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集团化办园助力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411574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这是梁启超在《论幼学》中的话,意思是人生百年,建树立足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近年来,赣州市把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列入各级政府重点工程,逐年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2016年实现了每个乡镇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目标,2017年实现了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行政村有公办幼儿园的目标,2018年起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园战略,优质园发展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近日,记者在赣州市章贡区、赣县区、南康区采访,了解到赣州市在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园战略后,形成了以强园带弱园、名园带新园、总园带分园、城区园结对乡村园的集团化办园模式,看到了“名校+”集团化办园助力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喜人成效,看到了在优质园里孩子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看到了孩子入优质园后家长的获得感,看到了幼教老师们满脸的自豪感。
  快速化
  “能让孩子在家门口上一所好幼儿园”是不少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期盼,“成幼教之业,奠百年之基”成为赣州市教育工作者谱写学前教育新篇的共识。
  2015年前,赣州市章贡区保育院是区属唯一的公办幼儿园,是家长们心目中的“好园”。
  2015年至2019年,章贡区顺民意、为民想,出台了《章贡区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实施意见》,早先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园实践,实行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教研、一体化培训,以章贡区保育院为总园的集团化分园达6所。
  “树大分杈,子大分家。”2020年,为挖掘各分园的潜力、激发各分园的活力,章贡区实施了集团化分园“退出”总园的试点工作,建立了由总园的单元集团化到分园独立、并驾齐驱的多元集团化发展机制。章贡区保育院和区第八、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保育院退出原章贡区保育院教育集团,实行独立办园,与新建成的区第十五保育院组建成6个学前教育集团、13个园区。
  2020年9月、10月相继开园的赣州市保育院国际院区、天玺院区、经开院区,使得老牌优质的贛州市保育院“品牌进社区、覆盖中心城区”的战略由思路变成了现实。装修一新的蓉江院区于2021年9月开园,与赣州市保育院原有的南、北院区一起,标志着赣州市保育院“2+2+2”(2所优质院+2所小区配套新园+2所合作园)集团化办园规模正式形成,见证了赣州市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的速度。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赣州市保育院院长邹琴香说:“为充分发挥老牌优质园的带动辐射作用,市保育院集团化办园是以管理机制、内部制度、院区文化、考核评价‘四个一体化’推进的。”
  截至2019年底,拥有30万人口的赣州市南康城区只有2所公办幼儿园,学位仅有几百个,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为了缓解城区公办园严重不足的矛盾,南康区探索了“总园+分园”“辖区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园模式,城区实现了以省示范幼儿园南康区幼儿园为总园辐射9所分园、市示范幼儿园南康区第二幼儿园为总园辐射13所分园、乡镇以中心园为总园辐射辖区内公办幼儿园的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的跨越,公办幼儿园学位猛增到19834个。
  “南康学前教育实现从‘补短板’到‘固根基’再到‘扬优势’的突破提升,得益于集团化发展,‘硬件过硬、软件够劲’让学前教育的量与规模实现了双提升、双突破。”南康区教科体局党委委员郑启开说。
  赣县区是江西两个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之一,按照“镇村一体、独立办园”的思路和“办管分离”的原则,以3所省示范幼儿园、20所市示范幼儿园为龙头,以教研为抓手组建5个大片区学前教育集团,在乡镇建立中心幼儿园的基础上,每所村级学校均实现了校中有园、园在校内的“广覆盖、保基本”目标。
  “继中心城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模式日趋成熟之后,赣州市其他县(市、区)学前教育的集团化也在陆续推进,呈现出向上、向好、向优迅速发展的态势,为全市的‘择园热’降了温。”赣州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干部钟慧娟说。
  均衡化
  “幼儿园已美化一新,设备也已入场,眼看着要完成移交,孩子们马上就可以在家门口上公办园了。”章贡区第十六保育院周边的小区业主们,对幼儿园的即将开园充满着期待。
  章贡区第十六保育院隶属于先行开园的第十五保育院,2所同规模、同设计的幼儿园,实行“两块牌子、多个园区、一个法人、一套班子”的单法人紧密型学前教育集团模式,园区不仅布局科学、合理,现代化教学配套设施齐全,还配备了保健室、多功能厅、阅览室、科探室、建构室、美术室以及户外操场、篮球场、足球场、沙水池等,是一所环境优美、富有童趣的儿童乐园。
  “实现‘幼有所育’是第一步,做到‘幼有优育’才是核心。以成熟园带动新办园、管理新办园,纳入集团化管理,实现了成熟园与新办园师资的均衡配置、灵活使用,让新办园开一所优一所。”章贡区第十五保育院院长陈萍说。
