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发觉攀比电脑性能已经没有太大意义时,在配置之外,我们不自觉地开始关注一些其它的东西:噪音、耗电量、辐射、有害物质……这些我们在几年前都还不在意的问题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电脑用户所关注。
既然对电脑性能没了极致的追求,那么是该把眼光投向环保了——不但要环保的电脑,更要环保地使用电脑。既对自己有利,更对社会、环境和国家有利。减少一点噪音,不但利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娱乐,更对周围环境免受噪音污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节约点用电,就为国家乃至全世界紧张的能源短略献绵薄之力;坚持配件RoHS化,更是为保护大自然生态做贡献。打造一台环保的电脑,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环保电脑——节能篇
节电节能是谈及环保时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可是往往我们在谈到节电时,更多的是把矛头指向了彩电、冰箱等家电,而对许多家庭都已经普及了的电脑忽略不计。目前我国电脑拥有量粗略估计近六千万台,而电脑主机的最低能耗位于所有电子产品之首。在不注意节能的状态下,全国每年仅电脑就会浪费超过5亿度的电量……
其实,节电节能的重要性许多用户都非常明白,可就是不知道应该从何着手,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一些节能的措施之后到底有没有用——因为我们不能具体看到节约的东西,无法量化。
我们应该怎样让电脑更加省电,避免闲置时无谓的电能浪费?从源头的硬件厂商开始,伴随着硬件的不断进步,他们一直在不断地努力。以最典型的CPU领域为例,Intel和AMD就分别推出了Speedstep、Speedstep2、PowerNow!以及Cool’n’Ouiet等节能技术。两大CPU厂商都已经从单纯的频率之争逐渐转向低功耗、高性能之争,尤其是战场从冲击4GHz的超高频率转向双核之争后,无论是Core 2 Duo还是AthIon 64 X2所带来的能耗都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不过,在厂商努力控制功耗之后,并不意味着用户的电脑就是“节能型”的产品。在硬件自身素质之外,我们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让我们的电脑更加节能。
电脑节能之千方百计
开启Speedstep
Speedstep是Intel从Pentium 46xx系列桌面CPU开始引入的自动降频节能技术,其原理就是在CPU负荷不高的时候自动降低频率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在负荷增大的时候再自动还原频率以满足应用的需求。
首先进入BIOS设置,在“Advanced”选项下找到“Processor PowerManaaement”,设置为“Enabled”即可。不同的主板设置选项有所差别,比如某些主板关于Speedstep的选项就在“Advaced BIOS Features”-“CPUFeatures”-“Speedstep”(或者“CPU ThermalControl”)下。最后在系统中将“电源使用方案”设置为“最小电源管理”(设置方法见下文)。
开启Cool’n’Quiet
与Intel的Speedstep技术相对应,AMD也在自身的AthIon64/Athlon 64 X2处理器上推出了相应的CPU节能降频技-Cool‘n’Quiet,其原理与Speedstep如出一辙。
首先进入BIOS设置界面,选择“PowerManagement”(不同主板有不一样的选项位置),找到“Cool’n’Quiet Technology”(或“AMDCool’n’Quiet”)项,将其设置为“Enabled”。注意还要将电源管理设置为ACPI 2.0智能管理。
重启电脑进AWindows XP,从主板驱动光盘上安装Cool’n’Quiet驱动(如果主板光盘丢失,可直接到AMD的官方网站下载,http://www.amd.com)。大家在选择驱动时需要注意,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只需安装AMD AthIon 64/Athlon 64 X2 Processor Driver即可。如果是使用的Windows 2000及以前的操作系统,则还需安装相应的Cool’n’Quiet软件。
安装完成后重启电脑,在桌面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屏幕保护程序”-“电源”,在“电源使用方案”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最小电源管理”模式即可。
