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读《袁浦记》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s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的父亲节,尽管网络商们一再煽风点火,也还是少了些购物狂欢的浮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比心灵陪伴、滋养更能体现这一生的缘分。什么才是父亲最需要的?儿女们再思索。我要把什么奉献给我挚爱的孩子?父亲们更在想。三联新书《袁浦记》,字里行间满满都是父子深情。
  作者孔建华,身长、清癯,微黑,不苟言笑。生于江南鱼米之乡,久居京城,就职行政机构,标准京官一枚。饮食却不甚考究,一碗素面,果腹即可。为人少活泛,研究问题做事,认真耿直,略嫌执拗,像个老派学究。与人交,简单、质朴,重然诺。其襟袍宽敞、古道热肠在遇事深交后不经意间才能慢慢体味出来。曾经诧异宦海多年而古风犹存的矛盾。直到读完他的散文集《袁浦记》,才隐约寻到其中的逻辑。
  以心为文
  最初,写作的动议来自作者要给儿子讲述家族和家乡的故事。这恐怕是一个游宦在外,生怕挚爱的子孙断掉根脉的游子最想要做的事了。因为他想让孩子明了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未来临歧路,不困惑,不迷失。这份情义沉甸甸,胜过金山银山。作者出生在人文荟萃的江南,家乡袁浦距六和塔15公里,是钱塘江、浦阳江、富春江三江聚首的千年古镇。塔和水,仿佛作者生命的象征。水,似流年。他在故乡度过人生最初的二十年,然后远赴京华,又是二十年。而这四十年恰恰是中国社会发生地覆天翻变化的时期。故乡袁浦经历着从原始耕作到农耕生活方式彻底消失的沧桑巨变,是中国乡村的一个缩影。曾在水边生活了整整二十年的袁浦少年,远离乡土,久别故园,年近四旬,蓦然回首,家乡的山水草木,就那样“不思量,自难忘”悠然倾泻于笔端。书中,写自己的父亲、母亲、舅舅、姑姑,那些离开的和健在的亲人;写自己的小学、中学和一个又一个老师,那些过去了但忘不掉的往事;还写播种、收获种田人各种逃避不掉的苦楚和易于满足的喜悦。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是那样鲜活灵动,字里行间,泥土一般肥沃地生出欢欣的花朵。家族是什么?是文化的传承。故乡是什么?是文化的母体。塔,如青山。作者总是记得母亲的话:做人要记人家的好。这话,已经深深植入心底,裹进行囊,带到远方,伴随自己,一路成长。他当然还要把这句话传给儿子,让他自带阳光温暖,看世界的眼充满慈悲与欢欣。陶东风说孔君之文“有夏丏尊、丰子恺、汪曾祺之遗风”真是精准。
  以诗为文
  袁浦独秀江南,因为有三条最美大江环绕,三江之水的宏大,两岸花木的葳蕤,形成壮阔与细腻相和谐的统一,培育着作者性格,养成了他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
  怀念故乡自古就是游子经常吟咏的主题,最著名莫过于元代“杏花春雨江南”,名句出自虞集寓居京城时所作《听雨》:“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道尽故乡妩媚与绵绵不尽的思恋。而孔君笔下的江南层次则厚重丰富得多,色调更趋沉静古雅。
  《袁浦记》的诗意,除了来自于感情的美好,同样来自于文字的锤炼剪裁。伊看:“我眼见人民公社解散,眼见乡政府挂牌,欣逢分田到户,是拥有八分地的纯正农民。”虽曰散文,但是何等整洁明快,毫无拖泥带水的芜杂,无处不在的是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诗意與写作的惜字如金密不可分。许多处,凝练简洁如“环滁皆山”一般经典。如描绘故乡“境内有座山,叫浮山。有个庙,叫红庙。有个湖,叫白茅湖。有三条江,钱塘江、浦阳江和富春江。” 简直到了增一字则繁,减一字则缺的境地。写作过程中,作者并不肯做过多的渲染。大多纯用白描手法,凝练地描绘田野一草一木、人物一举一动,行文多用四言,有《诗经》之遗风,而画面也是细节的生动与天地的苍茫浑然一体,读来别有韵味。
  他喜用数字,喜用方位词,常常营造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意趣。他描绘最初居住的草舍时说“边上有棵枇杷树,两个菜园,一个池塘”,画面感极强,像极了鲁迅“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外一棵也是枣树”笔墨。
  以美为文
