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音乐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er1978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云: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科本无界,相融而得灵性。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事例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 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從感受美的角度来说,语文和音乐是共通的,它们“直指人心”,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让人去听,去读,去欣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有音乐般的韵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美的旋律,可以渲染情境,激发兴趣,激荡情感,增强感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音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艺术;语文教学;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激趣——敲响孩子心灵的第一音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如何在上课伊始像磁石一样牢牢地把孩子吸引?导入新课时巧用音乐,设置适当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是很有效的办法。学生的注意力一旦被吸引,就会有良好的心境,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自主学习和接受知识的主动性就会不断增强。例如教学《鸟语》一课时,上课伊始,播放唢呐名曲《百鸟朝凤》,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倾听,随着乐曲的播放,各种鸟的鸣叫声不绝于耳,学生对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自然会对鸟儿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老师此时抓住时机抛出“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你们想知道鸟儿们在说什么呢?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说过之后,再问:文中他们又说了什么呢?这么一点拨一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已经产生强烈的愿望。音乐是引子,敲响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学习的第一音。
  二、想象——在华美的音乐中入境
  文学和音乐相融相生。音乐是触发学生灵感的助推器,能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小学课本里选取的许多诗歌、散文,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节奏感强,有鲜明的音乐特征。在教学《燕子》一文时,可以选配《春之声圆舞曲》的一个片段,悠扬动听的乐曲,学生很快就会沉浸在春天诗意盎然的意境中,青草、红花、柔柳、和风、细雨,剪刀似的燕子落在五线谱似的电线上,随着这一串串音符的飘散,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草原的早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用语言文字描绘着一幅清新自然的画卷。如何使这幅画卷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来?你听,轻柔的乐声在教室响起,悠扬的笛声衬着若隐若现的马头琴,节奏舒缓,一切显得那样安静,整个大草原在沉沉地睡着……教室里也很静,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渐渐地,笛声响起来,节奏快起来,“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教室里也沸腾起来,有的策马扬鞭,有的手舞足蹈……音乐与文本融合的语言,使草原早晨的美景完全融入孩子的心中,他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蓝天、碧草尽收眼底。此情此景,你感受最深的就是:文学就是语言化的音乐,音乐就是音符化的文学。
  三、感悟——在精彩的音乐中生成
  音乐的语言就像“雪中炭”“六月风”能够点拨、引导、激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有些课文内容与某些歌词的内容很接近,并且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的,教学时适时播放这些歌曲,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在教学《掌声》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段话的含义,进一步引领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可以播放韦唯唱的《奉献》这首歌。因为歌词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与最后一段话的意思比较相近,而且学生对这首歌相当熟悉,很容易引发情感的共鸣。在欣赏歌曲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哼唱起来,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自然是水到渠成。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学生在充分领悟文本内涵,被人民子弟兵那高尚的人格深深感染的时候,播放《为了谁》这首歌,让课堂再起波澜,在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时,又将他们的思维想象推向新的境界。
  四、创造——在音乐的流淌中迸发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由此可见,声音是塑造形象的材料,它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有助于学生头脑中事物表象的激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吃透教材,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挖掘课文中的言而未尽之处、留白之处,找准写作训练点,抓住时机进行课堂练笔。练笔过程中,可以用音乐来调节氛围、铺设情境,让音乐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笔尖的智慧就会在流淌的音乐中迸发。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以“一整天”这个词语为切入点,找到写作的训练点,让学生想象小女孩走出家门后,这一整天是怎样忍饥挨饿,是怎样在风雪中叫卖的情境。学生写的时候,可以配上悲伤低缓的提琴曲,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很容易张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情感的闸门,抒写小女孩悲惨的“一整天”。可以这么说,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几乎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教师要善于寻找课本中的语言训练点,适时适当地巧用音乐,引导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从而引发学生、作者、文本的情感共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成功运用地音乐是一门艺术。作为打开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钥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选用的乐曲的风格应以和谐为本,基调应与授课精神保持一致,音量应以不淹没人声,又能给听众造成一定的听觉和心理冲击为标准。选择的时机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授课实际精心安排。将音乐牵手语文课堂,不再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一定会在音乐声中开辟出一方新天地。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以Gold码偶位码为基础给出了m序列偶位码的定义,又提出了m序列奇数位码和双偶码的概念,并分析了它们的相关特性,得出了相对于Gold码相关特性没有明显降低而序列数量却有所增
"拂臣"这一形象为荀子首先提出."拂臣"可"安国之危",但作为在某些程度上会对君主权力造成绝对威胁的臣子,"拂臣"在传统的君主制度下是不可能得到君主的认可的,存在的只可能是偶然性的
菜博会上各类无土栽培科技让人大开眼界,可是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呢?寿北盐碱地居多,可以在家门口吃上蔬菜吗?双王城生态经济区南木桥村的农民给出了响亮的答案——在盐碱地上
国际活动聚集区场馆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与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北京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必须建设一批与之配套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活动设施
主要介绍了番茄新品种瓯秀806的特征特性和栽培学习性,瓯秀806为无限生长型大红果品种,果实外观性状好,耐贮运,田间表现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为Ty-3a,适宜我国喜
2014中国零售业论坛在杭州开幕,浙商相当于是主场,我就以浙商故事为例来做一些个人的分享,与大家一起探讨。我先说两个浙商现象:第一,在浙江有两个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正>为建设规范、自律的商业预付卡发展秩序,建立行业沟通交流平台,引导行业转型,6月19日,主题为"预付卡个人市场发展与创新"的第五届中国商业预付卡行业峰会与中国商业联合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广泛的一线语文教师都踊跃地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试图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调动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和激发其兴趣。基于此,笔者在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几点想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规范字;“玩”;语文活动;有层次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让学生写得一手规范字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发展中关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具体分析企业政工干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也引起了企业管理人员及政工干
图书馆采访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直接决定着馆藏文献质量,文献流通数量的多少和读者使用情况满意度的高低,最终影响到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开展。搞好采访工作需要有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