经过以上设置,你的处理器只要在空闲时候就会自动降低频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不但节省了电费,也为国家节省了能源。尤其是对于电脑数量众多的企业用户来说,长期积累下来的节能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能省则省——系统设置硬件节能
除了CPU这个功耗大户之外,其它硬件的功耗虽然不是特别突出,但如果注意一些细节设置,从长期的效果来看也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显示器和硬盘更是如此。
关于显示器和硬盘的节能设置,主要集中在Windows XP系统的电源管理设置中。在桌面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屏幕保护程序”-“电源”-“电源使用方案”,关于显示器和硬件的节能设置就在此处。
我们可以按照平时电脑的用途与自己的使用习惯来设置显示器与硬盘的自动关闭或者休眠的时间。不过额外提醒大家一点,在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上,CRT显示器与LCD显示器由于显示原理不一样,屏幕保护程序对它们的作用也不一样。对CRT显示器来说,设置屏幕保护程序能达到节能的目的,而LCD显示器则相反,屏幕保护程序对LCD显示器毫无节能意义,暂时不用电脑的时候,应该彻底关闭LCD显示器电源。
懒人法则——软件调节
如果你比较喜欢“偷懒”,不想在系统中挨个设置,那么也可以采用第三方软件进行节能设置。比如我们在今年1月下刊为大家介绍过的“Localcooling”就是一款不错的节能软件。
关于“Localcooling”的具体使用方法,我们在此就不重复了请大家参考本刊2007年1月下刊《巧用Localcooling,省电省心》—文。
良好习惯——节能从身边做起
有一些细小的电脑使用技巧,或许大家平时并不在意,但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也有助于我们节能。
1、平时听音乐或者进行下载的时候,最好关闭LCD显示器,节省LCD显示器的功耗。
2、公司的打印机,尤其是小型公司和家庭打印机,请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再打开电源,以此节省打印机的待机能耗。
3、关机之后,建议大家彻底断掉交流电源。因为待机电压所产生的功耗长期积累下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尤其是企业用户动辄成百台电脑,累计的数目就更加可观了。
从根抓起——节能硬件的选择
说到硬件自身的设计,莫过于电源和硬盘最有节能的发展空间,而作为功耗大户的CPU,虽然存在不同品 牌、不同档次产品之间的能耗差异,但是由于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和个人偏好问题,反而不能作为节能硬件选择的重点。试想一下,你总不能叫需要Intel双核处理器的视频工作室硬去搭配AMD的低频Sempron处理器吧?显卡也是同理。因此,选择节能硬件的重心就落在了电源和硬盘的身上。
电源硬件体质上的节能设计主要体现在转换效率、功率因素和待机功率上。转换效率和功率因数越高,对电能的利用率越高,也就越节能。同理,待机功率越小,关机而不彻底断电带来的功耗也就越小。因此,大家在选择电源时,可以参考我们评测室给出的电源测试结果,尽可能选择转换效率高、功率因数大的电源。
最近比较火的当数混合硬盘,它不但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读写速度,更具有低能耗的特点。有数据测试证明,其能耗仅相当于同等级普通硬盘的50%左右。虽然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我们已可以预期它光明的未来。
当然,不仅仅限于电源和硬盘,还有一些厂商也在其它电脑硬件产品中加入了特色节能技术,比如显示器的特色节能电路设计等。我们只有了解了硬件的节能技术设计,才能在选择产品时根据自己的需要瞄准最低能耗这个大的目标。关于最新的节能技术在各个硬件产品上的发展状况,我们将会为大家第一时间报道最新的进展,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持续关注本刊的相关报道。
环保电脑——静音篇
以前,我们也许为了追求极限的性能而忍受高速CPU风扇的折磨;现在,当我们发现双核处理器在提供超强性能的同时功耗反而有所降低——甚至原装的散热器就足以满足需要时,我们难免会思考:既然对散热器并没有太大的要求了,为什么不想法让电脑更加“安静”一点呢?
另一方面,HTPC的日益兴盛促使电脑从单一应用走向多元化发展方向,而作为家庭影院主要核心的客厅电脑显然不能是一台硕大的“鼓风机”——成天“呜呜呜……”的声音难道不影响自己欣赏大片的心情吗?
静音!我们实在无法忍受风扇响、硬盘响、电源响、机箱也在响……这些应该下地狱的噪音早就应该消失了。让PC安静下来,刻不容缓!
