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新,才有效率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36973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效率决定存在。如果没有效率,你这个班主任的岗位迟早有一天会不复存在。那么,怎样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
  我的策略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机制创新
  
  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前坪,是一块草地。由于土质肥沃,阳光雨露充足,植物生长得蓬蓬勃勃。鲜花旺盛,杂草更旺盛。
  这里每年都是学校开学工作的一项“攻坚工程”。
  很不幸,这块草地就在我们班的公区里,所以一开学,我们班就是这项“攻坚工程”理所当然的“尖刀班”。我记得第一次担任这项攻坚任务的“总指挥”时,校长还特意在开学工作总结表彰会上,表扬我身先士卒,跟学生一道,挥汗如雨,脏活、累活自己抢着干,将杂草一扫而光,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
  当时,我在台下苦笑,能不这样干吗?学生干了不到一个小时,就都一个个叫苦连天:干不了啦!累死啦!手都起血泡啦!一双双伸过来的稚嫩的手,确实“惨不忍睹”。
  但任务不能不完成。得!自己干吧。没想到一不留神还得到了校长的表扬。不过代价不小,扎扎实实干了两个半天。
  事后,我与劳动委员刘浩一起分析原因:同是大扫除,别的班半天干完,我们班却用了两倍的时间,为什么?
  刘浩说,主要是有一部分人劳动不自觉,劳动过程中互相推诿、扯皮,有相当多的人持观望态度,站在旁边“视察工作”,真正辛勤劳动的是少数人。
  我说,咱们得想一个办法,改变这种局面。
  又到了一个学期的开学大扫除,学校统一的劳动时间只有一个下午,考虑到草坪的除杂任务实在太繁重,所以时间上宽限了我们班一个下午。
  午睡过后,就开始有班级行动了,抬水的,提扫把的,拿抹布的,挥锄头的,乱哄哄闹成一片。学生们在教室里坐不住了,劳动委员刘浩来问我,其他班级都动起来了,咱们怎么还不行动?任务这么重,会落后的。我说现在室外的气温还很高,不利于劳动。咱先歇着,别着急上火,咱们有优惠政策,别的班只一个下午,咱们班有两个下午,足够完成任务的,现在大家只管抓紧时间学习。你们不是在小学学过一篇《我的爸爸》的文章吗?是李大钊的女儿写的,作者很深刻地记得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学习的时候要认认真真学,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
  第六节课的上课铃声响过以后,我走进教室说,今天剩下的两节课时间我们搞劳动。先请大家在教室里自习十分钟,我和劳动委员刘浩同学把任务分一下。
  刘浩在草坪前走了一次,直线长度有108步,咱们班61位同学,除劳动委员刘浩要负责劳动过程中质量监管和最后的验收外,其余60位都可以分“一亩三分地”,估计一下,差不多每人两步,考虑一下体力弱的同学,每人两步是一个正常基数。刘浩跨步,每两步我用粉笔划一条线,线与线之间写一个名字。
  刘浩问我,贺虎体力弱,也划这么多吗?
  我说,咱们划分任务也要讲究量力而行,贺虎同学力气小,那就给他一块草比较浅的,在直线距离上还照顾他半步,以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管理原则。
  女同学心比较细,就划给她们花草混杂的责任区,免得一顿乱锄,“花”也作“草”铲除了。
  班长谢晓锋,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干什么事情都肯动脑筋,一直是我的“左膀右臂”,把草坪中设计为“心”形的那一块交给他最放心,他知道怎么修复处理。
  刘东的力气大,劳动能力强,杂草最深的那一块交给他“攻坚”。
  赵冬蕾娇生惯养,平日里没参加过什么劳动,让她紧靠刘东,必要的时候,她可以请求刘东帮助。
  男生和女生要搭配,“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生可以向女生学习细致,女生可以向男生学习顽强,顺带还可以刺激一下小男子汉们的“英雄欲望”。
  名字写好以后,我拿着手表进了教室,现在劳动任务已经分好了,每人两步的直线距离。只考核两个指标:一是时间,二是质量。经刘浩同学验收后即算完成,请大家带好自己的劳动工具,迅速找到自己的名字站好。
  学生们飞奔出教室,找到自己的名字站好。我拿着手表宣布:开始!
