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zhixiangxiaza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经济及建筑行业的发展,促使建筑成本不断的攀升,实际工程中通过对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安全度,还能够降低工程造价,使建筑产品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本文就结构方案的选择、结构计算、合理的构造措施等多方面探讨了结构优化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结构优化设计是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及保证结构安全和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科学的计算论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达到合理节约工程造价的一种设计方法。文章主要以优化结构方案及其构造措施入手,结合某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优化工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相关要点进行了阐述。
  
  1 优化结构方案
  结构方案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在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采取正确的结构方案,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的有力保障。
  1) 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商讨,共同确定最优建筑方案。首先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结构工程师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拥有的对结构体系功能及其受力、变形特性的整体概念和判断力,用概念设计的方法明确结构总体系同分体系之间的最佳受力特征分析,达到使建筑平面结构抗侧刚度中心、建筑平面形心、建筑物质量中心重合,可以有效减少建筑扭转的影响,此外建筑立面要尽可能避免刚度突变和结构不连续,体型要规则、均匀,建筑物总高度满足适用最大高度的规范要求。
  2) 力使结构受力与传力途径简洁、明确,传力途径过于复杂会出现多次转换的结构构件,这不仅会增加造价,还容易引起计算错误而埋下安全隐患。而简单、直接的传力途径,可以减少中间传递的结构构件,减少结构的安全风险,结构受力明确,经济实惠。
  3) 结构工程师在建筑设计中要尤其注意规范,规程中有关结构概念设计的各项规定,虽然正确的结构计算是设计的重要基础,但设计中不能仅仅依赖于计算,还必须非常重视概念设计。
  
  2 合理的构造措施
  构造措施作为计算假定的保证或作为计算中忽略某个因素或某项内容的补充,与结构计算相似。按构造要求设计时,一般只需满足规范的最低要求。如梁箍筋加密的问题,梁的一侧是框架柱,另一侧是梁及梁的一侧垂直搭在剪力墙上,而另一侧搭在梁上,这种梁仅仅是作为支撑楼板用的普通梁,不像框架梁那样耗能,因此不需要箍筋加密,应在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区域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并优先设置附加箍筋,此外当次梁放在主梁上面及梁上起柱时,主梁不必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当剪力墙结构中存在部分短肢剪力墙时,只需对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而不需提高整体的抗震等级,分布筋、拉结筋、架立筋等起辅助作用的钢筋等级为一级或二级。
  
  3 结构优化实例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由四层裙楼和A、B两栋高层建筑组成,A楼高74.2m,20层,B楼高88.3m,30层,地下两层为停车库和设备用房,房屋平面布置为不规则形状,总建筑面积约5.4万m2。
  3.1设计优化的原则
  通过大量计算和经验分析,在满足现行结构设计规范及规定的前提下,遵循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及合理的刚度,对通过对可减小的结构构件进行有效的核减等措施来进行设计优化。
  3.2结构优化设计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重点是是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和剪力墙内力分配设计问题,其中剪力墙的数量及设计位置是关键。
  3.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结构优化是一个渐进的寻优过程。首先对结构整体内力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梁柱各构件的控制内力进行截面的优化设计,计算出满足荷载效应要求的各结构构件的几何特征的配筋量的优化结果,在此基础上导致原结构的几何特征和荷载特征的变化,优化结构在现荷载作用下内力分布特征发生变化,各控制截面的控制内力也发生相应变化,根据这些变化进行下一步的优化设计。
  3.4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计
  框架结构优化设计的原则究其根本就是结构优化的原则,利用一次完成的结构件,优化各个构件,可以节约投资并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
  3.5基础优化设计
  (1) 依据地质勘查资料,分别设计主楼和裙楼的基础,主楼采用筏板基础,裙楼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底板要按照经验和计算结果设置。例如在地下室基础的设计工作中,初步设计中地下室基础计划全部采用筏板基础,经审核计算,为达到节约钢筋、混凝土的目的提出纯地下室基础部分采用独立基础加抗浮底板及抗浮锚杆的做法,这种方案可以有效保证结构的安全,施工简便。因此对纯地下室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加抗浮锚杆、底板方式设计施工图(图1)。
  
