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ob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与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教书育人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积极性和创造性,胜任新世纪教育事业发展要求。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万丈高楼平地起,启蒙教育是基础。如果没有一个扎实、良好的初始启蒙教育,就会影响制约孩子以后更好的发展。强烈的危机感在鞭策着我们,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已刻不容缓。一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质量好坏得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以社会公德为基础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状况直接反映了整个教育行业的职业道德面貌,它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师的生活目标、道德理想、道德标准;三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兴趣、情操、甚至整个教师的个性品质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
  二、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世纪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正如革命前辈徐特立先生说的那样:“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下一代成为有共产义思想品质的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我们的师德现状与教师劳动的严肃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距离和冲突。
  第一,从教不廉。教师的廉洁自律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影响着师德的其他方面。有的教师接受学生或家长的贵重礼品、现金或宴请,向学生家长变相索要钱物,要求家长走后门为自己或亲友办私事,为赚取差价和回扣硬性向学生推销商品等,严重违背了廉洁自律精神的要求。
  第二,事业心不强,敬业奉献精神不够。主要表现在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等,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
  第三,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可以说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主要表现在不接受新事物,不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只是一味地用老一套的观念和方法来教育学生。
  第四,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有一定程度的泛起。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角色意识淡化,道德理想迷失,教育过程的功利行为强化,下海、跳槽、第二职业影响部分教师的思想。这也是在社会转型期师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第五,个别教师存在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不良行为。主要有利用节日向学生索要礼品,利用学生搞创收,把学生当成赚钱工具,不注意生活小节、说话随意不检点,经常拖课、误课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形象。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要解决师德现状与教师劳动的严肃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胜任新世纪教育发展要求,必须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问题。
  第一,充分认识师德的重要性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和关键。 “师德”,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的品德。“品德”一词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为人师表者的品德,至少应包含高度民主负责的敬业精神,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科学态度,对教育对象的真诚关爱。
  第二,学习实践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教书育人——神圣而光荣的职业,只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才能胜任此项艰巨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地坚持开战道德修养学习和实践。
  第三,严以律己、注重言行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保证。作为教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时时为人师表,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言行一致,品行端正,情操高尚,诚实谦逊,公德正派,举止文雅,不要做有损教师声誉的事。
  第四,良好的内在素养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注重积累、陶冶、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有意识地从优秀文化中吸取养料,以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
  四、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有赖于社会大环境的转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共同努力,从而建立一整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体制。
  第一,强化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表率作用。这是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领导干部是师德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起示范作用的实践者。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校风,关系到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议。
  第二,制定职业道德规范,约束师德行为。制定适合教师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可以保证教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有章可循。
  第三,加强教师思想品德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精神文明的播种者。“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教育工作的重要规律,因此,作为老师,我认为她比任何职业的人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思想进步,品德高尚,遵纪守法,言行一致,以身立教,在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
  第四,强化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爱心是教师的天职。“教育儿童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极其重要的教育手段,它能激励孩子们在活动中、游戏中、学习中产生高昂的情绪。
  第五,加强教师间的团结协作意识。一个好老师固然对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但是对孩子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培养获得成长发展,并不是一个教师能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全体教师集体密切配合才能做好的。
  第六,教师必须树立精益求精的学习意识。教师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从事本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不能满足于现阶段教师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层面,而是要坚持不懈、永无止境、不断磨练,才能使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其他文献
在英语日常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把备课和抓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把大量的精力用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测验考试等方面。当然这些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后,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要求教师要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也给教师留了更大的空间。因此如何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每位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思考的问题。即学会发现
期刊
一、案例描述  章真彦:二年级,高高的个子,清秀的脸蛋,后脑勺留着一条小辫子的男生,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一直和爷爷生活在一起。爷爷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当孩子不听话,烦了、急了就进行打骂。  这孩子,在课堂上坐不到5分钟就手舞足蹈地说笑,引同学发笑。经常随意自由走动,无缘无故大笑大叫。当老师提醒暗示之后,有一定效果,可过不了几分钟又恢复老样子。课后,爱东跑西窜,爱恶作剧,爱与人争吵,甚至动手打架,经常藏
期刊
作为万名大学生的一员,踌躇满志的我怀揣渴望上班的心来到了一所农村小学,受到同事们热情地欢迎。每天自豪的给孩子们上课,融洽的跟同事们相处,心中洋溢着幸福。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萦绕整个我。可是慢慢的问题就来了……  学校食宿简陋,回家交通不便,尤其是冬天,每到周五晚上看着家近得同事一个个回家了,偌大的校园只留下孤零零的我,恐惧向我袭来,浓浓的思念家人的情绪蔓延在心中,再也感觉不到大山里清新的空气,
期刊
语文教师的魅力,在于他有渊博的文化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随机应变的调控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而作为语文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具备哪些素质与能力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需要呢?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育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要造就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下工夫提高教师
期刊
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到教师的修养时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 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  爱因斯坦还认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结合起来、才能掌握真正的教学艺术。  提高教师修养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新课改中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行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理念是灵魂,教材建设
期刊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已成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在党中央提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继续解放思想”的今天,继续解放思想,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在新时期的班级管理中继续解放思想、实施创教育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突出的体会是:在班级管理中,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刻苦研究业
期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是凝聚和引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一面精神旗帜,更是固本培元、凝魂聚气、振奋人心的强大工程,它的“三个倡导”24个字,精炼的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才能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才能更加牢固坚守我们的价值观立场,才能更加有效地抵御邪教组织。  爱国是公民个人层面的首要价值准则。人民
期刊
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上好每一节数学课都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永恒的工作追求。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本人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与想法。  一、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在教学中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
期刊
教育的责任、教育的本原在于谋划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除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正常发展、除了分数以外,作为班主任,我们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才能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发展后劲,或者说学生在社会上发展时我们已经为他打下了强大的发展基础,让他在学校生活中已经获得了持续的发展动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学校建校一百一十周年之际,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如何,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期刊
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要知道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为了能适应这种形势,教育改革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重视教学观念,重视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重视学生思想观念中想象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一、认识数学教育的特点与目标,了解什么是想象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