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思考与探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效果。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信息意识、实操能力、主体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法和组织策略,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学生大多存在学习兴趣不足、课堂理解不深、基础掌握不牢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大多沿用传统教法,缺乏创新,导致学生的参与效果和学习质量得不到提升;其二,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思路,未能有效建立体系化的学习目标,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产生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法运用不当。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不仅能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还能提升学生的课堂质量。但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缺乏多样化的引导策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提升。第二,组织形式单一。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其课堂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应从学生的主体出发,但在实际的教学发展中,部分教师受本位思想影响,忽视其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影响其学生的参与效果和课堂体验。第三,学习方式欠缺。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准备性不足等问题,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导致学生在课堂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中存在不足。
  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1、转变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其良好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还能加深其主体理解,打牢学习基础。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转变学习方式,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把握课堂组织效果。同时,在学习方式的运用与培养上,教师还应考虑学生个体的发展狀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如在“认识机器人”的教学中,这是关于机器人的概念和分类等内容,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课堂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取导学互动的学习方式,预设相应的导学问题,如“什么是机器人?”“根据使用范围,机器人有哪些分类?”“机器人有哪些应用?”等,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通过导学互动的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
  2、组织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方式,完成既定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其任务驱动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体性,使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而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的自学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情发展,灵活实施任务驱动,合理制定任务目标,满足学生对新知的求知心理,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课堂效果。如在“机器人沿线行走”的教学中,考虑到本课的教学难度较大,为了使学生学会编写机器人沿轨迹线行走程序、在系统中添加和设置灰度传感器等知识点,对此,我采取任务驱动法,并设置三个主题任务:①机器人在给线上行走②机器人左偏行走③机器人右偏行走,使学生在自主操作、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3、开展小组探究
  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因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个体难免产生差异化现象,导致学生个体的学习效果存在不足。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个体的学情状况,及时调整课堂策略,把握学生的培养方向,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主体需求和发展需要,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如在“认识开源机器人”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化现象,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并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小组之间的合作互动,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的学习质量。此外,结合各组的发展情况,设置不同的探究问题,如“开源机器人每一层板上都有什么部件?”“常用的传感器种类有哪些?”等问题,保证小组探究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习方式的转变、任务驱动的组织、小组探究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探究兴趣,还能使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加强,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课堂基础,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同时,从问题入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从而保证学生得到真实、有效的学习效果,这个对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建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J].新课程(小学),2017(12):154-154.
  [2]阿呷毕起.浅析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方法[J].魅力中国,2017(10):176-176.
  陈强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教研教学是每个老师必须要经历并掌握的一种能力,现在我们以集体的力量来做研究,以更新更快更切合实际的方式来做研究,那就是小专题的教学研究,它最大限度的貼近我们日常的教学又促进我们的日常教学。   关键词:小专题 教研 教学   “小专题教学”是将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基于教师经验和实践,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具有起点低、切入口小、周期短、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等特点。
期刊
凡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师生之间心理沟通的重要,可以说,它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
期刊
摘 要:循环递进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习惯,在运用课程教学法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实施按照由浅入深的模式,逐渐提升课程知识的难度实现慢慢地上升,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以核心素养提升的角度来进行培养,从而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和内容有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思想的核心就是循序渐进。作者将在本文中分析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实施
期刊
摘要:教材是课程的重要依托和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和途径。本文将从文本难易度和阅读理解问题难度两个方面来分析新旧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以发现两版教材在同一主题下的阅读语篇难度是否存在差异。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阅读语篇;难度对比  引言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教材的更新是必然的。本文以旧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4的阅读语篇How Li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人们对幼儿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人们对幼儿素质教育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幼儿学习品质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学习品质的基本内容,并提出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角色游戏;学习品质;培养策略  3-6周岁的孩子,对游戏具有独特的情感。通过幼儿园角色游戏,让孩子能够在游戏
期刊
摘要:课题具有选题集中、周期短、自主性强、与自己平时的工作结合紧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草根性和实用性等优点,同时又因为其需要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影响较小而又不易引起重视。但是,一花一世界。课题只要研究了,就会有收获,只要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即使是小課题,它的影响也会逐渐扩大,甚至以小见大。因此,课题研究的关键不在于课题的大与小,而在于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成果,在于课题研究者是否有较强的成果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电力行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教育培训在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想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就必然需要加大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电力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分析了电力教育培训工作的未来走势,希望能够强化员工综合素质。  关键词:电力教育培训;挑战;措施;未来走势  1.前言  电力工业是全
期刊
摘要: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当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应打破常规教学方法,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缚和限制。下面以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115页例5列方程解相遇问题为例,谈谈我们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当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应打破常规教学方法,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缚和限制,避免步步引导、就题论题和“题海式”训
期刊
【摘要】: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与课堂老师的有意识引导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偏僻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像地理这样的学科,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常常忽视这个问题。本文呼吁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并浅谈了一些在地理课堂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行之有效的做法。  【关键词】中小学生;地理课堂;人文素养  【引言】作为初中地理教师,除了传授大纲规定的文本教学任务,理所当然地应该承担起学生人文素养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教师要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理念,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小学生应该养成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习惯,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