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物菌群特点,分析肠道菌群变化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2017年4-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30例白癜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粪便标本,通过Roche/45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16S rRNA V3区进行定性分析;用宏基因组学对5例白癜风患者粪便及5例健康对照者粪便进行分析,明确其潜在调控通路。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白癜风患者粪便中细菌物种相似,
【机 构】
: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310009,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310009,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310009,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310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物菌群特点,分析肠道菌群变化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2017年4-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30例白癜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粪便标本,通过Roche/45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16S rRNA V3区进行定性分析;用宏基因组学对5例白癜风患者粪便及5例健康对照者粪便进行分析,明确其潜在调控通路。
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白癜风患者粪便中细菌物种相似,但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富集明显减少(P<0.05);在门水平上,变形杆菌和梭杆菌丰度明显降低;在属水平上,7个种属(拟杆菌、大肠杆菌志贺菌、罗氏囊菌、相炭疽杆菌、梭杆菌、柔膜细菌-RF9、普氏菌-7)丰度明显降低(P<0.05),4个种属(瘤胃球菌-1、瘤胃球菌科UCG、毛螺菌科、链球菌)明显增加(P<0.05);链球菌属及相炭疽杆菌在白癜风患者表达差异尤为明显,前者增加10.8倍,后者减少6.517倍。通过构建一个基于11个白癜风相关属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随机森林模型,显示该判别模型在ROC中AUC为0.89;宏基因组分析显示,白癜风相关菌群失调主要与免疫相关通路(如WNT通路、Notch通路等)、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氨基酸代谢(如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相关。
结论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中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健康对照存在明显差异,其菌群失调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发展,补充益生菌可能有益于白癜风治疗。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这"两门新兴医学学科"在世界学术领域独树一帜。这是因为客观上当代中国学者恰逢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主观上又有一种文化自觉,极力弘扬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用中华传统文化抚育"两门新兴医学学科"。中华传统审美文化,抚育"两门新兴医学学科"的灵魂;中华传统法制文化,演绎当今中国独有的两大专业性法规,为"两门新兴医学学科"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探讨一种改良包扎方法对眼袋切除术的护理效果。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大坪医院整形美容科行眼袋切除术130例患者,男24例,女106例,年龄18~75岁,平均47岁。按照手术时间编号分组,单数为改良组65例;偶数为对照组65例。对照组用普通法包扎眼袋,改良组用特殊制作的纱布块贴近下睑缘左右错位法包扎固定。130例患者眼袋切除术均一期愈合。术后3 d拆除纱布,对下睑水肿、瘀斑、睑外翻等程度进
目的探讨年轻健康人对鼻唇亚单位照片处理效果的敏感程度。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唇腭裂外科采取25名(20~40岁)鼻唇亚单位基本正常的人物正面照片,用照片人工处理的方法,将各鼻唇部亚单位进行1.1、1.2、1.3倍放大或平移进行调整,得到不同程度鼻唇部亚单位畸形的照片。选择未经矫治手术、无颌面部畸形的年轻健康人189名[男96名,女93名;年龄(20.00±1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干预扩张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行皮肤扩张治疗的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16~40岁,平均34.7岁。分为干预组(20个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部位)和对照组(18个未进行脂肪移植干预的扩张部位),通过随访记录注水量、皮肤厚度、皮肤质地和局部毛细血管反应评价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效果。结果脂肪移植治疗可增加皮肤厚
自体脂肪移植是一种成熟的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在脂肪移植后,成活的脂肪组织不仅可作为软组织填充物,还可能具有组织再生功能。多项研究表明,自体脂肪移植可改善各种病理原因导致的纤维化疾病面部病变的症状与外观,包括系统性硬化症、瘢痕、放射性纤维化等。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脂肪干细胞相关。由于自体脂肪移植具有干细胞来源丰富、易于获取、分离处理容易等优点,可能在未来治疗纤维硬化性疾病中
目的探讨矫正老年上睑松弛伴凹陷的新方法及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天津市眼科医院医疗美容科就诊的上睑松弛伴凹陷的老年女性患者14例,年龄50~62 (54.4±4.6)岁。对14例患者行眉上提联合皮下组织翻转填充术,采取眉下切口去除松弛皮肤,上提矫正上睑松弛的同时,将皮下组织制作带蒂瓣翻转填充于上睑凹陷处。结果14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及皮下血肿等并发症,12例随访>
目的探讨通过重睑切口或眉下切口,行眶隔前脂肪联合眼轮匝肌后脂肪(ROOF)部分切除或增强缝合,矫正上睑臃肿和上睑凹陷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对166例美容就医者(男65例,女101例,年龄34~61岁)实施该术式。其中重睑切口矫正上睑臃肿81例;重睑切口矫正上睑凹陷33例;眉下切口矫正上睑臃肿30例;眉下切口矫正上睑凹陷22例。结果166例美容就医者
目的评价双波长强脉冲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痤疮和痤疮红斑的疗效。方法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医学美容科就诊寻常痤疮患者47例,男17例,女30例;年龄20~45岁,平均29.68岁。观察组25例用双波长强脉冲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间隔3周,共4次;对照组22例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每晚1次,共12周。结果炎性皮损治疗有效率,观察组22例,占88.00
目的探讨面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方案对面部肿瘤术后中等面积缺失患者的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103例[男54例,女49例,年龄40~67(57.5±8.2)岁]面部肿瘤术后中等面积缺失患者。根据面部受损面积设计面动脉穿支接力皮瓣,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03例患者供区瘢痕多隐藏于鼻唇沟褶皱中,术后未出现眼睑外翻、口角畸形、鼻翼偏移、面部神经损伤
目的探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术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将威海市立医院皮肤医疗美容科甲状腺术后增生性瘢痕患者76例(男22例,女54例,年龄18~48岁,平均31岁)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对照组38例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每4周1次,未痊愈及复发者继续治疗,共治疗5次判断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