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现状分析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无论是研究热度还是文章发表数量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本文总结了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献,发现针灸治疗PTSD具有如下的规律:①在穴位的选择上,头穴应用最为广泛,督脉和心经以及心包经的穴位应用最多,另有国外的研究者较多的使用了背俞穴,这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②在PTSD的针灸治疗中,电针和耳针应用最多,但是目前电针的使用参数较为混乱,尚缺乏规范统一的电针参数组合方案,而耳针在PTSD的治疗中尚缺乏更高级别的
其他文献
郁证是男科疾病产生的关键,或是疾病常见的伴随病证.郁证问题得不到解决,其对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导致男科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崔云主张解决郁证问题应贯穿男科疾病诊疗始终,重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protein 2,sST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6个月及以上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
目的通过比较维持性透析与非透析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um cell adhesion molecules-1,PECAM-1)的含量,探究透析与未进行透析治疗对ESRD患者血管内皮损伤
汗、尿是人体津液排泄的两个主要途径,由此衍生出发汗、利尿两大治疗法则。传统观念多认为,汗出于表,尿渗于下,二者分消津液,相互独立。本文详细探讨了汗、尿的津液来源及气化输布途径,认为汗、尿之间的关系是津液同源,藏于州都;上疏下利,气机互通。其中,肺的宣发肃降、膀胱经腑的气化是共司汗、尿排泄的枢纽。发汗可以宣发肺气、开太阳之气,从而有利于肺气肃降、太阳之气下还可以通利膀胱,调节尿液,既能利尿、又能止尿;利尿可以推动膀胱气化,使津气上还于肺、外达于表,调节汗液,既可发汗、又可止汗。因此,通过这一关系可以打破发汗
分析孙一奎《赤水玄珠》妇人五卷从脾胃论治妇人病的病案及方药,总结归纳其特色诊疗理论。认为孙氏脾胃分治和脾胃合治思路清晰,分别从情志和痰饮论治脾,从胃阴胃阳论治胃。养阴、升阳二法抓住了从胃论治妇人病的本质,调动自身气机代替药物促阴血的化生,以滋养全身。脾胃同治的运用以及从脾胃状态探究用药禁宜更是值得深研之处。
介绍朱彩凤教授古方今用治疗肾脏病经验。列举了补阳还五汤、三才封髓丹、举元煎三首古方治疗肾脏病的临床应用,总结朱教授临证运用古方辨治肾脏病的特点有二:审病为先,辨证为主,注重微观辨证;习古方,应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师其方而不泥其所治。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观察电针针刺正常人的合谷、合谷配太冲时的即时效应和取针后的后遗效应的脑功能网络响应差异。方法:将2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合谷组和合谷配太冲组,每组10例。合谷组仅针刺合谷穴,合谷配太冲组则需在合谷、太冲穴同时针刺,皆得气后连上电针。采用fMRI收集针灸前、针灸中和针灸后的图像数据。脑功能连接分析的感兴趣区为面口运动区(Face Motor Area,faceMOT)、默认网络前部(Anter
麦冬的主要功效为滋阴益胃。叶天士提倡养胃阴之说,并结合“五脏者,皆禀气于胃”的理论,活用麦冬于临床各科。本文通过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相关医案,归纳叶氏医案中麦冬的用途如下:滋养胃阴,培胃土以养肝熄风;甘润补益胃腑,滋五脏气血之化源,调理补虚;养胃益阴,补土生金,治疗肺胃两虚之肺系疾病;益胃扶土,与清肝、平肝药物同用,治疗胃阴不足,肝木来犯;养阴培中,治疗胃阴不足,中焦失和;甘寒增液,治疗温病耗伤阴津及五志过极,化火伤阴之证;滋阴润燥,治疗肺阴亏损之痿躄;养胃生肌,治疗疮疡久溃而难敛。其经验独到,值
目的 分析高渗盐液对ICU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ICU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溶液治疗,研究组给予高渗盐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平均动脉压、心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HR、MAP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 高渗盐液对ICU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使抢救效果提升,增强患者生
目的:探讨武汉某方舱医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临床证候特点、病机核心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收集46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采集患者发病时的症状、体温和入舱时的症状、体征(包括生命体征和舌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描述性和聚类分析,探讨患者发病到入舱时中医证候特点。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入舱(发病)时以发热(75.40%)、恶寒(畏寒、身痛)(67.21%)、咳嗽(68.85%)、胸闷(包括呼吸困难、气促)(63.93%)、恶心(呕吐、纳差)(60.65%)、有汗(5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