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统学说的创建和重建--韩愈和荻生徂徕比较之三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fan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概念。在历史上,中国唐代的韩愈率先明确提出了从尧传之孟子的传承谱系,承认道统由帝王向师儒的转移,以之抵抗佛老之学。时隔一千年,日本江户时代的荻生徂徕在承认道统从尧至孔子一脉相承的同时,却对先王之道和儒家之道严加区分,否认孟子是先王学说的继承人,批判宋儒的学说、观点,力图对传统的道统学说进行重建,恢复先王之道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性。通过韩愈和徂徕关于道统学说的比较研究,可以明白中国儒家学说在日本的流传、影响和日本儒学在批判、继承中国儒学基础上的独特发展。 Taoism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Confucianism. Historically, Han Yu in the Tang Dynasty of China took the lead in clearly setting forth the lineage inherited from Yao’s Mencius, recognizing the transfer of Taoism from emperor to Confucianism and Confucianism and resisting Buddhism and Taoism. A thousand years later, while Japan’s Edo period, which recognized the Taoist tradition from Yao to Confucius, severely discriminated the pre-emperor’s way of Confucianism, denied that Mencius was the heir of the pre-emperor doctrine and criticized Song’s Doctrine and viewpoint, trying hard to r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doctrine of the Taoist tradition and restore the political nature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the way of the king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Taoism and Han Yu by Han Yu, we can understand the spread and influence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in Japan and the uniqu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Confucianism on the basis of criticism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机制作一探讨。文章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活动是一个由动力机制、目标机制、加工机制和调节机制构成的整体运行机
本文介绍了美国心理学的若干发展趋势 ;在研究方法上 ,各种方法越来越多元化 ,明显地注重心理过程的研究 ,对统计学的方法有了反思 ;由于基因研究的突破 ,遗传环境又受到重视
本文借鉴了英国学考哈耶克的思路,对道家的社会观作了新的论述。详前人所略而略前人所详,重在体现“道”此一点之两面,即以善治国与以正治国。同时,对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否认道家思
《天问》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因为作者用诗歌话语内涵了诸多的原始文化或原始文化观念。对此学界虽已有所论 ,但仍有论而未尽或言而未当者。本文就《天问》中所涉
文章分析了善导念佛思想的基本内涵,指出善导的念佛思想主要由念佛的心理基础(“三心”说)和念佛的实践方法(称名念佛)两方面组成。
中国先秦美学就已经把“言”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先秦诸子美学理解语言的一个共同出发点是把语言及意义看作人的行为活动的自身和产物 ,而不仅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工具和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 ,既不能完全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论述 ,也不能沿用过去曾经倡导但效果并不明显的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用线索一靶子模式进行了返回抑制容量的两个实验.实验一对外周数个位置连续线索化,实验二对外周数个位置同时线索化.结果表明:(1)在连续线索化条件下,当线索化位置是相邻时
本文的根本目标便在于从希克的“实体”学说、“救赎论”学说和“伦理标准”入手解析其宗教多元论假说的乌托邦性质,并进一步探究其宗教多元论假说的方法论原则,最后对2l世纪基
本文探讨了基于字字同现、词性二元接续和语义二元接续的中文文本的自动查错原理和查错算法;给出了字词接续判断模型,并讨论了与接续判断模型相关的查错知识库的构造方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