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度烧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h54g45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度烧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42例研究对象均选取于贵港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度烧伤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2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烧伤科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儿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及干预后治愈率;干预期间继发感染率、护理依从性;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痊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52.38%;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家属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干预期间,观察组患儿继发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总依从率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痊愈率,同时可减轻家属焦虑情绪,提高社会支持度与患儿的依从性,减少继发性感染,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烧伤;重度;小儿;综合护理干预;焦虑;社会支持;感染;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DOI】
  小儿重度烧伤是儿科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烧伤面积可达到全身面积的16%~25%,Ⅲ度烧伤则烧伤面积可达到全身面积的6%~10%,Ⅱ度烧伤其烧伤面积占全身面积的5%以下,烧伤面积尚未达到上述百分比但患儿已经出现休克、严重呼吸道烧伤或合并其它严重创伤、化学中毒等情况者,也属于重度烧伤。目前对于重度烧伤患儿常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虽然总体上可达到一定的干预效果,但并不能使患儿得到全面、细化的服务与照顾,护理范围有限。综合护理干预是指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程序系统化,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评价为框架,融合小组护理及责任制护理的优点,以保更加证完善的护理服务,从而使患儿得到更加细致的照护[1]。但是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度烧伤患儿中的应用比较少见,故而本研究主要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度烧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儿42例,选取年限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中女患儿10例,男患儿11例;病程10~30d,平均(15.98±3.31)d;年龄2~4岁,平均(2.53±0.31)岁。观察组中女患儿9例,男患儿12例;病程11~30d,平均(16.12±3.86)d;年龄2~4岁,平均(2.65±0.12)岁。两组患儿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诊断标准:参照《小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2]中关于小儿重度烧伤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比较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年龄1~10岁者;意识清楚且家属可以配合研究工作者;患儿家属自愿参与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合并先天性疾病者;意识模糊或患有精神疾病者等。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烧伤科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常规病情记录,创面护理,常规的补液治疗,抗感染抗休克治疗,指导患儿饮食,心理护理和相应的健康教育[3]。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院内病室环境的改变,同时对患儿及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更为个体化,加强预防烧伤、出院后功能和心理康复几个方面的健康宣教等方面,具体工作如下:(1)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用患儿感兴趣的玩具、玩偶、彩色气球、卡通贴画等装饰病房,转移患儿注意力,拉近患儿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使患儿心理状态放松,同时也有助于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与抗拒心理[4]。(2)做好与患儿家属的及时沟通,使患儿家属意识到照顾角色在烧伤患儿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走出负面情绪,尽快适应医院治疗环境,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此同时,可以借助有关媒体或相应的资助平台,为患儿家庭提供社会支持,以缓解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3)住院期间患儿的饮食由护士全程指导与监督,保证营养的供给,嘱咐患儿家属可以适当的给予患儿黄豆、青豆、芝麻、核桃、羊奶、牛奶、羊肉、猪肉、瘦肉、虾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使患儿营养充足,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创面的愈合,另外手术前的常规禁食禁水等事项也可以适当放松,以减少患儿的哭闹情绪[5]。(4)对患儿家属作出院前指导,让患儿家属掌握一些患儿出院后的基本护理措施,使患儿出院后也可以得到更好地照顾,另外还需增加对患儿出院后的随访次数,完善对患儿的护理。(5)参照《国际烧伤协会烧伤救治实践指南》[6]中的相关救治与处理内容,在预防小儿烧伤和烧伤后及时处理方面进行宣教,以降低小儿烧伤发生率,并使烧伤患儿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护与处理。两组患儿均干预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儿的住院天数;干预后患儿烧伤部位焦痂脱落,肉芽创面形成,进行植皮手术后无感染、无休克等症状且预后良好者即为痊愈,痊愈率=痊愈例数/总例数×100%。(2)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7]中的评分标准对患儿家属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满分为10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经评估,得出的总分值越高则代表患儿家属焦虑程度越严重;参照《社会支持评定量表》[8]中的评分标准对患儿家属干预前后的社会支持度进行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满分为40分,经评估,得出的分值越高则代表社会支持度越高。(3)烧伤后1~2周为继发感染高峰期,在此期间观察两组患儿感染发生情况:分别于干预5d、10d、15d后统计两组患儿继发感染的例数,計算总感染率。(4)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评估干预后两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此问卷表总分为100分,总得分<65分为不依从,总得分65~85分为部分依从,总得分>85分为完全依从,总依从性=(部分依从+完全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X 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下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统一进行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及痊愈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痊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52.38%(P<0.05),具体数据可见于表1。
  2.2 两组患儿家属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家属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具体比较可见于表2。
  2.3 继发感染率
  干预期间观察组患儿继发感染总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儿继发感染总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患儿继发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具体内容可见于表3。
  
  2.4 护理依从性
  干预期间观察组患儿的总护理依从率为85.71%,对照组患儿的总护理依从率为52.38%,观察组患儿总护理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具体比较可见于表4。
  
  3 讨论
