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非常人物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bo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尹力:非常上任
  新老交替是201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一大主题词。2月20日,国务院宣布,邵明立不再担任卫生部副部长、SFDA局长,到点退休,由卫生部最年轻的副部长——50岁的尹力接任,成为SFDA新一任局长。
  众所周知,SFDA现时所面对的是一个基础薄弱的行业,且当前的监管手段和方式并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需要,食品药品安全系统性风险很高。据说,关于新任局长人选的酝酿颇费时日。卫生部的几位副部级官员都不太愿意接任此职,因为自第一任局长郑筱萸案发后,药监系统一直备受社会诟病,况且药监部门权力集中,被认为是个“不出事都难的地方”。
  尹力有国际工作背景,在接任SFDA局长一年里,参加了不少外事活动。“国际化”是尹力给SFDA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他认为,中国的药品监管工作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必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从监管制度到监管手段都必须加快与国际接轨。
  吕明方:非常去职
  登场时轰轰烈烈,注定退场时不会云淡风轻。2012年3月底,上海医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被免职,公开理由是“独断专行”“用人不察”。
  2008年6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对上海医药进行重组,由吕明方代表实际控制人上实集团操盘。现在A股上市的上海医药是由老上海医药吸收合并上实医药、中西药业而来。2011年5月,上海医药又实现H股上市。这两件事被称为上药摆脱传统国企形象市场化的重要标志,也迎来其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然而,伴随资产整合的激进改革措施也遭遇了来自集团内部的反对和抵制,其得力助手上药原副总裁葛剑秋即因内部举报而被迫辞职。葛剑秋认为,吕明方被免职,意味着上药改革派的全面失利。
  吕明方的去职在资本市场引起强烈震荡。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撰文称,试图在国企的平台上借助行政的力量完成市场化的整合,作为资深投资市场人士,是在根本的市场逻辑上犯下错误,其结果无论是否播下龙种,注定收获跳蚤。
  朱保国:非常辩护
  2012年8月底,健康元药业被公众认为用地沟油制药而遭到严厉批评。
  这是健康元董事长朱保国创业近20年来“所遇到的最大的危机”,他掌控的两家上市公司健康元与丽珠集团股价连续大跌,几天内其财富身价蒸发数十亿。8月30日,面对70多名记者的采访,近些年鲜在媒体面前露面的朱一面声称“我们也是地沟油的受害者”,一面又称“用食品废料作为化工原料7-ACA的发酵原料在理论上是无害的,而且这种做法在国外也十分普遍”,同时还抛出了引发广泛质疑的使用地沟油犹如“用大粪浇灌庄稼”的言论。其实,朱的说法并非全无道理,但却引来了更多的愤怒与声讨,甚至波及到健康元传统保健品太太口服液等产品的销售。
  随后,SFDA组织专家展开调查,评估豆油质量对头孢类抗生素药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但迄今未果。
  周耀平:非常联姻
  2012年9月16日,南京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南京医药与英国联合博姿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开展全面的战略合作。至此,双方长达5年的“恋爱”终成正果。南京医药集团董事长周耀平说,这次合作将把联合博姿当做现代医药流通企业的“导师”,促进南京医药的转型升级。
  然而,外界更为关注的是一家资质并不算差的公司,效益缘何在周耀平执掌企业的几年中节节败退,以致2011年公司竟巨亏1.8亿元?一位基金经理直言,南京医药百亿销售却出现亏损,实在令人费解,董事长应该对此负责。微博士的议论更为尖锐:南京医药的“病根是管理层搞政治、不务正业”,“现任管理层不下课,南京医药就是死路一条”。
  周耀平2001年底当选南京医药总经理,2004年出任董事长;此前,曾任南京彩色印刷厂科员;南京包装工业公司秘书、副主任科员;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秘书、副处长、调研员。
  程继忠:非常改革
  “不出意外,九芝堂和涌金将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在九芝堂2012年5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上任不到4个月的总经理程继忠如是说。九芝堂是证券市场著名的涌金系旗下上市公司。随着涌金系的变故,九芝堂的角色正在从资本运作向实业经营转变,但其业绩徘徊不前的局面始终无法得到扭转。
