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构建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发挥科目优势、注重学生实践探究,以便能够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化学教学;有效性;策略与方法
  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同时也因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没有心里压力的状况下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真正有效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才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实现有效教学,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推进化学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经济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人教版第三章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多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第一节课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一氧化碳是早出晚归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二、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学习才能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感觉到这一理论知识实际上距离他们很近,我设计了如下情境。大家吃过薯片吗?薯片袋为什么鼓鼓的?这时学生可能想到薯片很脆,袋子不鼓起来的话,薯片容易被压碎。怎样才能让袋子鼓起来?学生会想到充入一些气体,并围绕“为何充入气体?应该充入什么气体?”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在抛出问题后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讨论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
  三、“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度转换意识。从有效课堂教学的表象看,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师生、生生思维碰撞中有无新火花的迸现,课堂上是否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等方面都要求教师随时调整课堂的教学行为。
  四、关注化学实验探究与教学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训练,体验探究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比如在初中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知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不变)“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然后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在密闭的容器中放入大理石和稀盐酸,充分反应放出的气体再用澄清的石灰水吸收,观察变化前后质量是否相等)“学生讨论,启发思考”“交流表达,拓展迁移”(结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正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得探究性实验教学得以成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经过这一系列探究性问题的实验、思考、分析后,从而得出质量守恒的规律。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将学生不易理解的化学概念、化学反应过程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对于分子结构、微粒之间有空隙等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可运用图像或计算机动画将分子结构和分子运动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将抽象的微观运动生动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概念;又如,在讲到排空气集气法的时候,因为空气是没有颜色的,学生不能直观地看到空气的运动过程,不容易理解集气法的原理和操作要领。因此,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具象化的特点,展示开口向下的集气瓶,要导入集气瓶内的气体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有色微粒,这些有色微粒扩散聚集至集气瓶的底部,将“蓝色的空气”排挤出,然后演示导气管不插入集气瓶底部与插到底部收集的气体,比较两者的差异。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的演示,并结合理论内容便可容易理解排空气集气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化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就是通过教学活动,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学会交往,学会交流,能与人和睦相处,利用自然、乐于助人,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化学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探究的方式很多,可以进行合作讨论问题,合作进行实验。只要最大限度的释放出师生的能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得到充分的保证。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阶段,对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以及发展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在目前来说,初中政治教学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政治教学应尽快的了解新课程改革要求,制定出一套适合教学的政治教学方案并实施,在一定基础上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了解学生对于学习政治的需求来提升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倡合作学习和用于探究的精神,以此来实现优良的教学效果。本文就这些问题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是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内容,想要有效保障学法指导,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整体上提升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依据自身状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策略,尽量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平台。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探讨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
期刊
摘 要:怎么样才能让枯燥、沉闷、令学生乏味的英语教学充满活力,是每一个农村英语教师很关心的重点,我们都知道让每个学生喜欢英语,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所以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一下关于农村小学中英语学习氛围的创设。  关键词:农村小学;创设;英语学习;氛围  我是一名农村英语教师,从事英语教学近六年,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英语教学的不易。因为在农村,教学条件有限,而且农村中对于英语这门学科家长的重
期刊
摘 要: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课程的变革,是一次教育的重构。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文本变为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当我们幸运地成为新课程的一名实验者,真切地走进新课程时,我们的心灵经历着一次强烈的震荡。先前的旁观变成了无助的彷徨,先前的惊羡变成了沉重的惊叹!新课程正在实际地变革着我们头脑中关于教育的信条,我们必须努力地重构心灵中的教育殿堂。  关键词:语文;课程理念;重构;体验与思考  一、变革封闭
期刊
摘 要:语法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但其教学效率却一直不尽如人意。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英语教师,要吃透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认识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在弄清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改善和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进而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重要性;现状;方法  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语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我国的小学生能够对自身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充分利用,进而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小学生就一定会真切感受到进行语文学习所具有的快乐和乐趣,这样小学语文学习才能够真正成为我国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将这一目标实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当前时代不断变化和发展进行顺应,结合当今社会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对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