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大专生学习投入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wend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投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与身心健康。本研究以德宏师专五年制大专生为例,采用自编《学习投入问卷》对1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五年制大专生对学习投入表现无所谓;(2)学习投入在不同民族、年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德宏师专 五年制大专生 学习投入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49-01
  1.引言
  学习投入是指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对自己学习负责的同时,积极与他人协作,在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下,充满学习热情,能够持续学习、解决问题、协作运动,并能正确地评价学习成果[1]。它强调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fredricks等人认为学生投入是学习过程中行为、情感、认知的相互作用或融合[2]。笔者认为学习投入是学生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结果,在课堂中、课外,在金钱、时间、精力和行为等方面上的积极性。五年制大专生由教师约束阶段直接到自我管理阶段,大多数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心理机制也比较不成熟,在学习投入方面也会存在一些特点。本研究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分析五年制大专生的学习状况,为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改善学校学习风气,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提供理论依据。
  2.方法
  2.1对象
  完全随机抽取德宏师专五年制大专生189名,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95%。其中,汉族82人,傣族47人,景颇族38人,其他13人;一年级53人,二年级55人,三年级27人,四年级45人;女生120人,男生60人。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学习投入问卷》,共有20个题目,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选项从完全投入到完全不投入,分为5个维度,反向记分为1-5。
  2.3数据分析
  数据用spss17.0 for windows 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五年制大专生学习投入的基本现状
  结果表明,50%左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会投入太多;70%以上的学生在课后基本不投入;在时间、精力、物质三方面,50%以上学生属于不怎么投入状态。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投入并不乐观,力度较弱;只有少数学生在学习上比较投入。
  3.2不同民族、年级五年制大专生的学习投入状况
  由表1可知,不同民族之间学习投入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经事后检验(LSD)发现,傣族学生的学习投入明显低于汉族学生,P=0.03<0.05;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学习投入的差异并不显著,P=0.067>0.05。
  4.讨论
  4.1五年制大专生学习投入的基本现状
  研究表明,五年制大专生的学习投入大多属于无所谓,主动投入较少。五年制大专生通常为初中应届毕业生,进入大学后,学科课程、学习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学的学习相对要宽松,以自主学习为主。五年制大专生一方面由于五年制学生的主观因素,年龄较小,处于比较叛逆的时期,自制力比较差,心理机能不成熟,爱贪玩,他们很难主动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另一方面,进入大学后,没有升学压力,学习氛围变得自由宽松、老师及家长对学生的管理及要求降低、课程内容多样化,有些内容甚至较难,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枯燥等均会对学生的学习投入造成影响。
  4.2不同民族、年级五年制大专生的学习投入分析
  首先,不同民族的五年制大专生在学习投入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德宏地区地处边疆,毗邻缅甸,是一个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因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底蕴的限制,其教育状况和学习状况相对落后一些。五年制大专生作为本研究被试,几乎全部来自德宏本地州,并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他们多数出生在偏远的农村少数民族聚集地,部分汉族学生也生活在以傣族、景颇族为主的人文环境中。这些学生之间从小接受的基础教育差异并不明显,且基础知识水平都较为薄弱,学习投入没有本质差异。事后检验发现,傣族学生的学习投入明显低于汉族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力相对较低,来到大学之后,大部分教师的讲课使用普通话,速度也会比较快。相对其它少数民族而言,傣族学生涉及更多的专业,更多的理论知识学习,这导致基础薄弱的傣族学生的学习更难一些,导致学习倦怠,学习投入逐渐减少。
  其次,不同年级的五年制大专生在学习投入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投入力度一般。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活动,但主要都不是学习。一年级学生刚进大学,把精力时间集中在新环境的适应;二年级和三年级处于比较平稳的阶段,学生开始意识到学习的自主性,虽然学习内容增多了,学习方法多样了,但学习的氛围宽松了,老师的严格要求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没有了,逃课、挂课也成为常见的现象,这些变化使得学生在学习投入逐渐减少;四年级的学生心理状况相对成熟,社会实践能力有所提升,学习之外的事情变多了,例如社团活动、恋爱、打工、考证等等,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精力都放在知识学习之外。
  5.建议
  学习投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为了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力度,笔者从教育实际出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学校需抓好学生的专业认识教育,加强五年制学生的管理力度,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完善软硬件适设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提升自身素质,改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再则,父母需给予积极地关注和引导,父母的期许是学生努力的源泉之一。最后,学生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汤倩、彭苏浩.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述评[J].宿州学院学报.2014年2月
  [2]朱红灿.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J].高教论坛.2014年4月
  作者简介:
  袁丽丽(1988.12-),女,云南保山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发展与教育学专业,学习及认知的跨文化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充分发 挥想像力和创造性,再现作品所需要表现的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音乐教师应当把握好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51-01  所谓情感,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体验,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 体需要而产生的。
期刊
【摘 要】儿童刚刚接触生活和学习,身边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儿童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对儿童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就应该为儿童创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用一种正确的、良好的方式促进儿童的成长 。由于儿童尚处于认识的初始阶段,就因该用一种用较为简单的和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实施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绘画对促进儿童的成长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通过绘画,能够让儿童建立
期刊
【摘 要】文章选中美教材的共同内容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中美教材在内容的知识点整体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内容的划分上有些出入,美国科学探索者教材划分则比较细,而湘教版内容划分则比较笼统。在选材视角上,美国教材是立足于全球而中国教材是立足于本国国情。在活动设置上,湘教版教材活动形势比较单一而美国教材的活动设置则比较丰富。课程标准上,中美两国的价值观教育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某些知识点要求上有一些差别。  
期刊
【摘 要】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开始。导入语是一个缓冲的过程,也是调整学生思维的一个过程。精彩的导入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引子、做铺垫。  【关键词】课堂 导入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81-0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
期刊
【摘要】元认知理论是大学英语新课程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师要深化和拓展大学英语教学“反思”的观点,使“反思”由单纯的大学英语课后心理反应转变为一种贯穿大学英语教学始终的实践行为,具体表现为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反思性的教。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 大学英语 反思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
期刊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难点。本文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为例,在阐述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研究性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四个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内容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旅游规划与开发 研究性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重庆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0210);重庆
期刊
【摘要】随着预科招生规模的扩大,预科生源日益复杂,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化越来越大,原有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预科英语教学。本文以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为例,提出针对大学预科英语实施分层教学,并阐释实行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给出实行分层教学的方法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预科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预科 英语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课题项目】广西医科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项目立项课题。  【中图分类号】H3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25-02  中国内地的中外联合办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种教学模式为学习者的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及提高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平台。1998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 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指出:“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