  于是,曾经辗转葵花、步长,把东阿阿胶卖出“天价“的程继忠被认为是九芝堂业绩的拯救者。程继忠希望通过控制营销使九芝堂实现从亿元产品、亿元区域市场到区域市场单品过亿的目标递进,以改变目前困局。但至年底,九芝堂的业绩并未因为程的到来而止住颓势,连程本人也承认在九芝堂进行的改革速度不快。至¨月,九芝堂股价大幅震荡,原因是外界盛传程可能已经离开了九芝堂。
  控制营销无疑是一剂猛药,但对于九芝堂而言,辨证施治、火候拿捏甚至见效时间都成为这场营销变革的复杂变量,这不由得让外界担心,这位在医药行业以“控制营销”闻名的营销奇才能否在九芝堂实现完美谢幕。
  房书亭:非常表态
  “取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2012年2月16日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的一席话,立刻让这位曾经的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之中。
  2月1日,中国证监会公告了一批排队上市的企业名单,其中有一家名为福建归真堂的公司在列。归真堂主营黑熊养殖、熊胆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活熊取胆”闻名,从而引发了动物保护机构和网民的抗议,认为其生产方式很不人性,并且掀起一股舆论风暴。而风暴的高潮正是始于中药协会就“活取熊胆”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房书亭的一番表态。
  作为药用,人工熊胆目前尚无法完全取代天然熊胆。中国现共有68家合法养熊场,存栏超过10000只。不过,在关于活熊取胆的舆论风暴背后,很多环保人士认为,在国内、国际野生动物保护日益接轨的大环境下,我国中药产业可能将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应对环保反思大潮。   王俊:非常入选
  2012年12月2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评选出了2012年度全球科学界十大人物,华大基因执行院长王俊成为唯一一位入选的中国人。该杂志认为,王俊作为华大基因的负责人,展示了这家机构在基因组研究方面的雄心。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洽奇评价说,1999年,华大基因支持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而到今天,其在世界基因测序上的贡献已经超出了50%。
  王俊23岁北大毕业加入华大基因,作为华大基因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的主要参与者和核心完成者,先后在《科学》、《自然》上发表论文45篇,其中不少还作为封面文章推介。华大基因目前已有8个海外办事处,与全球超过1万家大学、医药、农业以及研究机构都有合作。
  刘革新:非常发力
  离2013年还有两天,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再次祭出大手笔:拟出资5.25亿港元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利君国际12.29%股份,并计划以不超过总计20亿元通过其他方式继续收购合计不超过30%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刘革新执掌的科伦药业在国内“大输液”市场占据前三甲的位置,营业收入90%以上来自“大输液”产品,但公司却在谋求转型,意图在大输液和抗生素两个领域形成“双轨驱动”。此次科伦药业计划收购利君国际股权,即是这一战略转型中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刘革新自科伦药业上市之后便开始加快布局:2010年控股浙江国镜药业,收购广东科伦;2011年全资控股君健塑胶、收购桂林大华制药;2012年增资青山利康。此外,2011年还计划投入39.9亿元建设新疆伊犁川宁抗生素中间体项目。财报显示,2012年上半年,科伦药业的每股净资产达到17.04元,为A股所有上市公司之最。
  叶可为:非常罪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52岁的侨商叶可为万万没有料到,曾经让他风光无限的民间借贷业务最终令其身陷囹圄。
  2012年明,作为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浙江老字号温州海鹤药业(前身为“叶同仁堂”)的董事长,叶可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批捕。原因是,他在2010年3月至2011年明间以高利息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公众60多人拆借存款十几亿元,用于收购海鹤药业和其他投资。后因他资金链断裂,至案发共欠款13亿元。这也使两年前海鹤药业确立的“打造浙江省乃至全国知名医药企业集团,力争五年内上市”的理想目标彻底破灭。
  叶可为在重组海鹤药业之前,长期从事民间借贷业务,经营的百顺担保曾久负盛名。其之所以会重组海鹤药业,也跟海鹤药业前董事长戴育仁向百顺担保借贷有关。而海鹤药业案正是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标志性个案。
  刘洪泉等:非常换帅
  2012年7月,在德国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服务了12年的著名职业经理人刘洪泉辞职,随后加盟先声药业,成为先声新一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执行董事。此前刘洪泉任华瑞制药的董事、总经理,在制药领域拥有30年的管理经验。
