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启示录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頭们希望能够延续以往的风光,转型时就会瞻前顾后,甚至抗拒转型。柯达的失败是众多转型不成功的行业巨頭的一个代表。
  除非公司能抛售掉其价值连城的专利组合,否则伊士曼柯达公司,这一家具有131年历史的美国影像老字号有可能面临破产的命运。美国时间2012年1月3日,柯达官网发布公告,由于柯达股价已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纽约证券交易所已对其发出退市警告。
  柯达,曾经是行业的代名词,绝对的龙頭霸主,短短几年间,却因为在创新的新浪潮中没有“赶上趟”,面临着可能被时代无情淘汰的厄运。并不仅仅是柯达,去年以来,诺基亚、惠普等业界巨擘都因创新不足而黯然败退。
  创新世界中,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巨人”疲弱甚至倒塌的教训,给正在积极探索转型创新之路的中国更多启示和反思。柯达陨落
  1881年,柯达公司的前身在美国成立。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它先后研制出胶片和“傻瓜相机”,将摄影的乐趣带向普通百姓。柯达从1886年就开始赞助奥运会,1986年成为奥运会顶级赞助商,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全球知名度。
  柯达有过这样自豪的口号:“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的交给我们。”但对于今日的柯达而言,这些都已是昨日黄花。
  其实柯达进入数字摄影行业并不晚,甚至是数字摄影技术的发明者。柯达1975年发明第一台数码相机,1991年与尼康合作推出了一款专业级数码相机。不过,同富士和奥林巴斯这些竞争对手相比,柯达的动作还是太慢了。此外,由于担心胶卷销量受到影响,柯达一直未敢大力发展数字业务,甚至数字技术遭到雪藏,这为其以后转型埋下祸根。
  之后,柯达启动了两次战略转型。2003年9月,柯达正式宣布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重心向新兴的数字产品转移。但当时在传统胶片市场的巨额投资成了柯达转向数码市场的庞大包袱。2006年,柯达毅然更换公司标识,去掉了自1971年开始就使用的“黄盒子”和“K”图形。2009年,柯达实施二次战略重组,裁员幅度高达50%。
  两度转型并没有为柯达挽回颓势。虽然2005年,柯达还是美国数码相机销量最大的公司,但对柯达的赢利却没什么帮助。
  当然,柯达在数码相机中的投资并非竹篮打水一场空。它创造了一系列弥足珍贵的知识产权,据媒体报导,该共司通过专利授权和专利诉讼而净赚19亿美元。这为柯达进军新打印行业提供了资金支持。2007年公司开始出售打印机,采取的策略是通过给顾客提供较贵的打印机但更廉价的墨水。虽然这项业务逐渐有了起色,但柯达的新型打印机仍未扭亏为盈。
  错失良机
  “130年的胶卷帝国就这样结束了,令人唏嘘。因为数码成像技术,也因为曾经成功的不思进取。说来,第一架数码相机还是柯达发明的,至今仍拥有1000多项数码成像技术的专利,其价值大过其股票市值。”听闻消息不久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便在微博上感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EMBA中心副主任罗彪分析,柯达的失败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首先,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在数码时代,柯达基于传统相机的供应链优势和专利优势不复存在。其次,虽然柯达率先发明数码相机,但柯达的成功实质是传统业务的成功,所以传统业务部门对决策影响力甚大,企业资源也会优先配置到传统业务部门,从而导致其转型迟缓。等其想追赶时,已处船大难调頭的窘境。
  而美国《大西洋月刊》则认为,柯达在破产的边缘,原因并不仅仅因为胶片的寿终正寝;现在濒临山穷水尽,也不是因为该公司固步自封,不肯与时俱进。过去10年来,柯达一直在尝试着适应时代的改变,并推出了一些创新产品,但却不能将这些新产品转变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也是评论家认为柯达“有伟大的创新才能却无生意頭脑”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不止相机行业,彩电业、手机业同样不乏转型不成功的案例。在平板电视诞生之前,法国汤姆森公司曾是全球CRT(显像管)电视的霸主。但在平板电视崛起之后,汤姆森却逐渐淡出人们视野,2003年被TCL收归旗下。在手机行业,诺基亚也曾雄踞传统手机的霸主地位,但在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逐渐失去往日风光。
  眷恋传统、忽视市场的变化造成柯达今天的悲剧。产业观察家刘步尘认为:
  “传统行业的巨頭总是希望能够延续以往的风光,因此在转型时就会瞻前顾后,甚至抗拒转型。柯达的失败是众多转型不成功的传统行业巨頭的一个代表。”德国媒体评论认为:“在科技面前,没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者。”
  创新没有退路
  网友FDRobert说,柯达的离去不仅仅是一种储存介质的离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离去。温水煮青蛙,不创新不变革,如何基业长青?
