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环节入手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目的是打造高效率的物理课堂,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细设计,有效实施。本文从教师课堂设计、课堂提问、课堂实验、章节导语等方面分析了抓住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意义。教师要认识到教学环节之间的严密性,灵活实施,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率的课堂。
  教学环节优化课堂课堂提问课堂效率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强调“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理念,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掌握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物理知识,通过学习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基于这个目的,新课程教学应在吸收借鉴传统物理教学优秀成果的前提下,抓好教学的关键环节,放开思路,拓宽途径,不断创新,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探究,让探究活动成为物理课堂的主旋律,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环节的关键点在于教师的思维创新,要通过自身的创新思维引发学生对物理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学生刚接触物理课时往往有一种新鲜感,但这种新鲜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兴趣,教师必须通过精彩的课堂强化学生的这种情绪,并不断将其引入深层次。所以教师从登上讲台就要制造一种气氛,从引言开始就不断深化学生的这种兴趣,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思想就不能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要敢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凭借知识优势,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对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善于点拨,给学生提供思路,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解决。这样的引导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思想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浓厚,化新鲜感为刻苦学习的动力。
  教学的关键环节除了常规的教师讲授过程,就是提问过程。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是课堂中最重要的互动过程,也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方式,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要不断研究新课程理念,掌握理念的精髓,研究教材的同时,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和个性特征,使教学提问的效果落到实处。首先,教师设置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必须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的提问。初中生年龄比较小,他们思维活跃,争强好胜,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因此教师提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加强提问的目的性和广泛性。其次,教师的提问要讲究策略,因为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后面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探究过程,影响到探究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在有疑之处,并注意层层推进,灵活转换思维方式,变换提出问题角度。再次,教师要善于创造提出问题的情境,因为物理学科的特征,教材多为陈述性表达,如果教师的提问也过于叙述化,那么是很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创设问题情景,通过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思考状态,激发其探究兴趣。
  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有趣味的问题易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提问中要着重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提问后全神贯注地认真思考,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去解决问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并能保持较长时间对问题的关注,可以最大程度地激活思维,从而强化其思维素质,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做到生动有趣、难易适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遵循前面提到的三项原则的基础上重视创设丰富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教学中非常讲究的一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投入思考。初中物理课堂创设问题情境要多渠道、多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可资借助的素材,用源于学生生活的问题和有意义的提问,用生活经验形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充分调动手脑功能,通过物理实验解决问题。
  教学环节的丰富多彩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精致多样的提问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教师还要学会引发课堂“争论”。课堂争论也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只有碰撞才能激发火花,有争论的课堂才是思辨性的课堂,才是探究式的课堂。探究能力是学生深入学习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首先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自我碰撞,同时要教给学生学会“自我碰撞”的概念,引导学生针对学习中的问题深入思考,敢于探究和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我们知道,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往往理解的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因为要在“争论”中取胜,必须调动自身所有的积极性和所有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点,在学生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之间制造“矛盾”,在学生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上设计问题,引起学生争论,在争论中澄清错误认识,强化理解记忆,锤炼思维素质,提升水平。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物理实验,实验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手段,是学生掌握知识,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手段,必须高度重视。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因为教学手段的单一性和教学体系封闭性,加之条件的限制,很多老师并不特别注意物理实验,导致物理教学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其才能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个体化学习的支持,而物理实验教学最能凸显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做学生实验课的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和服务者,抛弃陈旧落后的“口头式”“黑板式”的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正确引导学生能动手、会思考,并且学会质疑提问题,通过自身的实验过程发现、总结而解决问题,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物理课本中各章节的知识点好比闪光的珍珠,章节导语就是串起这些珍珠的精线。因此,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深入研究章节导语,以章节导语为纲,纲举才能目张。教师要下功夫研究教材,深入理解导语蕴含的知识结构,精心谋划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教师要有意识地从章节导语中寻找教与学的关节点,给学生一个深入学习有效的抓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目的地研究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实施方法和策略,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章节导语这把钥匙,引导学生开启学习的大门,使学生透彻理解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这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各个环节之间互为依赖,互为依存,不能偏废任何一方。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根本任务,而能力培养是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的,所以说,有效的课堂是各环节之间的有机结合,是环环相扣的层层推进。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必须深入学习,研究新課标理念,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对物理问题研究方法的指导,精心设计,严密而灵活地实施,提高每个教学环节的有效度,优化课堂结构,有备而来,着力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我们要善于发现数学的美,善于挖掘和运用其中的美,为教育教学服务。众所周知,学习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对于数学而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带领学生感悟数学的美开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颠覆数学在他们眼中“枯燥、乏味、无休止地计算”的形象。本文结合实践介绍了一些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的方法,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语言学习科目,它的教学理念是希望通过学习语文来强化学生们的母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继承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待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并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往往是课堂进行到了一半后思绪便开始“神游”。为了在课堂中能够长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语文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学日渐丰富多彩,中国文坛打破古典文学的封闭和隔绝,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外国文化的来袭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激发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文学作品商业化日益严重,抄袭情况越来越泛滥,诗词歌赋越来越不受到重视,国家对文化产业文学作品的不重视,文学作品的核心价值观模糊等情况的出现都不利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良
模拟生物矿化原理,以磷酸酯(DDP)作为有机质,采用碳化法制备了具有球形CaCO3粒子。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TGA)及活化指数
5月3日,作为2016上海家庭园艺展的主题周重要内容之一、由上海地产园林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Edible in Australia”《澳大利亚可食用植物》报告在上房园艺有限公司的梦花源举
目前成人教育已形成一支专职的教师队伍,但专业化水平不高,素质较差.要确保成人教育的质量,首先必须选择正确的手段对培训者进行培训.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数据结构的教学实际,分析当前《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理论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实际案例等方法,如何在实验教学中运用以问题为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是高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传授知识的一个过程,而且还是教师自我审视的一种手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因素,做好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整理。针对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此来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学反思 策略  一、序言  当前,我国
自杀是指自愿并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既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又是近年来医学界日益关注的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自杀已上升到非正常死亡的首位。而自杀未遂既往史
随着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创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手机这一新兴媒体,探索手机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