  以刘洪泉为代表,随着中国市场、公司业务变化等原因,跨国药企(合资)2012年在中国市场的换帅动作依然持续。拜耳医药保健中国区总裁李希烈离职,其职位由Alok Kanti接替;李希烈随后赴美敦力任大中华区总裁,原总裁李炳荣离任;默沙东中国原首席运营官潘斌升任中国区总裁,原总裁冯纳玺离任;赛诺菲任命Jean-Luc Lowinski为亚洲高级副总裁;原中国惠普高级副总裁徐海瑛履新诺华中国区总裁,2010年初才从AGE中国政府事务总经理转而接任该职的易珉卸任……
其他文献
郑州的一段排污明渠内,一夜之间突然出现大量空心胶囊,300余米的渠沟被各色胶囊堆积成了“彩虹河”。此时,一些知名药厂涉嫌使用工业明胶加工胶囊的丑闻正在舆论中发酵。
期刊
过去5年,在中国排名前十的跨国药企的医药代表增加了19000名。辉瑞,在中国组建了超过4000h医药代表团队,拜耳、默沙东、阿斯利康在这方面也所差不远,诺和诺德也为其糖尿病产品配置了2000h的销售队伍。  5个原因可以解释跨国药企销售人员的迅猛增加。一是,在中国上市的产品拥有不同以往的较长的生命周期,使跨国药企在中国拥有从创新药到原研药多样化的产品线。第二,跨国药企热衷于拓展市场广度,以达到对高
期刊
上市新产品对每一个公司的来说都意义重大,而产品上市前一些错误判断或滞后的市场调查可能会使新产品上市后无法达到期望结果。严峻的形势下,制药企业需要更为谨慎。以下是从跨国药企上市新产品的经验中总结的新产品上市关键6点——  眼光长远  尽管中国市场拥有非常大的潜力,但新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前几年并不会一帆风顺,初期的产品投资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收回。产品上市时,公司内部需要组建一个囊括全球、大区、国家层面
期刊
2012年医药行业在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量持续下降,在全行业投放中的花费占比逐年减低。基于传统媒体连年提价,如果还想如原来一样强势占领卫视狂轰滥炸消费者,几乎没有任何一家药企能撑得住。如今,OTC药企遭遇尴尬困境,不得不面临着投放转型的抉择。  而另一方面,根据国家计算机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5.6亿人。12月央视消息透露,2012年1—10月,网购的金额已经占到全国社会
期刊
“大人,你看着办”  药品流通价格管理办法  这份严格限制了药品批发环节加价率和医疗机构零售环节加价率的文件,堪称十多年来发改委下发的一道最具杀伤力的令牌。  然而,发改委的这招必杀技的刀锋依然偏离了高药价的靶心。“以药养医”的体制未破除,《办法》无法撼动业内既有的潜规则,更难以改变医生偏好高价药的用药行为。  不过,这一招确实让绝大多数医药企业如临大敌。长期依靠底价招商代理生存的他们,要应对此项
期刊
医药行业曾经是业绩优良、高成长、低风险的白马股盛产地,诸多投资基金都将医药企业当做整体产业经济不佳时的防御标配选择。但是2012年,随着意料之外事件的突然来袭,医药行业频频爆发“黑天鹅”事件,不少企业的股价因此从天堂坠入地狱。  影响大、概率小是“黑天鹅”事件的基本特征,而各种小概率事件的风波不断,使得医药版块的防御性特征这一年备受考验。  生活中随机性随处可见,在资本市场也是一样。人们总是以自己
期刊
APP+Store的商业模式迅速风靡世界,APP有着移动互联网的天然基因,其便携性、富媒体和个性化的特点给TX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医药领域也莫不如此。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美国有近80%的智能手机用户利用移动应用查询过健康信息,美国医生智能手机保有量已从2007年的51%跃升至2011年的81%。国内的数字其实同样令人振奋。截至2012年10月,中国iOS、Android平台的设备总量已达2
期刊
首个中成药欧盟上市  “地奥心血康胶囊”在荷兰的成功上市,总算给想要进入欧盟这一世界最大植物药市场的中药企业一丝安慰和鼓励。  2012年3月14日,历时4年,成都地奥制药的“地奥心血康胶囊”终于获得荷兰药品评价委员会的批准,获得该国上市许可,成为我国首个进入欧盟主流医药市场的治疗性中成药品种。荷兰是欧盟27个成员国之一,根据欧盟成员国药政管理互认的相关协议,进入一个成员国后再进入其他国家,基本仅
期刊
近几年,中国主要医药流通企业都在转型,转型方向是从通过配送赚取进、销差价,到向上、下游供应链延伸服务。  以华润医药商业集团为例,它将专业化的物流管理理念普及到医院,为医院提供放入药库管理服务,获得很好的效果,其中对天坛医院的物流延伸项目作为商务部的示范工程向全国推广。此外,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又同美国医院自动化领先企业Omnicell在华实施战略合作,全程管理药品、医疗耗材在医院的流转使用,在保障患
期刊
建立起来的用户基本上都是天猫的会员,即便是价格再低,都很难实现对于自身网站的忠诚度。  这种情况下,有实力的电商选择自己搭建第三方平台,比如京东好药师、1号药网。当1号药店“秘密”布局医药馆的消息公开之后,立即引发了媒体的猜想:1号店与京东好药师、天猫医药馆或将上演“三国杀”的精彩大戏。  不过,更早一些的第三方比价平台八百方医药商城、818医药网现在的运营情况均不是很乐观。  内功仍欠缺  抛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