  孔君嗜书如命。古今中外,凡举佳作,博采众长。他的笔下,有农家辛勤劳作所得甚微的悲辛,更有陶渊明笔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的相互亲近;有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与底层民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切,也有辛弃疾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由衷的欢欣。笔法上更是深得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之精髓,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有人说读《袁浦记》,那悠闲恬然的节奏,朦胧的诗意,不禁让人想起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边城》,想到汪曾祺的《故乡人》。的确,作者描写环境,刻写人物,有沈从文的传神笔触和无处不在的人情味,也溢满了汪曾祺对生活浓到化不开的珍爱和欣赏。作者用抑制不住的欢欣,描摹着生命万物的喜悦和世间百态的温情。
  以画为文
  也有人说孔建华笔下的故乡,是活脱脱一幅可以静观卧游的“富春山居图”,这样的评价似乎委屈了他。作者描绘家乡,充分地调动着声音、嗅觉、触觉,运用着色彩、光影、线条,勾勒出它的恢弘与气势,渲染出它的瑰丽与壮美:
  家住袁浦,大江流过我的家。钱塘江从北门流,号子田头稻熟时,坐船上闻得见谷香。富春江从南门流,油菜花开时,坐船上看得见金色。浦阳江从东门流,麦浪滚滚,坐船上听得见席卷声。这还不够,每年月球和地球心动,给袁浦献花,用一江钱塘大潮作它的丝绦。吾乡袁浦,是桃花源。
  这完全是一个可赏、可游、可触摸、可感怀的空间,任谁都会被这三江汇集的气势所撼动,为这毓秀钟灵的自然而惊叹,骄傲自豪之感油然。这个空间360度旋转无死角,无际的画卷,伴着交响乐的华丽乐章。
  以文为史
  文中,作者没有一句针对时代的褒贬。但是通过忠实记录一个家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不断发生的变化,通过再现寻常百姓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个深刻变革时代的历史画卷。画卷在自如舒卷中展示着磅礴与恢弘,显示出举重若轻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功力,点点滴滴都化作对时代力透纸背的礼赞,孔君从事促进文化发展工作,深深懂得文化磅礴恒久的力量,潜意识中有着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担当。这种文化自觉,已融入血液,化成文字,“袁浦过年,我把炒糕花、请阿太啦、吃年夜饭、正月拜年、掼龙灯、跳竹马、听戏文,一股脑儿,写进《年去岁来》,收入《袁浦记》”。他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记录下故乡城镇化过程中那些行将消亡正在被人们遗忘的农村生产生活史,记录下曾经鲜活存在过而今却正悄然消失的各种民俗。从这点上说,《袁浦记》又具有以文为史的价值和意义。
  接续亲情
  写《袁浦记》这样的文字对孔建华来说,并不具有立德、立言、立功之效能。他仅为纪念亲人而为文,为陪伴孩子成长而运笔,43岁的他,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为自己12岁的独子铁儒接续家族的血脉和亲情,在他看来,这是一件作为父亲必须要做的事。一种食品可不可以吃,一部书可不可以读,一个电视连续剧可不可以看,人们总是会说:“敢不敢,愿不愿,让你的孩子来试试?”能不能让血肉骨亲来享用,这是衡量质量和健康与否的金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建华奉献给观众的是什么,也就不言自明了。
  (作者系北京社科院文化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早在201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便已凭借代表作品《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与《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在波兰国内的文坛上享有盛誉,《雅各书》与《云游》两部小说使她两次荣膺波兰的最高文学荣誉尼刻奖,同时她还凭借《云游》一书于2018年获得英国布克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波兰作家。但另一方面,托卡尔丘克的名声也伴随着批判的声音,有民族主义者谴责她为叛国者
