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赏兵]2009国庆大阅兵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u061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码1002]
  军事观察家 杜文龙
  
  国庆是国家的盛典,国庆阅兵是盛典中的高潮。万众瞩目的国庆60周年庆典即将到来,200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在时隔10年后,将再度倾情上演威武雄壮的阅兵式。届时,中央电视台将不再吝惜时间,向世界全程转播国庆盛典,一场豪华版视觉盛宴在即。那么,如何才能不虚此“看”呢?
  
  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阅兵。这种节俭务实的风格不多见,周边有的国家有事没事都阅兵,不仅劳民伤财,更容易视觉疲劳,军队发展也没有集中展示时应有的厚重与质量,这不能怪别人不重视,毕竟阅兵不是游行。
  站立也要训练,有人以为这是个笑话,人人都会站立。但受阅时的站立几乎对身体每块肌肉都有要求,甚至包括呼吸。学生军训时站立20分钟就会有人晕倒,而受阅官兵要全副武装站立数小时,之后还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进行分列式正步行进,因此,所有的前提都是艰苦的训练和出众的素质。检阅时的站立。对于受阅者只不过是兴奋的前奏。
  从今年的青岛,国人关于分列式的内涵丰富了,原来分列式除了陆上还有海上分列式,从海天一线回归到天安门广场,看看陆上分列式、空中分列式哪一种更加震撼。
  “肯定是牙买加的山药给了他力量!”博尔特在打破100米纪录时,他的父亲认为牙买加这个符号和山药同样重要,方队排山倒海而来,军乐响起之时,中国这个符号会被无限放大。
  用艰苦形容徒步方队的训练一点也不过分,为了天安门前的743.25米、991步和8分33秒,受阅部队是用血和汗铸就了忠诚和威严,按电影《大阅兵》中所言:他们的训练量相当于用正步绕地球一周,而一般的人,严格按动作规范走上20米恐怕天上就会出现九个太阳,很难、很难。
  轻武器不是重点,但却是一道风景。国庆阅兵式会有多种先进的轻型武器以适合部队作战任务的理由面世,一种枪械称霸大江南北已经成为过去,即便是最早装备的轻武器也会有改进,自然更不会有端着RPG凑数的现象。
  有人说世界阅兵分三种。一种是俄式重品味。以武器展示为主。把阅兵当成威慑。二是法式轻品味,色彩艳丽、队形不大,甚至连阅兵的道路都不够平坦,以小编队款款通过,阅兵基本等于行军。三是印度咖哩品味,不管阅兵场地在哪,都要拼命进行展示,德里大道没有水,军舰就做成模型用拖车拉来,飞机、直升机也照此办理,不知道坐车的航空器是不会飞还是飞不了,难怪有人以为它们行进在返厂修理的路上。
  
  型谱过于热闹,曾经一度成为战斗能力强大的标志。那时,一支陆军压制火炮有10多个口径,每个口径再有多型火炮,被认为是火力凶猛的标志。2005年后,美国率先推行并实现压制火炮口径单一化,大概是繁杂的后勤维护和过多品种的弹药供应让美国人苦不堪言。在世界的火炮简化热中,我军负担最重,但进度不慢。
  从第一架歼-5上天,不管是否愿意承认,共和国和天空一直被苏制、俄制飞机和国外航空技术占据。跟随的味道不新鲜,仿制的感觉不爽快。歼-11尽管披了一件新衣,但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轨迹上终于有自己了,有人说三道四也值了。歼-10在珠海的咆哮开启了新空军的自主发展之路,一代不再姓俄的装备已经开始滑跑。
  一架新“飞豹”在沈阳军区某基地陨落,不必噤若寒蝉,说明训练强度大了、飞行的实战背景强了。航空作业高风险尽人皆知,光天化日“俄罗斯勇士”也会有失误,何况超低空对地攻击。前进,歼轰7!国庆再见。
  邱吉尔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从1949年的世界造、万国牌,到国庆50周年的中国制造和即将上演的再度辉煌,祖国强大、军队强大将成为一个符号融入60华诞。
  
  由于阅兵式持续进行,每个方队在天安门广场的行进时间非常有限,进入人们视野的有效时间更短,再加上摄像机的推、拉、摇、移等技巧多多少少会对观看造成一些干扰,为了让读者在有限时间内看清、看懂、看明白,本文结合观看历次国庆阅兵经验,归纳了21个看点供大家参考。
  阅兵一般由阅兵式和分列式两部分组成,阅兵式在先,分列式在后。在分列式中,基本顺序是徒步方队、车辆方队和空中梯队三部分,下面逐一观看。
  