  “多所院区、高位推动、统一管理、有张有弛”是赣州市保育院集团化办园的鲜明写照。在这个学前教育集团里,集团党政一把手负主体责任,管理人员横向到边、院区负责人纵向到底,“三重一大”均由集团党政联席会决定,日常行政管理由院长办公会决策,形成了院长负责制、书记统领思想工作的管理格局,实现了教师“集团聘、院区用”,使各院区师资力量均衡化,满足了院区所在小区适龄儿童“上好院”的需求。
  2017年,南康区幼儿园按省示范幼儿园标准选址新建,在原址上创办了南康区第二幼儿园。受原址建筑和场地的限制,南康区第二幼儿园被一条老街隔为南园和北园,按照南、北两园老旧楼房特点改造一新,进行了配套装修、特色创建,成为市示范幼儿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今年,我园着重在软件上下功夫,每班确定一个环创风格设计,比如原木风、森林系、地中海、英伦风等,还有孩子们喜欢的米奇、小猪佩奇、超级飞侠等主题。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了3至5个活动区角,有阅读天地、趣味拼搭、叭叭剧场、快乐厨房等,投放了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和半成品器材,幼儿可自主到阅读区、美工区、科学区、表演区、益智区参与体验环创活动,做环创主人。”南康区第二幼儿园园长谢云凌说。   2020年春,南康区新增47所公办幼儿园,其中13所列为南康区第二幼儿园分园,由该园对各分园进行业务指导,按总园与分园“同理念、同课程”要求,构建幼教联盟体,积极承办、开展各类跟岗培训、教研活动,共同提升办园品质。
  优质化
  质量是幼教永恒的主题。
  赣州市保育院、赣县区城关幼儿园、赣州市南康区幼儿园、章贡区第十五保育院是江西省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园。赣州市保育院邹璐、章贡区第十五保育院陈萍、赣县区城关幼儿园苏芸红是江西省学前教育领航者,她们借势借力,在提升自身的同时,发挥集团龙头园和带头引领示范作用。
  赣州市保育院把重心放在软件提升、固本浚源上,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对接帮扶,以引进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为内驱力,借助外聘名师力量,做足做深全体教师成长行动计划。以课题为抓手,各院区分别以阅读、游戏、科技、自然为课程特色,丰富多彩的院区文化成为赣州市学前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
  赣县区、南康区则建立了教研结对制度,组建区级“名师工作室”,先由片区集团名师领衔,各成员园优秀青年教师进行“1+N”教研结对,然后N名教师返回各园区,与园区教师互帮互学、专业发展。
  赣县区城关幼儿园有1个区级名师工作室(苏芸红名师工作室)、4个区级学前教育讲师团,它们运用团队的力量将5所城区公办园与10所城区民转公幼儿园进行教研结对,高质量开展一园一品的游戏化、生活化课程教学,探索“五角五课五识别”实践(标本角、种植角、饲养角、艺术角、建构角),把游戏课安排在山坡上、小溪边、树林里、田间地头和沙地里,还孩子一片自由呼吸的天地。
  “作为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注重挖掘本土資源,传承红色文化,探索游戏化教学,让课程游戏润泽快乐童年,是我们提升保教质量的主要任务。”江西省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苏芸红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赣县区城关幼儿园北园党支部书记苏芸红说。
  赣州市集团化办园实践,实现了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产生了“集成效应”,取得了“1+1>2”的效果,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学前教育,满足了更多家长对孩子入优质幼儿园的渴盼。
  “为破解底子薄、基础弱、优质资源不足难题,下一步我们将尝试实施学前教育集团化‘准入退出、考核奖补’机制,通过优质资源集团化辐射,不仅有效扩充城区优质学前资源,也把优质学前教育辐射到乡村去,全面提升全市学前教育质量。”赣州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曾丽芳说。
其他文献
今年5月28日上午,九江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现场会在九江市双峰小学濂溪校区举行,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九江市双峰小学濂溪校区劳动教育特色成果展”,学生现场擀皮包饺子、烘焙蛋挞、制作水果拼盘、编绳结等。会上,双峰小学作了题为《多元融合劳育资源 多维实施劳动教育》的发言,介绍开展劳动教育的经验做法。  双峰小学创办于1873年,其前身为儒励女中附属小学,是一所文化积淀深厚的品牌学校。学校一校两区,
期刊
我的杏坛生涯将近30年,因何我的心态却历久弥新?盖有文艺长期相伴。然而我对文艺的热爱,却非以参加工作为始,还要追溯到更早……  文学——照亮人生的一道光  文学,是照亮我人生的第一道光。总觉得一个人当教师,总有些渊源,就我来说,非常明显:我家几代人都是教师。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即使在我童年那个物质、文化普遍不丰裕的时代,我还是能见到书籍,在酷爱文学的家人陪伴下长大。  那天,父亲从他学校的图书馆借来
期刊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龚全珍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  坚定信念,服务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好老师必须像龚全珍一样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以德立教,以身施教,把传道之“道”蕴含于
期刊
春寒料峭,我们的车行驶在蜿蜒盘旋的公路上,车窗外的风肆虐地刮着。  年后家访,陈老师开车载着我们几个老师前往泰和县苏区精准扶贫最偏远的村落——富足,那里有我们学校的几个学生,也有我的扶贫对象家庭。欧阳勇鹏的家长早早地就在分岔路口等候,热情地迎接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先去了曾飞家。曾飞的父亲老来得子,对儿子甚是宠爱。曾飞站在家门口,笑得很灿烂,挥着手和我们打招呼:“老师们新年好!欢迎你们来我家!”
