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加强舒适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me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加强舒适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0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护理评分的比较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肺源性心脏病通过给予舒适护理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舒适护理;预后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80-01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其常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1]。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本文研究中通过对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研究,患者预后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0例患者系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均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其中男90例,女性50例,年龄63~86岁,平均年龄69.3岁。所有患者均有慢性咳嗽、咳痰、排痰困难、胸闷等症状,经临床症状和X线检查确诊。患者症状表现为上:均处于急性加重期,表现为Ⅱ~Ⅲ级的心功能不全,平均每年住院次数3~4次,住院时间为45~75天。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分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表现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40例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氧疗、控制心衰及心律失常等综合治疗。护理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2.1 生理舒适护理:
  ①设置和谐环境。定时使用空气消毒机给病房进行消毒,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病房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病房光线柔和,尽量避免仪器发出较大的声响。②调整体位。患者体位多选择半坐位或坐位,床垫以软垫为佳,静脉穿刺操作时,应选择同一侧肢体进行[2]。③保持呼吸道畅通。协助协助翻身,拍背,使痰易于咳出,必要时可通过机械吸痰,注意无菌操作,抽吸力应适当。④促进氧疗顺畅。根据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正确使用氧气,一般允许连续的低流量,低浓度的氧气,氧气流量1~2 L/min[3]。⑤营养支持。饮食上,要以高蛋白、高营养、低盐低脂食物为主,多食蔬菜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⑥预防感染。每2个小时,给予良好的皮肤护理,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床单干净整洁,要注意患者的下肢,骶等部位易患褥疮,可进行减压保护。可协助翻身,拍背,使痰易于咳出,护理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日常应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霉菌感染的发生。
  1.2.2 心理舒适护理:
  肺气肿患者病程长、变化大,病情发作频繁,患者容易产生孤独、无助、寂寞、痛苦、空虚、绝望感,患者容易对时间、场所产生认知障碍,发生退行性行为[4]。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要规范语言。采用尊称给年老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用关心体贴、鼓励赞美的语言,帮助树立患者的自信心。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多使用商量的语气,进行操作前给予患者解释,对于焦虑不安的患者要多包容和忍让。
  1.2.3 社会舒适的护理:
  肺气肿患者的康复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因此,要提高对于患者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对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倡戒烟。并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如呼吸道感染、各种过敏原,有害气体的吸入等。生活上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疾病的诱发因素。同时,可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方法,如打太极拳、散步等,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1.3 护理观察:
  两组患者均统计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综合护理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症状缓解率、住院时间、护理评分的比较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舒适护理理论的提出应作为整体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舒适护理模式为台湾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通过护理使得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均达到康复的状态[5]。对于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舒适护理,不仅可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可减少住院时间,减少护理纠纷。本文研究中,给予舒适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在症状缓解率、住院时间、护理评分的比较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慢性肺心病患者通过给予舒适护理,改善通气功能,减少病情加重,延缓了疾病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肺部功能的水平,因此,患者的生活质量已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钟明,鲍含诚,王文学,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症[J].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2010,2(2):179-180
  [2] 陈晓青,毛玲,颜小娟,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期病人的排痰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9):15-16
  [3] 李江玲.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1):126-127
  [4] 武梦姝,房立琴,袁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舒适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145-146.
  [5] 张琴林.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676-677.
其他文献
背景:踝关节骨折是种常见的创伤,发病率居关节内骨折的首位,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交通的繁杂,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目的:利用Scopus数据库多层次探讨分析踝关节损伤的研
钢琴演奏要表达作曲家当时创作的灵感与含义以及音符当中的情感波动,那么除了需要熟练的演奏之外,还要将手指的灵活性达到一定的高度来与所要的音响效果相呼应,将两者生动巧
本篇文章以创作民歌《老鼠嫁女》为研究对象,简单概述了这首作品的背景以及创作题材的来源,浅谈了从演唱技巧到情感表达的理解,也以代表性的歌唱家的演唱为例,分析并写出自己
中提琴是一种音色非常厚重、丰满,带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得乐器,具有非常丰富的感染力,中提琴的发展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最初它只在管弦乐队中使用,后来才慢慢成为了独奏的乐器,
单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中构造最具特殊性的一种乐器,极具表现力和张力,拥有着独特音色与个性化的演奏技巧,在交响乐演奏当中的识别度很高。凭借着单簧管
背景:遗传学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但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目的:探讨CDKAL1(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5调节亚单位相关蛋白1类似物1)基因rs7754860位点G〈C单核苷酸
目的对百色地区4277名壮族人群进行ABO血型分布和基因频率调查.方法采用正反定型玻片法和试管法鉴定ABO血型.结果百色地区壮族人的血型分布特点为O>B >A>AB,其基因频率分别为
研究了3-正则Halin图的剖分图G的全色数,证明了:4≤xT(G)≤5,特别是当G的3-度点彼此不相邻时,有xT(G)=4,这里xT(G)表示G的全色数.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