只为耳根清净——拒绝噪音的理由
不知道一些老的DIY玩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自己的听觉灵敏度已经有所降低。这并非是危言耸听,不少研究都证明,长期与电脑为伍的人,听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一般的电脑系统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发出的噪声都在40分贝以上(相当于两个人正常交流时的声音),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人的耳朵似乎很容易适应,其实在适应的过程中已经伤害了自己——你发现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久了之后,再倾听别人的讲话将会变得困难。简单来说,当你适应了50分贝的声音之后,再听50分贝之下的声音时,耳朵将会极不敏感。所以,别认为电脑的噪音适应了就好,其实它早已悄悄伤害着你的听力。
“今后的某一天,人类将如以前与霍乱、瘟疫等疾病斗争一样与噪音战斗”,不管你是否听说过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的这句话,电脑的噪音确实早已不知不觉地污染了我们的生活——不但伤害听力、形成共振损坏硬件、破坏我们欣赏大片的心情,而且最重要的是那苍蝇一样的声音给精神上带来的无尽折磨。
剖析噪音源——元凶逐个看
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环保静音电脑,首先你必须清楚PC机箱内的噪音源,如此方可对症下药解决困扰你的“苍蝇”。
风扇
但凡有风扇的地方都会有噪音——或多或少。PC硬件的功耗问题决定了风扇成为绝大多数电脑系统内不可或缺的重要散热元件,无论是电源风扇、CPU散热器风扇、显卡散热器风扇还是机箱风扇,如果你不是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散热措施,风扇总是无处不在。而由风扇所产生的噪音主要来自轴承和扇叶。
任何轴承都会存在转动摩擦,摩擦噪音在初期可能不是很明显,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无论是轴承变形还是其内部被灰尘污染,都会因为摩擦力的增大而导致噪音的升高。包括一些改良产品,如液压轴承(AVC)或来辐轴承(CoolerMasterl等,虽然它们在散热和降噪性能上都强于传统轴承,但在长期使用后一样会出现因机械摩擦增大而带来噪音增加的问题。
相比轴承,扇叶更算得上是噪音的主要制造源。所谓切风噪音就是扇叶在旋转过程中快速切割空气产生的噪声,这是散热器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切风噪音理解为扇叶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噪声。
另外,假如扇叶设计不合理,未能将质量重心落在转轴上,那么在转动时就会偏心,形成上下(或左右)振动带来不愉快的噪音。很多劣质风扇在扇叶制造工艺上不过关,导致风扇重心偏移,旋转时上下左右振动就会产生极大的噪声。
光驱
光驱电机会根据系统所要读取盘片的数据分布以及盘片的质量来进行正常寻道、纠错等工作,根据读盘的情况调整马达的转速,具体表现就是时而快,时而慢。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播放某些DVD影碟时,DVD光驱突然“呜呜”直响。在这种情况下,光驱马达和盘片的旋转一起为我们奉献上了“美妙”的“二重奏”,这就是光驱最主要的噪音来源。严重的时候,比如盘片质量很差时,光驱甚至会发出“呜呜”或者“咯吱咯吱”之类努力读盘的噪声。
机箱
严格说来,机箱本身并不产生噪音。它的噪声主要是由于硬盘、风扇、光驱等带来的共振作用形成。对一些质量差的轻薄机箱而言,共振带来的机箱噪声非常明显,而质量较好的机箱一般都在减小共振噪声方面有一些专门设计(如加厚机箱面板等),这样的机箱产生的共振噪音相对较小。
硬盘
硬盘的噪音和光驱一样是由马达和盘片的旋转产生,除此之外它还是机箱共振噪声的主要元凶。不过和光驱相比,硬盘自身的噪音还算是小的,只有偶尔读盘时的“吱吱”声还会提醒我们它的存在。硬盘作为PC噪音的元凶之一,更大的罪过在于与机箱形成共振产生噪音。
打造静音PC——让电脑安静下来吧!
不同的人群对静音有不一样的要求,上班族与SOHO族需要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游戏玩家需要在获得高性能的同时不要高噪音,HTPC用户则希望尽可能获得“绝对静音”的效果,另外还有一部分狂热的玩家还希望电脑系统实现无风扇的“绝对静音”效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打造出自己满意的静音电脑!