  是的,以柯达为代表的老牌企业接连受创,该给正在转型创新谋求发展的中国企业带来些许启示。众所周知,“中国制造”举世闻名,但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减少,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多依靠创新,一味依赖模仿、“山寨”的企业将难以为继。我国多年前就已确定了科技发展目标,即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但现实中仍有诸多因素制约了企业创新。创新管理学家刘志迎说:首先,中国正在高速发展之中,快速获利机会并不鲜见,由此容易催生急功近利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创新非常不利;其次,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尚有缺憾,创新成果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不少挑战;第三,以劳动替代技术现象依旧明显,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而且,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不深耕主业,埋頭“不务正业”,也是目前一些国内企业的“软肋”。招商银行副行长丁伟就曾表示,很多做实业的人都想去做虚拟经济,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来,好多有资金、有实力的企业不愿意做实体经济。
  早在20世纪初,经济学家就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柯达等诸多老牌企业的颓势,也从反面证明了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必须看到,即使柯达当前面临困境,其依然还拥有着百年积累的1100多项专利,相比之下,蹒跚学步的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基础差距可能还非常大,要走的艰难险途也会更多。
  未来的中国企业面对的是全球竞争者,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感和创新意识。柯达以及诺基亚等大牌企业今天的尴尬,更应该警示中国创新企业,创新没有近路,更没有退路。
  责编 陈梦琴
其他文献
拉姆·查兰指出,企业应该引入“领导梯队模型”,使每一级员工都可以在恰当的岗位得到培养锻炼。    管理咨询大师拉姆·查兰在其著作的《领导梯队:全面打造领导力驱动型公司》一书,提出了“领导梯队模型”,指导企业根据各层级管理者职责、就任者能力等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匹配训练,从大量案例中梳理出了不同层级管理者最容易出现的适应岗位问题,从领导技能、时间管理能力、工作理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日常融资难,并购融资更是老大难,中国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就没有一条顺畅的道,让并购“不差钱”吗?    自中国企业诞生以来,企业融资,尤其是私营企业融资就是一大难题,作为一种需要花费大额资本金的商业行为,并购交易的融资更是难上加难,记得有一次,我问一位企业家:“你为什么不采取并购整合发展战略呢?”企业家直截了当的告诉我:“我没钱啊!”这就是中国企业目前并购融资的真实现状,许多企业甚至连企业正常运转的
期刊
游戏机为什么能让人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原因在于其努力就能通关、不努力就退的适度激励。    启发而不惩罚    在做某件事之前,要打好基础,以征得他人的意见或同意。在施以激励之前,必须先对人员进行启发、教育,使他们明白要求和规则,这样在采用激励方法时,他们才不至于感到突然,尤其是对于处罚不会感到冤枉。所以,最好的管理方法是启发,而不是惩罚。    公平相待    宝元通公司是解放前的一家百货公司。
期刊
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要成事,就要有“贼胆”    有一次,一个老强盗带着徒弟去抢劫银行,被警方追捕。两人狂逃,差点连裤子都跑掉了。好不容易甩掉了警察,两人上气不接下气,瘫倒在地上。  良久,惊魂稍定,徒弟说:“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警察,该多美好啊!”师父骂道:“放屁!要是没有警察,我们还有饭吃吗?”徒弟大惑不解。师父说:“
期刊
大多数公司缺乏一个定义明确的销售过程,很少公司能拿得出让客户提供强有力承诺的有文件记载的销售实践。  与畅销书《由内至外的销售战略:如何让复杂销售行之有效》的作者杜安·斯帕克斯的进行了一次谈话,收获颇多,加上自己之前的一些观点,在此,总结出8条行之有效的销售技巧,和大家分享。    技巧之一:构建买方与卖方的关系    销售人员需要对客户作出真实决定,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并且要对什么时候作出决定之后
期刊
当一个企业在全行业确立了独特的竞争地位,才能引领所在的产业成为一个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目前,在中国企业群落中,TCL集团的发展势头。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希望。    关注跨国公司经营谋略和了解产业国际化的人都知道,产业寡头是确立一个产业发展的最好选择,GE、微软、英特尔、三星、西门子、拜尔等企业,无不是所在产业的佼佼者,这些产业领袖引领着所在产业的发展,更掌握着该产业的技术、利润、占有率等最有价值
期刊
中国内地“税负痛苦指数”居全球第二    美国《福布斯》杂志一份“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居全球第二”的榜单,近日引发舆论的喧嚣。《人民日报》对此予以否认,称中国宏观税负低。近日福布斯再度回应,称税负高低与痛苦程度无绝对同比关系,主要取决于税收是否。还之于民”。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表示,我国税负不可能高到这种程度,是被夸大了。他分析,之所以现在公民
期刊
波司登是非常讲究创新的企业,一直处在求变的过程里,为什么发展得非常稳健?    市场似乎特别眷爱波司登。  作为羽绒服品牌,波司登已经连续16年蝉联中国市场冠军,成为“羽绒服”的代名词。旗下品牌组合(波司登、雪中飞、康博、冰洁等)的国内市场销售份额近年来一直达50%。  不仅如此,今年4月28日,波司登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此奖是中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被誉为工业界的“奥斯卡”。在获评中国工业大奖的7
期刊
在央行不断缩紧银根的宏观背景下,对外放贷、购买理财产品正逐渐成为部分i市公司的“主食”,更有上市公司来自委托贷款的收益超过了主业。    最赚钱的方式是什么?答案是“钱生钱,利滚利”。  货币政策紧缩,民间资金紧缺,资金过剩的上市公司便耐不住寂寞,纷纷投身投资理财事业,有的甚至当起了“款爷”,委托放贷,坐收高额利息。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购买理财产品和发放“委托贷款”的上市公司均不下于5
期刊
消费者既要证明“我是精明的购物者”,占尽便宜;也想证明“我是高尚的购物者”,要买足面子。    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衣着华丽的白领女性刚从LV专卖店里面出来,就钻进了沃尔玛平价超市;我们看到派头十足的老板开着奔驰,却也经常在淘宝网上“淘宝”;更有甚者,有些家庭主妇为了买便宜5毛钱的青菜,开车从市中心跑到郊区……到底,消费者的营销秘密是什么呢?    消费者喜欢占便宜,而不是便宜    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