期刊
上课时分,一小学教室门边上,一把扫帚一个簸箕倒在地上,孩子们陆续走进来。他们对此会有何反应呢?  在不到三分钟的时间里,好几个孩子从扫帚、簸箕前经过:有的直接无视,径直走过;有的绕过去放下水杯,再绕回去;有的踮起脚小心翼翼地迈过;有的直接阔步跨越;有的踩到扫帚、碰到簸箕,依然只顾自己放书包、回座位;有的把扫帚、簸箕随意踢到一边,看都不看一眼……好在,最后有一个男孩蹦蹦跳跳地跑进教室,见到扫帚和簸箕
期刊
初入教师队伍不久的我就碰到了一个恶作剧。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我上初三年级课的第一天就送给我一份“惊喜”的礼物:当我上课写字拿粉笔盒时,所有粉笔从盒底掉了出来,满地都是。显然是有人故意恶作剧,从其他学生的反应来看,嫌疑集中在王同学身上。为了继续上课,我平静了一下情绪说:“粉笔想展示一下,有点迫不及待了。”然后,拿起一支开始上课了。课后,我找到了王同学,他有些吃惊,也不承认是他做的,谈话进入了僵局。一个念
期刊
初夏的清晨,漫步校园,目光所及透着深浅不一的新绿。新建的校舍错落有致,环绕其间的树木挺立、花草含芳,草木掩映下的校园洋溢着盎然生机。唯独几棵去年冬季移栽的银杏树略显突兀,虽然高大却依然不见新叶长出,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蓄势待发?  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教学楼。迎面站着几位六年级的科任老师,隐约听到他们叹息嘀咕:“哎,班上学生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啊,眼看就要毕业考试了,怎么交差啊?”“是呀,全班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不少来自上海、南昌、上饶等地的下放知青到学校教书,虽然那时条件艰苦,但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的高尚品质,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心想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大学毕业后,我一直默默耕耘在高中教学第一线,始终牢记奉献教育的初心。在35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担任了32年的班主任、20年的年级主任,愿在此同大家分享在班级、年级管理中的点滴体会。  一、标杆示范
期刊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又到麦黄杏熟的时节。这样的时节,让我不由得想起十多年前在西山工作的那段日子。  “杏子黄,麦上场。”以前,我倒没在意这句俗语,也许是自己的家乡很少有人栽种杏树的缘故吧。可是,自从我被分配到西山工作以后,才真正记住了这句表示节气时令的话语。因为,一到六月,这里漫山遍野的杏子就变黄了,成熟了。  六月是炎热的,也是忙碌的。随着“算黄算割——”的鸟叫声,山里人拿起镰刀纷纷朝山上走去。
期刊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短小的诗歌将我的思绪带回令我魂牵梦萦的王母河畔。  接过旗帜,勇往直“黔”  2019年6月的一天,在学校的大会议室内,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正在对过去一年的支教情况做详细汇报,我在下面仔细地听着,生怕遗漏了一些重要信息。会议最后播放的一段前几届研究生支教的视频对我触动极深。看着学长们的支教点滴,他们走过的山路、探过的村庄、教过的学生……我对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