  看阅兵式
  
  阅兵式是首长乘车检阅受阅部队的仪式,重点是三看。
  一看礼仪 当检阅首长乘车从天安门城楼经金水桥驶出时,受阅部队首长要乘车进至预定的报告位置,受阅部队首长通常由驻防首都的北京军区首长担任,他要向检阅首长报告部队准备情况,并请首长检阅。之后,检阅首长车开始向受阅部队方向前进,受阅部队首长车在检阅首长车外侧靠后位置等速跟进,以示陪同和尊重。检阅首长车在到达受阅部队列队位置时,受阅部队以方队为单位下达“**方队,敬礼!”口令,带队军官行举手礼,方队人员行注目礼。检阅首长以“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问候受阅部队,受阅部队以“首长好”回应首长问候。此时要看方队人员转头方向、速度是否一致,回答首长问候是否整齐有力,这是方队训练素质的体现,内行人看一听就能心里有数、检阅首长要从第一个方队一直行进到最后一个方队,之后原路返回。
  二看服装从国庆35周年到现在,我军处于调整改革期,三次阅兵服装均不相同,本次阅兵将穿着07式新型军装,但07式新军装可不是一种,又有礼服、常服、作训服,后两者还分为两个时季和不同军兵种,今天的军装不是以往一套外衣的概念了。届时,随着镜头的移动,大家会看到绿色早已经不能一统天下了。
  三看规模细心的人根据首长检阅车25千米时速,可以计算一下所用时间,这样在匆匆观看掠过的方队后,能够大致计算方队数量和受阅队伍的长径,推测出分列式的时间长短。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武器装备会快速呈现在屏幕上,但不会特别清晰,可以把感兴趣的装备留待分列式时重点观看。
  
