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导入语激活课堂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vewpyc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76-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新颖恰当的导入既能唤醒学生的思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导入环节,精心设计导入活动,激活数学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一、课堂导入的概念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对学生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演示形象直观的材料、提出待学新知识的重要价值等,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转到课内,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上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师行为方式。
  二、课堂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但有的教师对这一环节重视不够,认为只要把该讲的知识讲了就可以了,导课总是千篇一律——“上一课我们讲了……,这一课我们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甚至是灌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动力,教师用贴切而精炼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从一开始就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兴趣盎然,愉快且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创造性活动,教师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或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扩散性,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体会到思维的乐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导入新课,我初探了以下几种方法。
  1.操作导入法:“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学生具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例如教学“认识角”一课,我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游戏,准备三根小棒拼出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拼完之后继续操作从三角形中任意拿出一根小棒,让学生观察得到的图形你还认识它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图形——角。教师这样逐步引入新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起到变抽象为直观和化难为易的具体作用。
  2.设疑导入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教师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出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争论谁内角和大的动画,让学生说说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疑问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
  3.提问导入法:《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四能”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应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方程”一课时,我没有直接导入新课,而是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课题你想提哪些有关数学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什么是方程”,“方程有什么用”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出来,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导入新课,学习新知。
  4.故事导入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讲述与本课知识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5.表演导入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尽量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课堂上让学生上台表演,更为学生探索数学模型创设了贴近生活的情境,也能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直观化。如教学“数学与交通——相遇问题”时,我先组织学生上台表演,充分地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两地”、“相向”、“同时”、“相遇”等术语,然后导入新课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6.类比导入法: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以获得新知。例如教学“比一比——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时,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经能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创设“数学王国将举行一场激烈的比较数的大小比赛”的情境来引入”比一比”的课题,请各位同学当小裁判,比较“百以内的数的大小”来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再引入新课,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新知,而且也强调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当然,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科学的导入方法,给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活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其他文献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为了给将来的各科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识字是低年阶段的一个重中之重。教师要在识字课堂中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个情境之中,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习生字,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 自主 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历来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参加工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道德建设的主流。但在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方面,道德失范现象仍然存在,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社会不良风气或多或少影响着校园,而学生难以辨别真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68-01  一、教师不能只为成绩而教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我已经站在讲台上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里我从一个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个具有一定经验的中年教师,对数学教学也渐渐有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一级达标学校,但可能是这所不大的城市中有几所好一级达标学校的缘故,我所在学校的学生生源不都是非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是当前数学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过程。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要具有知识性、启迪性、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心理。教师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本文从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注重数学素养的培养等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
中图分类号:G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70-02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一纲(课程标准)多本成为新的亮点。应该说新教材在加强双基、积累、实践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增加了许多符合时代气息的内容,给人春风扑面的清新之感。我曾研读了一些关于新教材编写意图方面的文章。大都认为儿童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有限,让艰深的名作名篇退出了教材。很自然地,现行教材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69-01  我们每一位教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师,不论你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使用什么教学器材、教学的场地等。但是要想上好一节体育课,都离不开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排头的使用。教师在对学生队伍的调动、队列、队形的变换、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目标的达成中,排头起着十分重
期刊
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安全尤其是数量方面的安全问题始终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点。近几年,在国家对种粮农户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粮食产量有了稳定增长,但从长期来看,粮
中图分类号:G62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72-01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门槛,许多习惯都还停留在幼儿园时期,学习时间、方式和要求的骤变使他们处于不适应状态,从而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对学习缺乏主动和持久的耐性,表现在课堂上为被动,不专心、好动等,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设计并实践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让他们
期刊
摘 要:面对新课程改革纲领下的作文教学,教师该如何教,学生又改如何学,已经成了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个性有差异,作文水平也有差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爱上写作文,他才能体会写作文的乐趣,从而喜欢写作文,自觉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 兴趣 游戏 素材 我手写我心  《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