  图1独立柱基础剖面
  (2) 对地下室有防水要求的基础底板,裂缝宽度控制在0.2mm左右;地下室顶板及外墙,荷载取值要准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荷载。
  (3) 作为塔楼的嵌固端,地下室的顶板不宜太薄,根据覆土薄厚情况,采用十字梁井字梁。
  3.4.7楼板优化设计
  根据楼板要预埋管道的要求,楼板较薄时施工容易造成裂缝,因此楼板设计时采用弹性假定而非塑性假定来计算楼板厚度及配筋的折减,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中较大值相同板厚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低、钢筋强度大时,最小配筋率低,故優先采用三级筋,板中抗裂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1%,不用或少用大跨厚板。
  1.5优化设计效果
  高层建筑的结构优化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难题,同时结构优化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和开发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化技术对节约工程投资具有重大意义。为验证设计优化的有效性,分析结构设计的初步方案,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市场价格推算本工程的优化节约了钢筋65t,节约资金约32万元。
  
  3结语
  文章从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应用出发,总结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优化设计方法,符合当前建筑结构设计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意义。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是一个科学系统的设计过程,针对每一项工程设计,应当根据其建筑特点,使结构各个构件受力均衡,同时要求技术应用合理、结构整体安全可靠,充分发挥每个构件的最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最终目的,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民.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优化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8.
  [2]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优化与合理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张炳华,侯起.土建结构优化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某框架结构工程实际,主要对地下室预应力框架梁、板的施工的难点作出相关分析,并提出相关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张拉;地下室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框架结构的某工程中,地下室顶板框架梁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顶板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预应力筋采用直径为Φs15.3mm,1860级高强低松弛有粘结钢绞线和无粘结
摘要: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保证供给用户的电压与其额定值的偏移不超过规定的数值是电力系统运行调整的基本任务之一。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水平与无功功率的平衡密切相关:系统的无功电源比较充足,系统就有较高的运行电压水平,反之,无功不足就反映为运行电压水平偏低。因此力求实现在额定电压下的系统无功功率的平衡。  关键词:;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电压调整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建筑质量是整个建筑业重视的话题,由于建筑质量问题造成的特大事故比比皆是,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才能保证建筑业长久、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質量;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建筑质量体系中,对建筑质量的管理尤其重要,它是决定建筑质量的直接因素。目前针对建筑质量的管理虽然有相应规定但仍不够完善,无法做到有效的对建筑质量进行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结算审核管理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会关系到大量的资金,任何疏忽都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流失或资源的浪费,对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工程的质量控制,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造價预结算审核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的要求逐渐提高,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被应用到建筑中,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已由传统型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统转变为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统。目前这一系统还在不断的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中,这一系统具有在接收到火灾信号后,立刻做出反应,将应急照明灯点亮,使疏散方向得到调整,为被困人员指出一条安全的逃生路线的功能,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
摘要: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是目前高层建筑最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但填充墙常出现开裂现象,造成使用不便,引起安全隐患。随着消费者当前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填充墙裂缝的控制已经成为整个建筑行业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混凝土 框架结构 高层建筑 填充墙 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填充
摘要:智能化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的发展方向,这其中建筑弱电系统是智能化建筑中的关键组成。本文就此阐述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O6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概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代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建筑的智能控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和全新的发展思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建筑物“弱电”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追求安全性以外,对住宅的品质和等级也有了一定的要求,不但要求适合居住,还必须要有节能、环保、大方、美观的优势。这就需要建筑企业的设计师对建筑设计进行更好的优化,从而满足人们的要求。笔者针对住宅建筑设计的优化做了一些探讨,希望对广大的相关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优化;建议;方案    中图分类号:[F2
摘要:电气工程在工厂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利益,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财产安全。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工业电气设备安装的特点的分析入手,对工业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工业电气工程施工过程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以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为例,对工业电气设备安装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业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