丁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重要艺术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历史文化学者,艺术教育家。他勇气超人,早年即远远地走在时代前面,常人仅能远远望见其背影,他总是如先知一般很早感知到历史之变,并积极向世人传递他超前的思考。他探索的脚步经年不息,他所做的研究和源源不断推出的各种作品,打通了文史学术研究与视觉艺术的边界,不断刷新着我们对文化、艺术和学术研究的可能形态和可能达到的高度的认识。  《丝绸之路文明启示录》是丁方先
在阅读爱情悲剧时,我们常见到书中人的殉情之举,“殉情”是我们合上书页前所经历的最后一个事件。在漫长的文学史中,维特死了,安娜死了,杜丽娘死了,刘兰芝死了,梁山伯死了,罗密欧死了……他们的死因不尽相同,有的因爱人移情别恋,有的因世俗禁锢自由,也有的因幻觉业已破灭。如同一个爱情迷宫,无论之前他如何行走其中,他的出口却只有死亡一个。  如果再算上所有的通俗小说,这个名单的长度能超过爱情本身的长度,这些殉
《今夜有暴风雪》的开头有“一场难舍难分的离别”:  姑娘在站台上,小伙子在车厢内。小伙子从窗口探出身,姑娘拽住他的胳膊,哭着,喊着:“我不放你走!我不放你走!我不放你……”  小伙子泪流满面!  几个知识青年同情地望着他们。  有人摇着头,轻轻地说:“北大荒姑娘……”  小说临近结尾,暴风雪之夜,知青骚动,秀梅对他的知青丈夫刘迈克说:  我绝不埋怨你抛弃了我,更不会记恨你的。我不是那样的女人……知
1917年与1918年间,尚在求学阶段的毛泽东同志,在阅读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一书时,当看到“盖义务感情,虽可为去恶之作用,而大人君子,决非能以义务感情实现之者,大抵由活泼之地感情之冲动而陶铸之焉”,不禁写了这样一段按语:  谚所谓一人舍死,百人难当者,皆由其一無顾忌,其动力为直线之进行,无阻回无消失,所以至刚而至强也。豪杰之精神与圣贤之精神亦然。泡尔生所谓大人君子非能以义务感情实现,由活泼之地
封闭空间内数个人物的命运纠葛一直是悬疑小说钟爱的情节套路,从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起被无数次的重复,滥觞至今似乎很难再取得突破。我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最后的房客》(作家出版社2019年9月版)再次向这个题材发起了挑战。  雷电交加的暴雨夜,四男一女五位房客受困于一所民国时期建成的古旧府邸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五个人在无聊中轮流讲故事打发时间。随着深夜的来临,一系列奇怪的事情相继发生,五个人
《人生智慧箴言》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流传最广的作品,智慧冷俏,禅意隽永,把作者的人生经验、佛教的基本信条与欧洲的人生哲理熔于一炉,阐述了悲欣交集的独特人生哲学。全书由导言和六章组成。导言开宗明义,指出人生智慧就是幸福生活的艺术;人生面对两大敌人,窘迫贫困制造痛苦,平安富足产生无聊:“既无痛苦,也不觉无聊,本质上就实现了人世的幸福。”第一章指出人生的佳品有三类,最重要的是“人之所是”,包括健康
噫吁嚱,博览群书之为用大哉!可神游太空,可畅想龙宫,可启迪心智,可育化苍生。弘道德,昌文明,鉴古今,晓中外,达权变,何莫由乎斯道?博览者,改变命运,前程锦绣;弗阅者,愚昧落伍,或遭淘汰。  古今中外之哲学、宗教、历史,群书载之;人文、科技、艺术,群书载之。书籍所记,人类宝藏,精神食粮。高尔基曾云,书籍乃人类进步之阶梯。诚然,人类所有进步,皆与群书所载,息息相关。  吾于高校任教,已历三十六载,深悉
去年夏天,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的专题论集。论集由三辑论文和两组附录组成,收录了我在2003—2014年写出的16篇文章(正文)、两封书信(附录一)和翻译的三篇译文(附录二)。全书将近45万字,看上去还算是有点模样。  想出这样一本书的念头其实已有些年头了。记得做博士学位论文期间,我细读过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专家马丁·杰伊(Martin Jay)的《辩
费孝通基本上是把霭理士的《性心理学》当作一部社会学著作来评介的。1987年,北京三联书店重印潘光旦译本。1986年春节前,范用亲自登门来请费孝通为此书重刊写篇文章。费先生花了春节一周时间,重读潘译,写成一篇近七千字的长文。费先生在此文中花了大量篇幅来评述潘光旦的学术——潘光旦是费先生的老师——对人文主义与霭理士也做了言简意赅的评论,他说,“达尔文把人类也纳入了其他一切生物的同一发展系统之中,也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