  学生们个个生龙活虎,争先恐后,干劲十足。
  把劳动任务分解下去以后,学生看自己的责任区,就两步的距离,也不算多,再加上责任明确,所以没有人观望,没有人攀比,没有人等、靠、要,每个人都埋头苦干。
  一个钟头以后,刘浩就开始忙碌起来,不断有人来申请验收。每验收一个,他就报一个名字,我负责记录。第七节课还没有下课,劳动任务全部完成。学生们收好劳动工具,回到教室,交流劳动心得。脸上一律都是红通通的,有“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喜悦。
  
  管理创新
  
  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必须“一以贯之”的原则是:投入与效益要成正比。如果投入了成本,但是没有收益,企业无论如何也会终止自己的行为。这样一条原则,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却往往被很多家长忽略了。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有些家长做了无效投入,心里很困惑,但不知症结所在。
  举一个例子:家里有一大一小两个苹果,同时家里有一大一小两个儿子,按照常理,大苹果应该给大儿子,小苹果给小儿子。但此时小儿子肯定有意见,我年纪小,哥哥应该让着我一点。但如果反过来,大儿子又会有意见,我的食量大一些,理所当然是我吃大的。这样争来争去,最终的结果是两个苹果(投入成本)都吃掉了,但两个儿子都不满意(成本收益),所有的精力(企业生产能力)都“内耗”掉了。倒不如将那个大苹果设置为一个奖项,谁工作出色一些,谁吃大的。兄弟俩就会把“内耗”的精力(企业生产能力)放到开展竞争上来,更有利于发展。
  开学后不久,我进行家访,拿这个例子与家长们交流,大家都有很深的感触。张兮的家长说,上一个学期张兮在一所民办学校读书,家长每周都去看他,给他送衣服,送吃的,花费了整整一万元,结果数学考了四十多分,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朱斌的家长说,朱斌一直以来学习都很不自觉,回家后经常不做作业,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管他,考试很少有及格的。每个月的零花钱没少给,大多让他拿去上网了,家长很无奈。如果用企业的行为来衡量,简直是在做亏本生意。
  之后召开的家长会,我把收集上来的意见,放到会上进行讨论。建议大家尝试一下三十六班谢晓锋家长的做法。
  从进入初中开始,谢晓锋的家长就借鉴大学里的奖学金制度,制定出一个给谢晓锋发放生活费的办法:父子之间签订了一个奖学金合同。家长考核谢晓锋两个指标:一是品行,二是文化成绩。我把谢晓锋的合同展示给大家,家长们都说很有价值,可以模仿。
  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费,是每一个家长的义务,但这项义务,我们一直以为它没有任何的“资源价值”,所以也就一直没有着手进行“合理开发”。在学生学习目的尚不明确的前提下,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充足资金,是导致儿女们学习懈怠的一 个根源。家长们节衣缩食,结果让不科学的发放方法,扼杀了自己辛勤劳动的“供养”价值。为了我们劳动的最大收益,完全有必要对我们的“供养”进行有目的的资源开发。
  三天后,张兮家长“借鉴”谢晓锋的生活费发放方式,与张兮“签订”了奖学金合同:
  成长教育奖学金合同
  甲方:×××
  乙方:张兮
  为了促进张兮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品德修养,发展学习兴趣,增长多种能力,经双方友好协商,特拟定下列条款:
  1、甲方每月为乙方提供生活费40元,生活费发放的依据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乙方在班级的绩效考核分(具体数据以班主任提供的绩效考核分为准):20分发底薪20元,奖优罚劣为2元/分;第二部分是文化成绩,发放底薪的标准为:语文80分,数学102分(120分试卷)或82分(100分试卷),英语90分,每科超过一分奖5元,否则每分扣5元(以试卷为准)。
  2、每月生活费分四次发放,每周星期天来校时兑现(乙方在校寄宿)。
  3、乙方如果要透支生活费,必须出具借条,并写清在下一次奖学金中扣除。
  4、奖学金由甲方保管,乙方如需支取必须取得甲方同意。
  5、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签字生效。
  甲方签名:
  乙方签名:
  2006年9月20日
  这份合同生效以后,张兮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第一是粗心大意的毛病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以前数学考试,他往往是“速战速决”,三十分钟解决问题,做完以后,再让他多花一分钟检查都会觉得是“浪费生命”,所以每次考试他总是不能拿高分。
