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首飞细节之我见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f0902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主流媒体公布的落地视频来看,运20在落地阶段进场速度偏小,飞机的下沉率很大。 在飞机接地前,飞行员会增大带杆量,使得飞机进入平飘阶段,保证飞机轻柔的接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拉飘。但是在运20降落的过程中,由于下滑速度偏小,在拉飘时仍然下沉,飞行员不得不加大带杆量。但此时飞机处于第二速度范围,通过拉杆增大飞机迎角不但不会减小下滑率,反而随着飞机迎角的增大,阻力大幅上升,飞机速度减小,下沉率随之加大,出现了“越拉杆越往下掉”的情况此时重接地已经不可避免。
  对于飞行员而言,此时的接地下滑速度虽然不理想,但是远远没有到需要复飞的程度,保持现状接地仍然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重接地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起落架摩擦力与接地作用力会给飞机一个巨大的低头力矩,后果是机头急速下俯,拍向跑道。我们可以从视频中看到,此时飞行员再次拉杆,机头有一个明显的上扬趋势,抑制住的重着陆的低头下俯。
  总体来讲,这次试飞降落过程中飞行员的处理还是体现出了相当的水平,尽管在控制下滑速度方面并不完美。考虑到国产运20是首飞,在气动设计与飞行品质方面难免有不足之处,也不能贸然把所有的问题归咎到试飞员身上。
  然而细心的观察者会发现,我们的运20在接触地面之后发生了一个看上去很严重的问题——整个T型尾翼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振动,振动的持续时间和幅度都超过了我们印象中飞机降落时的状态。由于官方并没有对这个现象给出较为详尽的官方解释,因此民间各界引发了很多议论。笔者在咨询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相关学者之后,认为可以从以下的角度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振动的来源。很多军迷和爱好者认为飞机着陆的冲击力造成了T尾的振动。笔者认为,虽然不能否认重着陆的冲击力会以波的形式在飞机内传播,在外观上的确会导致飞机的振动,但是这个冲击力导致的波在机体内会以声速传播,就运20使用的机体材料而言,着陆时的冲击会以5200米/秒的速度在机体结构内传播,到达尾部几乎不需要时间。也就是说,我们会在飞机接地的一瞬间看到T尾由于重着陆而导致的振动。然而,视频中T尾在着陆瞬间并没有明显的振动,而较大振幅的振动出现时间相当靠后,不能用传播时间来解释。这就说明,飞机振动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着陆冲击。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在飞机发生振动之前,飞机刚刚打开着陆扰流板。笔者认为,扰流板产生的乱流最有可能是导致振动的主要原因。
  通常飞机上安装的扰流板会有三个作用:
  其一,也是主要的作用,减速和破坏机翼的升力。此时扰流板会完全展开,破坏飞机产生升力最关键的上翼面流场,并且产生脱体涡造成巨大阻力。此时由于飞机机翼的力矩特性将被完全破坏和脱体涡的非定常性,飞机往往需要在完成着陆动作之后再完全打开扰流板。
  其二,飞行中减速作用。在下滑过程当中,不完全打开的扰流板可以改变翼型弯度,从而减小机翼升力。
  其三,辅助滚转操纵。一般来说,飞机的横滚是靠机翼的副翼完成,但是过度的使用副翼会导致副翼反效问题,这个问题在大展弦比的运输机客机上尤为突出,因此如果紧急情况下需要急速滚转时,一侧的扰流板也会放出用于辅助。
  值得注意的是,当扰流板发挥其第一个作用时,产生的阻力往往非常巨大,在飞机设计领域,通常会将扰流板产生的阻力设计为大于无板情况下的70%。也就是说,在打开扰流板之后,扰流板处产生的阻力飞机总阻力的40%,由于脱体涡产生阻力的效率低于流线体,因此扰流板处的气流能量将大于飞机总阻力能量的40%。由于扰流板面积相对飞机本身来说很小,所以此时产生的脱体涡将带有巨大能量,足以将对附近的T尾产生足够的作用力。又因为脱体涡本身的非定常性,T尾收到的力将会很不稳定,这将导致整个T尾的剧烈震动。
  脱体涡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如果以飞机作为参考系,它的传播速度将基本等于飞机的飞行速度,由于此时飞机速度很慢,脱体涡产生到影响到飞机T尾将存在一个明显的时间差,也就是所谓的洗流时差。从视频中我们可以明显的观察到这个时差的存在。
  从飞机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由于减速板产生的振动发生在运20上,应该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一方面,尾流振动问题是飞机设计中的一个著名的问题,曾导致很多飞行事故,当年美国F/A-18就曾经有过这种情况,导致尾翼被震裂。这个案例在业内还是相当出名,因此运20在设计中肯定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将T尾由于扰流板脱体涡而产生的振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俗而言,这种振动仅仅是飞机的设计飞行状态中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飞机在地面上的震动频率会低于飞机在空中的震动频率,这是因为在地面上飞机的震动固支端是起落架,而在空中是飞机的重心,其悬臂长度大大加长。所以不能轻易按照飞机在地面的震动情况来看待飞机在空中的震动情况。因此对于此时飞机的振动,并不能够提供足够的依据来判断飞机的整体刚度。
