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大数据环境 建设情报工程学科

来源 :数字图书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M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情报事业发展历程中,情报研究模式也经历着显著变化与转型:从基于文献进行编译报道的事实型情报收集,到基于文献检索、资料述评的综述型情报分析,再到基于事实数据、引文数据和开放数据的计量型情报分析,以及建设科技发展态势监测系统的智慧型情报研究,都催生着工程化思维下的科技隋报研究与应用模式。
其他文献
互联网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每个"触网"的人在纵情遨游网络的同时,也在网络中留下大量的个人"痕迹"。获取这些"痕迹",进行用户信息积累,将用户的属性、行为和偏好
开放共享环境下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激发人类对内容产业创新的欲望,改变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而且释放数据潜能,助力社会治理。开放数据可以分为政府数据、公共数据、科学
这些年,中国人到海外购物已成奇观,从马桶盖到电饭锅、保温杯,从名牌包到化妆品,从婴儿奶粉到纸尿裤,等等,盛况空前。海外扫货现象折射出国内商品供给的尴尬,一方面传统中低端产品供
以版权法为核心的版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与媒介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著名版权法学者保罗?戈斯汀认为,版权一开始就是技术之子。在印刷术发明前,并无任何版权保护的必要。印刷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做出重要批示: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至此智库研究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图书馆系统与其他数字信息系统不断融合,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也逐步由分散自适应的发展模式走向体系化,相关标准规范的涵盖范围从数字资源加工与描述标准,逐渐扩展到数字资源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标准,再发展为涵盖网络环境下数字信息系统互操作等多方面的标准规范;标准规范的研制主体也逐渐从单个数字图书馆扩展到各类型数
自《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创立以来,科技期刊已经有350年历史。科技期刊伴随着科学的进步,自身也在不断地变革与创新。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不仅是一场媒介革命,
从198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开启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历程以来,我国高校已广泛普及文献检索课,教授信息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如何通过信息检
目前,我国手机阅读用户月访问突破1.6亿,每天用户累计阅读时长超过500万小时,用户日均点击量超过6.8亿次。手机阅读已成为绝大多数消费者最常用的电子阅读方式,无论从用户规模、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指技艺精湛之人,"工匠精神"指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理念,体现在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善始善终、坚韧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