  
  看分列式
  
  分列式是阅兵的重戏,也是最为精彩的部分,如果想有所收获,此部分必须细看。按惯例,分列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按通过天安门的顺序依次是徒步方队、车辆或者武器装备方队、空中梯队。
  徒步方队 将会以齐步和正步方式通过天安门,国庆50周年时有人计算过,徒步方队以每分钟116步速、75厘米的步幅,行进743.25米,要走991步,用时8分33秒,共走过1983块 方砖,其中正步行进118步,共88.5米,用时1分10秒。步速的准确,主要依靠军乐团的伴奏,徒步方队是踏乐前行,没有音乐就没有节奏,徒步方队行进期间,节奏就是一切。观察徒步方队,主要有五看。
  ——一看精神 我国国庆阅兵的徒步方队是全世界精神状态最好的。受阅人员身高、体型均经过严格挑选,举止、神态经过长时间特殊训练,再加上与国际冷色调刚刚接轨的07式军装和与作战环境背景十分接近的作训服衬托下,精神状态一定会十分饱满。新军装在国庆阅兵中的首次全面集体亮相,想必会引发新一轮从军尚武热情,
  ——二看人数 我军徒步方队是全世界最大、人数最多的方队,每个方队横向25人,纵向14人,加上2名带队军官共352人,至今,这样大的徒步方队世界上其它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做到,就连擅长万人团体操“阿里郎”的朝鲜,在阅兵时横向也只有24个人。美国、俄罗斯、印度、法国最多为10-16个人,纵向10~12个人,最多也就192个人,行进起来要容易得多。
  ——三看齐度 徒步方队的要求是横看一条线,纵看一条线,斜看还是一条线。就是说,一个行进中的方队,在不同角度看到的都是直线,这就是唯一标准。这样的方队要做到像一个人一样整齐划一,训练强度很大。不仅单个人员动作要标准,352个人在行进中,头、手、臂、腿、脚动作必须高度一致,任何一个人的一点节奏错乱,都会导致整个方队齐度的大幅度下降。届时,训练有素的徒步方队队员会像一堵墙一样行进,整个方队会像一个巨大的魔方一样整齐移动,这在国外是不可想像的。通过这样的方队行进,看到的是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和高度统一的军队。
  ——四看轻武器 徒步方队除军官方队佩手枪外,均配备适合本部队使用的轻武器装备。近年来,随着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我国轻武器发展很快。本次受阅部队仍会以95系列5盘毫米枪械作为基本武器,呼声较高的03式5.8毫米步枪和适合特殊岗位需要的95系列5.8毫米短管型也可能出现。特种部队也会选择与作战任务性质适合的枪械,如近年来在警用装备展上频频曝光的9毫米滚筒式冲锋枪和具备面杀伤能力的霰弹枪,也可能成为受阅轻武器。对于一般队员而言,持枪行进的难度也小一些,至少武器的加入能够让前后左右对齐时多了一个参照。笔者早些时候曾经参加过持56式半自动步枪的分列式,刺刀打开后威风无比,但一个方队的数百人同时劈下带有刺刀的步枪,枪的高度、角度是否一致、会不会伤到前方邻兵都是问题。训练时把前方邻兵的帽子打掉、打歪都会影响整个方队效果。好在持枪行进能够较好地保持与邻兵位置关系。相对于徒手方队,持枪方队不仅更威风,还相对容易些。
  ——五看组成徒步方队中步兵方队的数量一直为人关注,因为在进入机械化、信息化的今天,徒步方队中步兵方队的比例似乎总与一支军队是不是大陆军扯上某种天然联系,步兵越多会意味着一支军队的现代化味道不够。在国庆50周年阅兵时,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陆军的30%,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兵种方队,如侦察兵、炮兵、坦克兵、空降兵、陆战兵等,今年这些兵种比例是否会提高,特种兵会不会出现?徒步方队中将有哪些新的成员加入?大家拭目以待。
  车辆方队 实际上就是重型武器装备方队。相对于徒步方队的整齐,这部分更加注重内容,对于兵器爱好者而言,这是重口味。
  ——一看顺序 车辆方队的基本顺序是各军种的建制序列,通常按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的顺序接受检阅、这个顺序既体现了各军种在战争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也是各军种成立时间的缩影与痕迹,一般不予突破。
  ——二看主战坦克主战坦克是车辆方队的龙头,一般采用四路队形方式组成方队。参加受阅的主战坦克应当是陆军配备的新型坦克,推测应当以99改进型和96改进型为主,其它二代以下坦克恐怕就没机会了。这两种坦克在50周年已经出现过,但那时还是基本型号,本次出现时肯定会有变化一是会使用主动装甲,形成附加装甲与主装甲相结合的强大防护能力二是会使用防侦察迷彩,至于迷彩的颜色还是等到国庆时自己发现吧。