  我们有理由相信平尾震动问题是一个在设计中就被考虑到的问题,尽管看上去有些不顺眼,却是正常的现象。退一步说,我们的运20还仅仅处于试飞阶段,即使对于试飞的情况不满意,也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坐落于閻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央部位,以“放飞梦想、航空报国”为主题,是面向社会公众,传播航空精神、航空文化,普及航空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科普基地。  走进航空馆,国际化设计风格的展览展示使人耳目一新,简约大气,又不失雅致灵动。馆内精彩的展示内容和丰富的参与体验项目更令人流连忘返。航空史主题馆  一部航空史,就是一部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历史。参观世界航空
随着小规模局部战争成为当前战争的主要形式,武器装备如何适合城市巷战、反恐怖活动,武器装备如何提高机动性、快速部署能力等问题曾一度成为全球军方的“拦路虎”。适者生存,轻型装甲车辆以其良好的战略机动性能走上前台,并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发展越来越快。不过,轻型装甲车辆不能搭载重型火力是它的先天不足,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战斗力,适合它的大威力上装武器系统应运而生。在中国北方公司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也不失时机地
我是辽宁省新民县(现新民市)人,小时候家境还可以,所以能供我在正规县办小学读完高小(六年级),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小学毕业后,当时我的亲娘舅在沈阳国民党的兵工厂里管人事,所以我就“走后门”进了沈阳兵工厂火工所当上装配工。当时的沈阳地区是全东北乃至全中国现代工业尤其是军火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张作霖称霸东北时,就花费重金引进外国技术在沈阳建了一批大的兵工厂。“九一八”事变之后,这些工厂都被小日本儿给吞
坦克素有“陆战之王”的美称,凭借猛烈的火力和坚固的装甲一直横行沙场。在地面战争中,钢铁洪流般的大规模集群坦克足以使敌方闻风丧胆,苏德的库尔斯克会战曾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世界各国研发和装备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在防御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常规反坦克武器已经很难迅速有效地将其消灭。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的反装甲武器。近十几年来,中国及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研制出来的一种神
如果说到“地雷”,大家一定会想起电影“地雷战”中炸得日本鬼子魂飞胆丧的“大圆球”。如果提起“水雷”,不难想像,一定是水中的“大圆球”。而说到“鱼雷”,自然便成了可以像鱼一样游动的“大圆球”。从外形上看,此时的鱼雷已经不是“大圆球”了,它要像鱼一样在水中运动,就需要加上“鱼头”、“鱼尾”、“鱼鳍”等,于似乎,“大圆球”被拉长。就更像鱼了。  翻开《辞海》,鱼雷的释义是“能自行推进、自行控制方向和深度
美国陆军航空兵在近一段时间的反恐战争中,可谓命运多舛,由于直升机频频遭遇地面防空武器的攻击,致使许多飞行员身涉险境,甚至命丧黄泉。为了挽救飞行员的生命,增强航空兵单兵遇险生存能力,美陆航加紧了“空中勇士”机组乘员生存救生系统的研制,它是继“陆地勇士”和“骑兵勇士”系统之后美国陆军单兵作战系统的又一子系统,也是美国陆军单兵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勇士”三兄弟    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
2002年3月1~18日,为了清剿加德兹附近沙希果德峡谷地带的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残部,美军动用第10山地师、第101空中突击师一部兵力和部分特种部队,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挪威等国少量部队和阿富汗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实施了代号“蟒蛇行动”的搜剿作战。共打死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残余分子700多名,俘虏约20人,美军共有10多人阵亡、几十人受伤,阿富汗政府军约有几百人伤亡,其中
[文章编码1004]    你可曾知道,在形形色色的兵器大观园中,还有一种鲜为人知、很不起眼儿的武器——喷火器,喷火器属单兵近战武器,又名火焰喷射器,能以其高温炽烈的火焰射流。攻击敌坚固的火力点,杀伤隐蔽工事内的有生力量,烧毁易燃的物资器材和技术装备,具有很强的精神震撼作用,自从德国人1912年发明第一具喷火器以来,喷火器已有百年历史了。我们来探讨一下喷火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喷火器的昨天
6月19日,日本海上自卫队“高波”级“涟”号驱逐舰,在远离首都圈的偏远广岛县吴市军港,只举行了不到10分钟的简单的仪式就低调出港。其他外国记者几乎无从得知“涟”号出航的消息。一向以神经极度发达著称的日本报纸对此消息也“十分冷漠”,五大日报中只有《读卖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在极不重要的位置用极小的篇幅进行了轻描淡写,其它报纸则似乎很怕别人闻得此事。    6月24日,装载了提供给中国四川灾区的口罩
人民军的种子  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中国华北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的朝鲜义勇军遵照延安的命令,与八路军一道进驻被日军盘踞14年之久的东北,并准备借道返回朝鲜故土。但当时占领朝鲜半岛北部的苏军却以“不允许有第二支武装部队存在”为由拒绝义勇军入境。这种局势下,朝鲜义勇军司令武亭在沈阳吴家荒朝鲜人学校主持召开朝鲜义勇军军人大会,宣布将3000余名义勇军重新编成第1、3、5、7支队,并加入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