  有了合同,想想一分就是5元生活费,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就是15元,所以他就不得不去考虑一下“严重后果”了。
  第二是品行修养有了明显的提高,过去是“公子大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了的,现在品行要进行考核,处于全班同学和老师的监督之下。劳动任务过去是做惯了“君子”——动口,如今也积极做“小人”——动手。
  第三是学习有了紧迫感,以前课堂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自从作业也纳入考核的范畴后,张兮同学的时间观念就特强,每次都惟恐落后。想想每科考试都将决定自己今后的日子是否能像以前一样“滋润”,拿起书来就特别有“战斗力”。
  后来,看奖学金合同确实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很多家庭开始仿效。
  
  技术创新
  
  一分钟扫地
  在一分钟之内把教室扫完,仅靠三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所以得进行技术创新,我们的方法是:每天在常务班长总结完毕以后,劳动委员拿着手表走上讲台,右手一挥,“各就各位,预备,开始扫地!”这时还坐在座位上的同学听到命令以后,搬起自己的课桌,“一二三”一声喊,教室里的课桌整体向右平移,迅速挤占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过道,这样,就会在教室的左侧腾出三四组的课桌空间,这时,当天负责打扫教室卫生的三名同学挥舞着扫把,“冲锋陷阵”般冲上前去,分三路进行突击,刚刚把课桌向右平移的同学,看看左侧已经打扫干净,呼啸一声,又搬回原处。右侧也如法炮制。整个扫地的过程,有点像舞蹈设计里的“波浪涌动”,先是向右“涌过去”,接着又向左“涌回来”。最快的时候只要一分钟,教室就清扫干净,座位摆放整齐。
  
  三分钟换座位
  我们班的学生,每一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身高,同等享受“最佳学习位置”的欢愉,同时也同等忍受“最差学习位置”的困窘,时间都不长,因为我们每周换一次座位。具体的方案是:每周星期一最后一节的班队活动课,留足三分钟换座位,这是“铁律”,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不作变更。常务班长拿着手表走上讲台,掐表下达调整座位命令,第六、第七小组(全班七个小组)的同学在听到命令后,在第六小组第一位同学的带领下,搬起课桌,经过讲台,从教室前门出教室,第六小组第一位同学的课桌一直要搬到教室后门处才能停下来,后面的同学鱼贯跟上,直到第七小组的最后一名同学的课桌也搬出教室。这时,当天负责打扫教室卫生的同学挥舞着扫把迅速将地面的垃圾扫净,其他留在教室里的课桌整体向左平移两个小组的位置,原先的第五小组就变成了第七小组。当教室全部打扫完毕以后,就会空出一二小组的位置来,这时,已在教室后门处等候的原六七小组的同学,在第一位同学的带领下,鱼贯而进,成为新的一二小组。至此,调整座位结束,最快的一次调整,只用了三分钟。
其他文献
仿佛是一夜之间,秋天来了。  灼热的骄阳转瞬消失了踪迹,天上布满了淡灰色的云朵,到了夜间,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第二天一早,推窗便觉着丝丝的凉意了,抬头望望天,整个天空都被抹上了淡淡的灰色。秋天,秋天真的来了啊。  走在路上,才发现梧桐树的叶子不知什么时候已变黄,打着旋,像一只只黄蝴蝶,凄美地坠落。葡萄藤执着地攀登着,但它的躯干上,也只剩下了零星的布满褐斑的老叶。野山七的绿叶上浮着一层霜似的小白
期刊
有人说:“时光是风,是逝水,是流云。数不清的日子,擦肩而过的人,深深浅浅的事,是扎人的草尖尖。细细碎碎的花,星星点点地隐藏在青草丛里。”用这来比喻我教师生涯的第一个三年是最恰当不过的。是的,有扎人的草尖尖,也有星星点点细细碎碎的花儿。苦过,累过,哭过,笑过,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生命由此才得以完成蜕变,并最终长成!    任期一周的初一班主任    记忆的面纱缓缓揭开。担任初一(5)班班主任刚刚一
期刊
如今的中学生大多从小被父母呵护着,对于挫折的认识和准备明显不足,而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挫折随时可能降临到每个人身上,为了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更好地面对和处理挫折,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挫折的正面价值和意义。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消除挫折所带来的消极情绪,掌握用改变认识来应对挫折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坦率交流想法,
