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1-SOD1融合蛋白转导入大鼠肝脏组织的能力及酶活性

来源 :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PEP.1-SOD1融合蛋白转导入大鼠肝脏组织的能力及其酶活性。方法实验分为SOD1组和PEP1-SOD1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500μgSOD1和500μg PEP-1-SOD1融合蛋白入大鼠体内,于0.5,1,2,4,8和24h时间点取肝脏(n=6,每组,每个时间点)。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EP-1-SOD1的转导能力。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肝脏组织SOD1活性。结果SOD1蛋白不能进入肝脏组织内。PEP-1-SOD1可转导入肝脏组织内,SOD1活性于注射后0.5h开始升高,1h达高峰,持续存在达24h
其他文献
目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较少见亚型,通过对83例临床特点的分析以加深对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1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8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病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脏体积的变化。方法 通过肝脏CT检查总结16例SAP在发病初和发病后6个月两次CT所测肝脏体积变化,并同时观察肝脏CT值、肝脏与胸骨的关系以及血清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33例老年性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至2006年10月本组76例肝细胞癌肝移植病例临床资料,其中11例为切除术后复发再移植(SLT组),65例直接肝移植
目的分析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73例术前诊断为胰头或壶腹周围恶性肿瘤而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残留胆囊结石的原因及诊治策略。方法对48例经手术证实的残留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均经再手术治愈,随访1-7年,无远期并发症。结论引起残留胆囊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es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曾用名有胰腺实性和囊性肿瘤,乳头状囊性肿瘤,乳头状上皮肿瘤等。近年,WHO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将其统一命名
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时机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阻塞性黄疸大鼠胆道不同时机引流时肝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丹参酮ⅡA对人肝内胆管癌细胞株HCCC-9810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分别采用(0~10μg/ml)的丹参酮ⅡA作用人肝内胆管癌细胞72h后,通过MTT比色法观察其细胞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远期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4月至2006年1月进行的随访超过1年90例肝移植的随访结果,着重分析死亡原因与相关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半年、1年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