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体会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xs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27.089
  摘 要:当今的高职教育中,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后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对教师辛勤工作付出的肯定,这种好的教学效果也是广大教师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目标。该文结合自身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这门课程的亲身教学体会,提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运用多媒体软件技术、安排启发性的课后作业三种方式,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 体会 教学效果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89-02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是一门涉及领域和范围较广的综合性课程。它不仅仅在传统的工业领域范围内应用广泛,而且在我国的农业工程领域范围内也得到了运用。很多的高职院校为了能够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也相继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也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如今,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优秀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已经得到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很多人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转变,过去那种“重理论、轻技能”的思想正在被慢慢扭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水平,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和经济实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这门课程作为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范围内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内容上十分丰富,以机械、电子等相关领域课程为基础,虽然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抽象、复杂的问题,但是这门课程却具有实践性强、涉及方面广等优点。所以,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此门课程,笔者将自己在教学過程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与大家分享,力求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 课堂上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效果提高明显
  所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实验、实训内容相结合。因为,目前多数的高职院校中,新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有的学生甚至会随着课程的进行,慢慢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包袱。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想办法,解决学生基础差,理解和掌握知识不牢的缺点。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保持学习的兴趣,所以一门好的课程,必须要有独特及创新之处。我们可以在“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企业或科研的项目。通过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的项目,使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由抽象变为直观,通过一些实物及样例,让学生更加熟悉掌握一些复杂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这种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实物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信服,也更容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 通过运用多媒体软件技术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制作汇集动画、视频、声音等学生感兴趣元素在内的多媒体课件,这种课件不是传统意义上只具有文字、图形的简单教学方式,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增加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内容,增加学生的视觉效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他们理解问题的方式,以更直观和生动的方式来弥补教学手段的单调,让学生在最优越的教学环境里学习,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总之,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机电一体化技术”这门课程由原来的枯燥、单调转变为生动、有趣,而且学生也更容易学到知识,增强记忆和理解,让课堂的教学效果变得更好。
  3 安排启发性的课后作业,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教师合理地给学生安排课后可自主选题的作业,虽然看起来给他们施加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实际上却让他们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他们会在学习上多花一些时间。教师可以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灵活地安排课后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传感器的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网站上查阅最新的传感器,弄懂其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并把每名学生查阅到的新型传感器进行汇总,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在掌握了课程内容的同时又能开阔视野,同时也培养了协作能力。因此,在不同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啟发办法。通过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可以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利用互联网和学校资源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了解到大量的与该课程相关的知识,直接培养了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教学,笔者深刻体会到: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精心的构思,采用先进的信息教育手段,紧密结合实际,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卢倩,王福元,崔治.高等院校机电一体化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讨[J].科教导刊,2011(25):156-157.
  [2] 熊小琴,谢丹,叶大萌,等.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8):33-34.
  [3] 李永满.机电一体化课程中科学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河南科技,2014(10):282.
  [4] 陈克勤.机电一体化实训课程规范化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6(8):36.
  [5] 赵丽梅,李焜.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中案例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3):106-107.
  [6] 陈义明,姚三九.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2):136-137.
其他文献
源于全真道派,起于甘肃省天水市的汉族宗教音乐——清水道教音乐以"全真正韵"作为其两大支派宫观"龙门"与"华山"的统一范本,由道士口传口授道乐,四处游方之下,地方韵使其道乐的风格
摘 要:气体燃料辅助烧结技术是一项具有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降低CO2排放,同时提高烧结矿强度和还原性的先进技术。该文主要介绍了梅钢烧结机焦炉煤气辅助烧结在烧结机生产中的改造工艺设计,该项改造完成并投产以来对提高烧结、炼铁技术经济指标及社会综合效益(降低能源消耗、环保效益等)作用明显。  关键词:烧结机 焦炉煤气 辅助烧结  中图分类号:TF0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
现代汉族人和现代藏族人拥有共同祖先的推断,已经被Y染色体的对比分析所证实,而不再是一种科学的推断。汉,藏民族的祖先起源于古猿,以及15000到18000年前,他们是同一祖先的后
赣剧源于江西赣东北地区的一种古老戏曲剧种,后流传整个江西乃至全国。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曾经盛行一时的戏曲音乐开始面临衰亡。而在赣东北地区依旧保留了一部分受众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24.093  摘 要:该文是在专业建设中对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两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数据库开发技术》进行课程改革的成果之一。文章从课程的性质和作用、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五个方面进行介绍,核心思路是使用“项目教学法”较好地设计了两个项目来贯穿课程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手段上都进
为了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进程,加强企业思想政治经营建设,充分发挥经营建设的凝聚、指导和沟通的作用。笔者针对新形势下的电力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进行分
摘 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社会大环境的深刻影响下,已经开始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教育部出台两部文件中均提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建设的重点。该文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师型”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