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伤害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一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开出租车的朋友,将遗失在车上的钱包还给了失主。钱有两万多元!许多人认为他傻。耽搁了几天的出车时间,去报社,请电视台,出招领。钱包递到失主手里,心,这时却真的凉了。
  失主打开钱包,将里面的钱数了三遍。“硬是当着众人的面数了三遍,”朋友委屈地说,“数一遍也就可以了,数了三遍,还拿有些钱对着阳光照照。我当时尴尬得无地自容,难道我会抽下几张或者换几张假币进去,那样我又何必去还?我这又是何苦?”数三遍,也许是那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是一种习惯。而对捡钱的人,则是一种情感伤害。
  母亲打电话给儿子。儿子接到电话就问:“有事吗?”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母亲有些伤感,反问道:“没事就不能打电话吗?你不打电话过来,是因为你忙;我打电话给你,还一定要因为有什么事吗?”儿子张口结舌。
  儿子怔怔地握着话筒,后悔了。他应该问问母亲生活得怎样?身体可好?对于年迈的母亲,还有那么多的担心和牵挂,平时积蓄在心里,怎么一握话筒就忘了询问和表达呢?简单的一句“有事吗”,一个小小的细节,显然是将母亲的心深深地伤害了。
  人们生活在大大小小的细节中,因为习惯,常常忽视了细节给他人的感受。细节伤害像一把软刀子,一点点切割着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往往,灾难未必能将人击垮,而一个小小的细节,伤害至深,让人久久难忘。
  (选自《扬子晚报》2006年1月7日)
  
  点评:
  细节的伤害是一把残酷的软刀子,凌迟了多少亲情和善良!伤人者也许会说,我不是故意的,应该情有可原。作者却说,这是习惯。习惯是什么?习惯是素质和修养,也需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通过反复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江苏南通 邓德明)
其他文献
美国已故的专栏作家瓦尔特·温契尔,在整整几十年他既写文章又做广播,天天羞辱名人。造谣生事。而他的听众多达5000万,5000万啊,也就是三分之=的美国成年人。  面对这个现象。你也许会感到某种悲观,心想那么多社会民众为什么会喜欢一个羞辱名人的文人呢?  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1975年他去世。大家本。以为他那5000万的听众总会有一个不小的比例来送葬,但万万没有想到。全美国来送葬的只有一个人。我
“把新农村建设当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这样做曲解了新农村的涵义。应在注重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这一‘硬件’的同时,
俄罗斯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机械化种植水平高。在阿穆尔州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8700hm2,占远东地区种植面积的60%左右。马铃薯营养价值很高,含有淀粉、蛋白质、有机酸、糖、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