措施1:为风扇轴承加润滑油
适合人群:暂时不打算更换CPU散热器风扇或电源、机箱风扇等硬件的一般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5元左右
风扇长时间使用之后,在轴承内部由于灰尘和自然挥发的影响,会导致润滑油变质和减少,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风扇噪音直线上升,直至无法忍受。无论是电源风扇、CPU散热器风扇或是显卡散热器风扇,都是如此。如果此时你无意更换新的硬件,而又想获得更好的静音效果,那么为风扇加油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措施2:更换CPU散热器
适合人群:所有电脑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数十元-数千元不等
更换CPU散热器往往能获得立竿见影的静音效果,毕竟CPU散热器风扇是最明显的噪音元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在静音型的CPU散热器选择上也有所差别。
中低端静音散热器
对于上班族和SOHO族来说,对CPU完全没有超频的需求,而且原装散热器在性能上已经可以满足散热需求。不过,原装8cm风扇的转速普遍较高(3000rpm左右或更高),相对来说噪音也较高。此时,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更换一个中低端的双核静音散热器是最佳选择方案,产品则以百元内的价格为宜。
高端静音散热器
对于游戏玩家、高级DIY玩家和将电脑作为HTPC的用户来说,高主频的CPU是主要的发热大户。对传统风冷散热器而言,在高主频的CPU面前就不得不通过增大风扇转速(某些型号的散热器甚至将风扇转速提升到4000rpm以上仍不能满足散热需求)来增强散热效果。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高效、低噪的散热器。这类散热器不但要达到静音的目的,还要有强劲的散热性能,同时,以这部分玩家的挑剔眼光来看,散热器的外观还不能“太丑”,方可满足其需求。因此我们认为,高端的热管(或纯铜)静音散热器就是他们所需要的产品!
MC小提示
很多人都认为,转速低的风扇噪音就一定低,其实这不完全正确。风扇噪音并不完全是由转速决定,其中还包括轴承、扇叶以及风道等设计因素。2000rpm的风扇噪音未必就一定低于3000rpm的风扇。只能说,其它条件相同时,转速低的风扇会带来更低的噪音。
液冷散热器
对骨灰级的DIY发烧友来说,无论他们是为了追求完美的“静音效果”还是将PC作为家庭影院的核心,哪怕是一些细微的噪声都让他们感到别扭,甚至12cm低转速散热风扇的细微声音也会让他们心烦。此时,这些用户为了更好的静音与散热效果,就可以考虑使用液冷散热系统。液冷系统利用导热液体的高热传导系数,能迅速地将CPU、显卡甚至北桥芯片产生的热量带走,通过换热片实现热量与空气的交换,其散热性能高于一般的风冷散热器(包括热管散热器)。如果换热片的性能足够强,甚至连大直径的换热风扇都可以省略,直接实现无风扇静音散热,优秀液冷散热器价格一般在千元左右。
措施3:风扇调速DIY
适合人群:DIY动手能力较强的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10元以内
如果觉得自己的散热器素质不错,就是嫌转速高、声音大,而且没法控制。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自己DIY一个简单的风扇调速器,将转速控制在一个静音与散热效果相对平衡的程度。
其实,所谓的风扇调速器就是将一个可变电阻器串联在风扇的供电电路中,通过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来改变风扇的供电电流,进而达到调节转速的目的。具体制作方法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详细介绍(2006年8月上刊《精心打造机箱智能散热系统》一文),有简单电路制作基础的玩家参考该文进行制作即可。
措施4:取消机箱风扇
适合人群:办公用户,家庭用户,SOHO,HTPC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无
如果CPU主频不算太高且不超频,同时已经更换了静音散热器,那么这部分用户完全可以取消机箱风扇。这样不但可以减小风扇自身带来的噪声,更可以降低机箱共振噪音的产生。
措施5:更换低嗓音硬盘
适合人群:HTPC用户、办公族、SOHO族。
静音效果:★★
成本:400-700元(主流容量)
说实话,通常情况下的硬盘噪音几乎都被风扇或机箱共振声音所掩盖,你察觉不到。但是当风扇转速一旦降低或采用了无风扇散热系统时,它就会立刻暴露出来。因此,对环境噪音有较高要求的用户而言,要想寻求一个安静的电脑使用环境,选择一款低噪音的硬盘还是很有必要的。
措施6:显卡散热器改造
适合人群:游戏爱好者、高级DIY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30元-400元左右
显卡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散热器的风扇上布满了灰尘,不但直接影响散热效果,而且额外增大了风扇的噪音。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由于显卡配置普遍较高,显卡厂商往往会为其配上散热风扇以使其正常工作,于是高端显卡的风扇就成了继CPU风扇之后的第二个“鼓风机”。要解决这个噪音问题,我们同样可以为其更换风扇或者静音散热器,最佳选择当然是带热管的静音型显卡散热器。