  重度烧伤给患儿心理和生理都带来较多问题,患儿不仅需要进行多次的手术和换药,预后不佳者还可能伴有肢体残缺、畸形等。常规护理干预仅对患儿进行创伤方面的护理,无法解决患儿心理的恐惧感,不利于患儿配合相应的干预措施,也不利于病情好转,同时患儿家属在焦虑的状态下也无法顺利配合治疗与后期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是将护理程序具体化,可以更周到的服务于患儿及患儿家属,不仅对患儿病情密切关注,提供完善的护理服务,同时在患儿及家属心理护理方面都更加深入具体。综合护理干预下,会对患儿家属进行教导,缓解其焦虑、内疚等不良情绪,并给予相应的社会支持帮助,为其家庭减轻负担,避免因费用问题而耽误患儿治疗的情况,患儿病情可及时得到控制,促进病情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且干预后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经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重度烧伤患儿的病情,提高治愈率,促进病情恢复,同时可以帮助重度烧伤患儿家属缓解焦虑情绪,为其家庭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社会支持度,减轻患儿家庭负担,与罗旭芳等[9]研究结果一致。烧伤患儿在短时间内可发生继发性感染,进而阻碍病情恢复。完善的护理干预可全方位地关注到患儿病情,更有助于患儿创面的愈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儿的继发感染率,另外完整的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与抗拒感,可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期间,观察组患儿继发感染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儿总护理依从率比对照组高,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全面的关注重度烧伤患儿的病情,有助于创面愈合,从而降低患儿继发感染率,同时消除患儿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感与恐惧感,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有助于病情的改善与控制,与李叶荣等[10]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重度烧伤患儿住院时间,提高痊愈率,减轻家属焦虑情绪,提高社会支持度,降低继发感染率,同时可以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整体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桂萍,靳锁翠.综合护理干预对烧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0):1639-1642.
  [2]袁继炎.小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87-390.
  [3]赵春月,张爱茹,户艳霞.重度烧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研究[J].传染病信息,2019,32(4):325-328.
  [4]郭凤,李国瑞,刘婷,等.心理干预在重度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39(4):271-273.
  [5]沈绍艳.烧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饮食护理[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10(12):168-169.
  [6]韩春茂,王新刚.《国际烧伤协会烧伤救治实践指南》2018版解读[J].中华烧伤杂志,2021,37(2):196-200.
  [7]王征宇,迟玉芬.焦虑自评量表(SAS)[J].上海精神医学,1984,2(8):73-74.
  [8]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9]罗旭芳,张敏,赵杜娟,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儿照护者的影響[J].中华烧伤杂志,2018,34(9):648-652.
  [10]王霞,王娅,白梦,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小儿烧伤治疗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8,56(3):187-19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的患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他们分为参考组(n=50)与研究组(n=50)两组,参考组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式,然后对比两组患儿一次穿透成功的几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护理的依从性以及家长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参考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延续护理与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以及生存质量方面存在的关联。方法:随机将60例肺结核患者划分为对照组(30例,予以口头出院宣教)与观察组(30例,予以延续护理),最后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SF-36总分、满意度评分更高,相比呈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肺结核;延续护理;遵医行为评分;SF-36总分;应用价值  【中图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法分为两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HAMA、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采用并发症预防护理的价值。方法:纳入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研究(2019年4月~2021年1月),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采用并发症预防护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生活质量。结果:(1)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67%)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对比P<0.05。(2)护理效果:观察组住院时间(8.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在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统的感染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留置尿管患者作为我们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截取2020年4月开始,到2021年4月截止。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施行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情况,组间尿袋更换操作质量评分和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護理联合心理干预在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4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糖水平,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以下称PU)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课题主要围绕我院消化内科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部分PU患者开展临床研究,依照纳排标准筛选其中的58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双盲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一般组和循证组,对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后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的分析对比可以发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院外口服靶向药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60例C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延伸护理干预,持续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干预1、2、3个月时的服药依从性[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和干预期间
期刊
【摘要】目的:研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此研究借助回顾性方式,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内81例静脉输液老年患者,遵从“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1例,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有2.4%,对照组高达17.5%,且患者护患沟通、心理疏导各指标分值较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防控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即在我院出生的148例新生儿(2020年01月-2021年01月),将新生儿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和研究组(新生儿护理管理),74例/组,并对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有效评估。结果:研究组的新生儿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均较参照组明显提升,具备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的感染率也存在组间差异,但参照组显著高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