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Al2O3载体形貌及物性对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来源 :石油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638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水合Al2O3和α-Al2O3粉为原料制备银催化剂载体,对载体形貌、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等进行表征;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银催化剂,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表征结果显示,采用纯水合Al2O3制备的载体A0呈交叉片状结晶;在载体原料中添加部分α-Al2O3粉,可导致载体结晶取向发生变化、结晶呈块状,载体中大孔比例增加,但吸水率和比表面积呈降低趋
其他文献
介绍了波动管安装及焊接施工的相关情况,基于波动管安装及焊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分析,对其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对后续同类核电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煤矿井下掘进过程中,安全问题一直是放在第一位的。在煤矿井下掘进中,会受到井下地质构造、掘进设备质量、掘进技术、掘进作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为了保证煤矿井下掘进顺利进行,就必须实施煤矿井下掘进安全管理。对煤矿井下掘进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为煤矿井下掘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做出些许贡献。
介绍了PLC技术及其执行过程,以斜沟煤矿23110工作面使用的DSJ160/350/4×500型强力胶带输送机为例,对PLC技术在强力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操作便捷、可靠稳定等特点,可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矿山测量是煤矿开采前进行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其对于煤矿的开采和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矿山测量技术对于矿山测量的效率和精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矿山测量的特点,介绍了几种仪器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对于煤矿开采的正面作用,可以为认识矿山测量技术对于煤矿开采的重要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选煤厂重介质分选工艺是中国煤矿企业稳定、高速发展的基石,而实际选煤厂重介质分选工艺存在些许问题。对选煤厂重介质分选进行了概述,系统分析了选煤厂重介质分选工艺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选煤厂重介质分选工艺改造优化策略,为提升选煤厂分选效率提供些许参考。
在常规驱替流体中加入纳米颗粒可提高原油采收率,但常规纳米颗粒分散性较差,易发生团聚堵塞孔隙,且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有限,因此纳米颗粒的改性逐渐成为研究重点。重点介绍了纳米SiO2颗粒、纳米金属颗粒及有机纳米材料的改性方法,包括偶联剂改性、聚合改性和表面活性剂改性等,并比较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改性纳米颗粒的发展方向。
采用干混法制备了NiB/Hβ催化剂,利用XRD,NH3-TPD,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异构化性能及对不同轻烃原料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NiB在Hβ分子筛上具有良好的分散度;NiB负载量为5%(w)的NiB/Hβ催化剂催化50%(φ)正己烷混合原料异构化反应适宜的条件为:反应温度310℃、反应压力2.0 MPa、氢油摩尔比3、质量空速1.5 h-1。在该条件下,所得异构化产品的辛烷值为83.5,二甲基丁烷总含量约为13%(w),异构化烷烃总含量为7
以现场污染土壤为污染土壤,采用柠檬酸(CA)和活化过硫酸钠(PS)对土壤进行修复,考察了CA,Fe2+,PS加入量、温度、水土质量比、初始pH等对土壤中石油烃脱除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自由基淬灭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A/Fe2+活化PS可有效处理土壤中的石油烃污染物,当PS加入量为3.8 mmol/g、Fe2+/PS摩尔比为3∶4、CA/Fe2+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45℃、水土质量比为3、初始pH为3.0时,土
以氮氢混合气为工作气体,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二氧化钛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等离子体改性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TEM,XRD,XPS,UV-Vis,PL,EPR分析方法对改性前后二氧化钛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改性后的二氧化钛对亚甲基蓝降解率提高了56百分点,催化剂重复使用四次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仍能达到85%。表征结果显示,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后二氧化钛表面形成了Ti3+自掺杂,表面缺陷数量增加,在导带下形成[Ti3+·OV·Ti3+
为了提高油田污水的利用率和二元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能,通过对环烷基石油磺酸盐(KPS)与甜菜碱(TCJ)进行复配,测定了临界胶束浓度、界面张力等参数,研究了两者间的复配规律;并分析了二元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抗吸附性能、长期稳定性及驱油效率,研发出了性能较优的二元复配体系配方。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后,临界胶束浓度为8.51 mg/L,低于两种单一的表面活性剂,表现出正加和协同效应,同时界面张力达到超低,抗Ca2+浓度窗口明显变宽,由80~110 mg/L增加到110~27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