  ——三看装甲车 装甲车是坦克的伙伴,是步坦协同中的重要角色。本次受阅的装甲车档次和型号会更新、更多,因此会按不同型号组成多个方队参加检阅。如世界上火力最强大的步兵战车、两栖能力十分突出的两栖战车,都会成为亮点。另外,随着陆军轻型化的发展,大家还要关注装甲车队伍中的轮式车辆。在国外,陆军的轻型化已经是个大趋势,借助发达的公路网络进行快速机动的各种轮式战车正在成为陆军装甲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陆军这方面进展如何,国庆当天自会揭晓。
  ——四看火炮 火炮是战争之神,随着火力战位置的提高,炮兵武器正在向准、远、猛方向快速发展。本次检阅会把体现这三个字的炮兵武器驶入天安门广场。按以往做法,炮兵武器由压制火炮、直瞄火炮、防空火炮组成。观看时一要看这些武器的机动方式:如果自行武器多,证明机动能力强大:如果牵引型武器多,证明机动方面还会存在一些问题。二要看同一类武器的口径有多少。未来战场上,由于保障越来越难,要求各种武器要简化口径,不能从小到大,什么口径都有,自行武器什么底盘都有,甚至在一个口径上还有几种火炮。这样的布局看着热闹,一旦战争来临,却是一个天大的隐患。三是要看武器的打击效果,是不是远中近目标都能打,是不是点目标和面目标都能有效摧毁。因为受阅装备的展示也是个学问,不是有什么展什么,它呈现的一定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作战体系,大家看时千万要体会这个意图,在看单件武器的同时,一定要想一下这些武器之间的联系。
  ——五看海军导弹·庆祝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式还在涛声依旧,海军又要以精华装备参加国庆阅兵。如果青岛海域重点展示舰艇,那么天安门前重点应当展现舰载导弹武器。对于现代海上作战平台而言,反舰和防空导弹是重中之重。我国海军近年来新型主战舰艇不断下水服役,最突出的进步也是这两点。本次阅兵,新型反舰导弹和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既是重点又是亮点。
  ——六看空军防空武器 空军地面装备展示的重点是防空导弹,上次展示了引进型S-300垂直发射的导弹,本次会不会使用国产化同型的装备参加,军博展出的“红旗”-12会不会出现在受阅兵队伍之中?另外,空军的雷达部队是国家防空预警体系中的中坚,这种信息化的大型装备如何展示,空军的机动预警装备水平如何,这些都是看点。
  ——七看综合保障装备 打仗就是打后勤补给,打装备维护。如果只是展示主战装备体系,还没有把战斗力的要素全部展示,未来作战,重打不重维护与补给,战斗力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伊拉克战争的伊军并不全是被枪炮消灭的,相当部分是弹尽粮绝身 处困境后而溃散的。本次阅兵会不会把这部分装备展示一二,从另一个角度显示我军综合保障装备建设的最新成果呢?有心人尽可关注。
  ——八看战略导弹武器 第二炮兵装备是国家的柱石,是国家能力的体现。未来的导弹武器将不再只承担“只造不打”的威慑任务,核常兼备、慑打一体将成为发展方向。因此,本次阅兵展示的导弹武器可能分成两部分,一是战略威慑的核导弹,二是能够对敌方重要政治、经济等战略目标进行精确突击的常规巡航导弹。从功能上应该注意看两种,一种是能够摧毁地下或加固目标的武器,导弹武器绝不仅是地面英雄,对深在目标一定有办法,另一种是能够突破敌方反导拦截的导弹武器,未来高举高打的导弹武器为提高突防能力,会赋予弹头一定的机动变轨能力,这个能力多多少少能在导弹的外型上看出端倪。上述几点,只能留给大家在国庆当天体会和联想。
  空中梯队空中梯队一定会把分列式推向高潮。空中分列式标志着阅兵进入尾声,由于天气因素高度不确定,因此,观看空中分列式还要早做准备,带着问题看效果会更好。
  ——一看编队空中分列式的编队一般多个梯队组成,首先飞越天安门的应当由大型飞机 “八一”飞行表演队的密集编队,并以彩色烟条烘托气氛,大型飞机以往选择轰6飞机,因为它一直占据着最大型战机的宝座,而随着大型预警机的服役,老大宝座上的轰6会不会退出,这是编队首梯队的最大看点。加受油梯队的受油机会不会由刚到南海进行远程训练任务的歼-10出任,也值得看看。后面的梯队一般会以相同的机型组成,最后由直升机压阵。有多少空中梯队飞,会持续多长时间?空军60年没有像海军一样单独搞空中阅兵,会不会把劲都攒到国庆那天?反正大家得把眼睛擦亮或者把长焦镜头赶紧备好吧。
  ——二看机型 近年来航空装备发展很快,最近一届的珠海航展虽然牛刀小试,但国庆的天空一定会更加毫无保留地开放,一批新闻中的新型航空装备会盛装亮相,观众期待的歼-10、歼-11、新“飞豹”、空警系列大型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等将会现身,传闻颇多的武直10的消息也该有个结论了吧。
  
