山市为例,从“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角度,构建矿产资源型城市综合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其各子系统和综合脆弱性动态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淮南市、铜陵市和马鞍山市综合脆弱性及各子系统脆弱性均呈下降趋势,其脆弱性等级均由较强脆弱度向较低脆弱度过渡;(2)2007~2017年淮南市、铜陵市和马鞍山市各子系统脆弱性中社会脆弱性均最大,其次均为经济脆弱性和生态环
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绿色无毒、来源广泛、成本低和易于改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力度的日益增强,矿物浮选中淀粉类调整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天然淀粉和改性淀粉的结构和性质,介绍了淀粉类调整剂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其作为抑制剂和絮凝剂在浮选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淀粉类产品在矿物加工领域中的研究前景,以期为淀粉类调整剂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本研究以攀西矿区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硫酸盐还原菌为修复微生物,以低分子有机酸为络合剂,开展了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探索,通过测定OD600、FeS生成量、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形态等重要参数,综合研究了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硫酸盐还原菌对镉、铅均有良好的钝化还原效果,对Cd2+、Pb2+的去除率可达94.8%、93.9%;柠檬酸和苹果酸与硫酸盐还原菌更相匹配,其可作为硫酸盐还原菌的良好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