期刊
“哇——”一声声惊呼从学生口中传出,他们一个个紧盯着大屏幕,不可置信地盯着屏幕上那飞奔的运动员,一个个嘴巴张得老大老大。  屏幕上,一位截了腿的残疾运动员正奋力地飞奔着。学生们一个个都看呆了,他们不相信一个残疾人可以跑出这样的速度。  视频播放完了,学生还沉浸在震惊中。“这是今年残奥会上人称‘刀锋战士’的皮斯托瑞斯勇夺200米冠军的情景,相信同学们看了录像,一定十分有感触,下面就请几位同学宋谈谈自
期刊
在人文荟萃的荆楚大地,有一朵美丽的鲜花盛开在争妍斗奇的期刊园地里,她芳香馥郁,温馨迷人!她就是被誉为“中小学班主任的良师益友”的《班主任之友》杂志。 《班主任之友》(当时的名称为《班主任》)由原湖北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主办,于1984年11月出版试刊第1期,1985年1月出版试刊第2期。1985年4月正式创刊出版第1期,在全省内部发行,全年共出版9期。经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批准,湖北省出版局登记(湖
期刊
班主任比其他任课教师更了解学生,更易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如果班主任能够以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更现实的方式说道理,就能使得自己的教育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更容易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一、我建议你把学费直接交到北京大学    背景:刚上高一时,班上一个很有人缘的学生,在自习课上吃零食受到我的批评后很不服气,在周记中写道:交了学费上学如同掏钱买牛肉面吃一样,自己是消费者,就应享受应有的权利
期刊
初三下学期,我曾要学生写自己的理想,收上来一看,大失所望。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谈到想当医生、教师、工程师等,其余的都是想考高中或者是中专。这算什么理想呢?记得我们那时候,对未来充满了渴望。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和我们那时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我陷入了沉思。  这些年,我们追求升学率,追求物质享受,很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理想了,或者我们即使是讲理想,都概念化、教条化,让学生对理想教育望而生畏,所以学生对理想的
期刊
近年来,我发现在理想教育上老师们存在一种很不好的倾向:一些愤青式的老师在批判传统理想教育过于虚无的时候,把理想教育庸俗化、低级化、功利化了,甚至有些老师简单地认为,理想就是下一步的生活目标。  我觉得这是对理想教育的一种误读,真正的理想教育,应该对学生具有提升意义,能够引领学生不断拼搏,提升自己的生存境界。如果将理想的内涵理解成下一步的生活享受,那将是教育的一大堕落。  为使理想教育对学生更有引领
期刊
许多老师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无外乎两种办法:一是空谈理想的重要性,他们总是严肃地对学生说,没有理想的人犹如行尸走肉。将来必一事无成;二是例举一大堆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告诉学生这些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是有理想的人。这种简单化、概念化的理想教育,往往让人觉得遥远,当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的时候,学生在下面窃笑:又把我们当猴耍哩,比尔·盖茨在上大学时都还没有人生方向哩!他怎么就成了世界首富?  
期刊
告别,是一个太过沉重的动词;告别,是一个难以割舍的名词;告别,是我们感动流泪时的形容词;告别,是当我们孤寂的时候,带着微笑和遗憾去回想的副词;告别就像秋天,有秋叶般的静美,亦有“梧桐更兼细雨”的离愁,多少带点淡淡的悲伤,师生之间告别时,教师应如何挖掘和利用自身课程资源,给学生上好难忘的甚至受益终身的一堂课呢?    一、选择什么时间与学生告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寒来暑往,老师选择在什么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