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例中年中危血栓栓塞风险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方案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q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CHA2DS2-VASc评分为中危血栓栓塞风险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中年患者是否接受抗凝治疗的疗效获益与安全风险,探讨抗凝治疗的合理性及不同新型抗凝剂效果对比.方法 纳入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CHA2DS2-VASc评分=1分的男性和CHA2DS2-VASc评分=2分的女性非瓣膜性房颤中年患者1430例,根据抗凝治疗与否及抗凝剂种类非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n=476)、达比加群组(n=464)和未抗凝治疗组(n=490),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6~30个月后终点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 3组基线临床资料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排除3组已知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房颤类型、房颤病程、HAS-BLED评分、既往病史、合并抗血小板药物)成为影响抗凝治疗与否和临床复合终点事件结局之间相关性的临床混杂因素(P>0.05).利伐沙班组和达比加群组的临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未抗凝治疗组(利伐沙班组:OR=0.400,95%CI:0.103~0.717,P<0.001;达比加群组:OR=0.458,95%CI:0.094~0.841,P<0.001),而药物累计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未抗凝治疗组(利伐沙班组:OR=3.204,95%CI:1.190~ 5.235,P<0.001;达比加群组:OR=4.173,95%CI:1.864~6.494,P<0.001),且利伐沙班组和达比加群组的轻微出血比例高于未抗凝治疗组(利伐沙班组:OR=2.628,95%CI:1.538~3.734,P<0.001;达比加群组:OR=2.759,95%CI:2.005~3.525,P<0.001),其他出血事件严重程度分型比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出血:x2=1.680,P=0.432;小出血:x2=2.888,P=0.236).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组间无临床复合终点事件结局累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16,P<0.001).结论 接受抗凝治疗对于CHA2DS2-VASc评分为中危血栓栓塞风险非瓣膜性房颤中年患者可提高临床净获益和改善近远期预后,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的抗凝效果相似,需谨慎选择不抗凝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安神养心膏+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惠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膏方组、膏方联合认知行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3例、膏方组28例,膏方联合认知行为观察组(联合观察组)29例,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片口服,膏方组用本院自拟安神养心膏治疗,膏方联合认知行为观察组用自拟安神养心膏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合并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的SAS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失眠患者的临床护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