措施7:更换静音机箱风扇
适合人群:高级DIY用户,骨灰级玩家。
静音效果:★★★ 成本:30元左右
如果出于系统需求考虑,确实需要机箱风扇,那么我们可以加大风扇尺寸或选择使用噪音小的风扇(如酷冷至尊的来辐轴承风扇和AVC的液压轴承风扇)。根据机箱风扇位置设计的不同,我们建议大家:如果能够安装12cm风扇就一定不要用8cm或者9cm风扇,这样可以在同等风量的情况下实现最小转速,达到最佳的降噪效果。
酷冷至尊单体12cm发光风扇,转速1220rpm,噪音22dB。Tt12cm风扇,转速2000rpm(可调),值得大家考虑。
措施8:选择静音电源
适合人群:所有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200-300元
电源风扇的噪音不可忽视,尤其是积满灰尘的电源,噪音尤其明显。由于很多电源都采用了尾部8cm风扇设计,导致电源风扇噪音较大。因此,我们如果感觉电源的噪音比较“突出”的话,可以选择采用12cm甚至14cm风扇的“大风车”电源,不但能在低转速下获取极佳的静音效果,更因为风扇完全密封在机箱内,限制了噪音向机箱外传播。
措施9:硬盘,光驱防震缓冲改造
适合人群:动手能力较强的DIY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1元左右
除了本身的噪音之外,硬盘、光驱由于和机箱直接接触,它们的自身振动往往会传递到机箱形成共振噪音(注意机箱的共振噪音并非仅由硬盘和光驱引起)。如果能在硬盘、光驱与机箱的接触位置上安装橡胶缓冲垫,可有效减小这种共振现象,而且还能延长硬盘、光驱的寿命。
措施10:机箱的选择与噪音隔离
适合人群:高级DIY玩家
静音效果:★★★
成本:数百-数千元不等
减少机箱内的风扇数量是降低噪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而要减少甚至取消机箱风扇,对机箱的风道设计就有了较高的要求——必须要保证机箱内充足的空气流量才能满足散热需求。当前许多中高端机箱都在侧板上开有网状通气孔,以 便结合电源风扇形成流畅的风道,充分保证了散热效果。如果你想在高端应用中取消机箱风扇,那么一款设计优秀的静音机箱必不可少,而且建议大家最好选择板材厚的机箱(最少1mm以上),以尽可能降低共振噪音。另外,机箱内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影响到噪音控制——布线。散乱的线材不但影响散热风道,更会在风扇转动时阻挡并切割风流,形成额外的噪音。对此,我们可以用蛇皮网或线材收纳管对电源线和硬盘/光驱数据线进行整理,不但美观、改善了散热条件,还可有效降低噪音。
作为一些发烧友的追求,我们还可以在机箱的两块侧板上贴上吸音棉或隔音布,这样可以完全将噪音控制在机箱之内,实现良好的静音效果。不过,由此也会产生一个弊端——影响散热,导致机箱内的散热状况恶化。具体是否适用,只有用户自己去判断了。
“BT”案例研究——绝对静音的HTPC
以前本刊也报道过,有Modder成功打造了绝对静音的HTPC。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完全照搬他的思路,不过看看其设计对于我们打造自己心目中的静音电脑确实有莫大的好处。
首先是利用机箱作为散热介质,完全不需要风扇。通过热管和散热片将主要发热元件的热量传递到机箱上进行散热。其实有一些厂商的静音机箱早已采用这种设计,比如思民的热管静音机箱和柯瑞沃的水冷静音机箱。另外,如果对将电源电路拆解后再安装没有信心的话,可以选择无风扇电源,Tt、全汉等厂商都有这种产品。
其次是较为“BT”的做法,以CF卡代替硬盘以及使用笔记本电脑光驱。如果对容量有追求,可考虑以笔记本电脑硬盘代替普通硬盘,当然需要一个转接器。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对静音程度的追求都不一样。可是不管你是追求“安静就好”还是追求“绝对静音”,在如何对电脑进行静音改造的问题上,我们都建议用户按照“散热风扇”-“机箱”-“硬盘”-“光驱”的顺序进行整理,并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之前为大家介绍的产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事实上,不管你是对现有硬件进行改造,还是更换新的配件,只要我们掌握了PC噪音之源,就完全有能力完成静音PC的改造工作,让自己不再忍受电脑噪音的折磨,也让自己的电脑更加环保!
环保电脑——辐射篇
电脑的辐射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也曾经令不少人“谈辐色变”。说实话,至今为止,关于电脑辐射是否会对人体带来致命伤害的讨论,一直没能有一个经过科学验证的可信定论。而且,现今绝大多数IT配件都在防电磁辐射上做得比较规范了,电脑整体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已经弱化了许多。可是,不管如何,电脑辐射始终是存在的,而要最大可能地避免它给人体带来的伤害,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环保电脑,更多的应该是如何环保地使用电脑的问题!
