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在基因转移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将遗传物质(即DNA)转移入人体细胞,并整合至染色体中,取代突变基因,补充缺失基因或关闭异常基因,从而达到治疗机体疾病或有益于治疗的目的。应用基因治疗研究最多的是肿瘤。据统计,1994年7月美国重组DNA咨询委员会(RAC)批准的人类基因治疗方案共72个,其中36个与癌症有关,与囊性纤维化和艾滋病有关的各7个[1]。由于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ing)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其他文献
6-BA100~200mg·L-1能明显地缓解切花水分胁迫,改善体内水分平衡,促进切花开放,增加花朵鲜空和花径,抑制花瓣溶质外渗而延缓切花衰老。
目的:提高新生儿破伤风合并败血症的治愈率。方法:通过近5年对新生儿破伤风脐部感染的细菌学调查及耐药谱研究,尽早在抗破伤风细菌感染的同时,联合应用高效、广谱、低毒的抗生素
观察以卡铂、阿霉素为主治疗肺癌的疗效及毒性,卡铂组的总有效率为47.89%,CR为8.59%,阿霉素组的总有效率为53.12%,CR为14.06%,两者无明显差异。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毒、消化道反应及脱
从刺激与感受、信号转换、反应三方面简要介绍气孔保卫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骨巨细胞瘤局部溶骨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法,Weste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对10例骨巨细胞瘤,5例骨肉瘤和5例正常人血清进行TNF-α和M-CSF表达及定位检测。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多种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2例手术切除人脑胶示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53,P21ras及EGFR蛋白的表达。胶质瘤组织PCNA标记指数(PC-NALI)为55.6±15.5,P53,P21ras及EGFR蛋白的表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免疫学特点,方法:对符合SLE诊断的520例病人的肝损害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520例病人中狼疮性肝损害者有32例(6.1%),其中75%病人无肝损害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