  回顾全程对比看
  
  按国庆35和50周年阅兵的程序,60周年的国庆阅兵时间应当在1个小时左右。在这个仅相当于一集电视剧的时段过后,对总体情况还要再做个梳理,经过以下三看才能更有数。
  一看三军部队比例
  阅兵式是军队建设的一个缩影,三军受阅规模和武器装备展示的数量上,大致能够看出三军的比例。当然,这还会有受阅条件限制,海军舰艇不可能开到天安门展示。但从三军受阅情况基本能够看出三军的发展和战斗力成长速度,对比发达国家军队,心里会更加有数。从前两次阅兵来看,中国军队正在走出大陆军的氛围,海、空军的作战力量正在快速发展,让人体会到蓝色海军和攻防一体的空军正向我们走来。
  二看新型装备比例按惯例,受阅装备一般以新服役的装备为主进行展示,少数装备可能重复展示,但一定是在原来基础上进行过改进的新型号。毕竟10年已经过去,历史已经给新一代装备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相信今年的阅兵式,新型装备的比例会创下一个新高,是80%还是90%,留给大家自己计算。
  三是看与以往阅兵的不同 观看60周年阅兵,要重点结合35和50周年阅兵共同欣赏。毕竟这三场阅兵纵向经过的25年时间,是国家改革开放和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的加速时期,要在回味和思考中去品味和感受。如结合1984、1999、2009年国外先进武器装备的水平,看看我军展示的装备与发达国家军队武器装备水平的差距是否在加速缩小,国外先进的武器装备在我军中有没有同型、同类,三场阅兵中展示的同一类装备在25年中进步幅度有多大,一些装备空白是否已经填补,新型装备的我军特色何在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问题10月1日就会有答案。
其他文献
上映于1992年的《红猪》是宫崎骏导演的一部寓意深刻的奇幻动画电影。这是一部完全从成年人视角出发的影片,剧情由宫崎骏早年的漫画作品《飞行艇时代》衍生拓展而来,主角不再是可爱的少女而是一个长着猪头、身材臃肿的中年男人。观众随昔日王牌飞行员罗森对梦想、荣耀、自由,甚至是爱情的思索与追寻陷入沉思,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地中海上空、水上飞机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恣意洒脱、自由纯粹的飞行员身上,感慨而无奈地
殲6是沈阳飞机厂以苏联米格-19为原型仿制的战斗机,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生产装备最多的机型。歼6总共生产了5000多架,并出口多个国家。  米格-19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轻型战斗机,是苏军装备的第一种性能较好的轻型超音速战斗机,具有易操纵和使用维护简便的特点。除前苏联空军外,华约各国以及阿富汗、阿尔巴尼亚、古巴、印尼、伊拉克、朝鲜、巴基斯坦、坦桑尼亚、乌干达、越南等国的空军都装备了这种飞机。  1
2006年10月9日,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在当天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举世为之震惊。但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朝鲜没有预告和证实的情况下,美、日等国就已经对此作出了预测,并在朝鲜试验后马上宣布了核试验的地点和威力。他们究竟用什么神通广大的手段来监测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不得不从核武器试验谈起。    揭开核试验的秘密    核试验包括核装置试验和核武器试验,目的是为了核武器发展、核爆炸现象
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尼这几个国家的海军规模都不大,但从发挥的作用和使用上,其效费比无疑是很高的。丰厚利益的诱惑和占有,使这几个国家近些年竞相发展海军,以保发财根本。尤其是在它们海军水面舰艇中被视为“大哥大”的护卫舰,更是得到了“无尽的爱”,因为它在此体现了简单的实用主义。但即使是护卫舰的平台,这几个国家已是无力建造,更别说舰上的装备,因为飞速发展的技术将它们拒之门外。“买来主义”因此被它们发
预警机全称为空中早期预警(Airborne Early Warningl,简称AEW),是指拥有整套远程警戒雷达系统,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并可指挥和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  受到地球曲度和复杂地形的限制,地面雷达对低空目标的搜索距离非常有限,而且常常受到各种影响。预警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整套雷达系统安装在飞机上,借助飞机的飞行高度,从空中搜索各类空中、海上或者是陆上目标,从而获
以色列陆军是世界上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但以色列步兵却从未装备过步兵战车——即按大多数国家所认可的标准,安装炮塔、可供步兵在车上作战的装甲战斗车辆。不过,以色列也有自己的“步兵战车”,就是按照本国的“土标准”制造的具有以色列特色的步兵战车。  早在1988年,以色列利用历次中东战争中缴获的T54/55中型坦克,翻修改造为“阿奇扎里特”重型装甲人员输送车。该车重达40吨,超过了当时世界上任何一款
AL-31F后续改进型号  在20世纪最后的10年里,俄罗斯根本无力继续研发新的军事装备,基本都是在吃苏联的老本。只对现有型号进行小打小闹的改进改型。这点在航空发动机工业上也不例外。  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国力有所恢复,特别是在强势总统普京的带领下,利用能源经济迅速让病怏怏的北极熊再次活泼起来。受此红利,其航空发动机工业也再次活跃起来,在俄罗斯政府的主导下,对其国内数家航空发动机工业实现集团化重
当奥运圣火在巴黎、伦敦和旧金山传递时,我恰好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旅行,经过了一系列古希腊城邦。这些当年辉煌的文明,科林斯、斯巴达、古代雅典,如今不过是一堆残垣断壁。文明被野蛮蹂躏,其实正是古希腊最大的悲剧,也是许多古代文明的共同悲剧之一。藏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支,和中华文化一同不间断地延续至今,正是因为他们从未没有脱离过中国领土之外对比波斯大军第一次入侵古希腊,正逢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斯巴达竟然拒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动画片叫“面具”,里面的载具可从一种样式转换到另一种样式,如可变成水上飞机的小型护卫舰。其中最好的载具之一就是可恶的幕后操纵者自己个人的坐驾——弹簧刀。它通过简单的指令,能从武装直升机变成喷气式飞机,并随后不断进行转换。  这是一个人类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实现的幻想。直升机悬停和垂直起降的能力与飞机的速度相结合的方式,好像是在航空天堂举行的一场婚礼。到目前为止,各种尝试已经取
威利·波斯特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农民家庭,家中有7个孩子,他排行第四。一家人虽辛勤劳作,但仅仅勉强能维持生活。1913年,波斯特在博览会上看到飞机表演特技飞行,从那一刻起他决心投身航空。  一战开始,他应征入伍,战后在油田当工人,收入很不错,但仍对飞行念念不忘。1918年夏天,他花25美元坐了一次开放式座舱的飞机,终于体验到飞行的滋味。1924年,在看飞行马戏团表演时,从来没有跳过伞的波斯特顶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