辐射人体的危害
说起电脑辐射,恐怕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实际的感觉,毕竟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电脑的辐射主要是电磁波的辐射,尤其是低频电磁波的泄漏,部分人一直相信,它对人的神经系统、视觉系统等正常生理功能有较大的影响。
注:以下电磁辐射可能带来的对人体的影响仅供参考,尚未有严密的科学证据或具体试验证实。
首先,电磁辐射将有可能对人体的各种正常生理功能产生较大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病变,加速人体病菌的繁殖与扩散;
其次,对一些免疫力相对较差的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婴儿等,可能导致他们免疫力下降并诱发多种疾病;
第三,长时间使用电脑,对人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会导致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可能诱发白内障等眼科疾病;
最后,电磁辐射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存在污染,甚至严重影响周围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其实也不必太担心,上述后果都是建立在不注意电磁辐射的前提下的。只要我们能切实防范,就可将这种危害降低到最小,乃至消除。
防患于未然——减小电磁辐射的威胁
事实上不管你是否承认,电磁辐射时刻都存在于每一个电脑用户的周围。如何让电脑更加环保,减少电磁辐射的污染,是每一个电脑玩家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将电脑的辐射伤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关键是大家要有一个良好而环保的电脑使用习惯!
机箱选择很重要
在显示器过渡到LCD之后,很多人就认为电脑辐射的最大源泉——CRT显示器已经被替代,也就意味着电脑辐射基本被消灭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机箱。机箱不仅仅是作为承载PC硬件配件的盒子,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板卡、电源等裸露电子配件产生的大量电磁波外泄,通常我们将其称为EMI防护功能。一个机箱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防辐射能力的强弱。因此,作为防范电脑辐射的第一步,选择一个质量优秀的机箱是重中之重!
板材选料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机箱都采用了镀锌钢板作为主要材料,不过其中却大有差别。我们认为,只有钢板厚度在1mm以上,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工艺的机箱才能真正做到对电磁辐射的最佳屏蔽。而一些廉价机箱多采用电解镀锌工艺,而且钢板厚度只有0.6-0.8mm,这样的机箱显然在电磁屏蔽能力上差了许多。如果消费者对材料工艺并不了解,那么我们建议大家选购时认准“品牌”与“厚度”这两个原则,一般来说,厚度在0.8mm以下的杂牌机箱,最好就别考虑了。
密封性
密闭好的机箱,电磁屏蔽效果越好。往往大品牌厂商都会在考虑散热开孔的前提下制作出高精密度的机箱。相反,杂牌机箱厂商为了单纯的利润往往不考虑机箱的整体密闭性,在防电磁辐射的功能上大打折扣。
EMC认证
作为衡量一款机箱是否达标的又一标准,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认证直接关系到机箱的防辐射能力是否过关。在许多的品牌机箱上,我们可以发现后挡板、侧板安装位置、驱动器安装位置、电源安装位置等各个直接硬件接触地方都有一些小的触点,这些触点就是用来消除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的。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这些触点,使机箱内任何两个相互接触的电子元件或金属元件都能接地,直接释放掉EMI,避免向外传播导致电磁辐射污染。因此,大家在选购机箱时不妨多留意这些细节,如果发现机箱没有EMI触点,很可能这款机箱的EMC认证就有问题,最好不要购买。
选择一款防辐射能力良好的机箱,是打造健康环保电脑的第一步。第一步走出去之后,剩下的就是使用电脑的习惯问题了!
PC“裸奔”要不得
很多玩家为了图方便或者便于硬件的插拔更换,往往喜欢将机箱的两块侧板去掉,直接让机器“裸奔”。殊不 知,长期这样不但容易让硬件蒙尘,而且让电磁辐射直接赤裸裸地穿过你的身体,还影响周围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
长时间使用电脑要不得
如果连续使用电脑超过3小时,最好在中间休息一下。同时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cm-50cm,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显示器屏幕。
密室用电脑要不得
电脑在工作过程中不但产生电磁辐射,而且由于高频工作的电子元件的影响会导致周围空气质量下降,产生各种废气。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通风条件良好的环境下工作,比如空调屋或通风的环境,保持环境温度的舒适与空气的流通。有条件的话,最好使用一些负离子发生装置(或带负离子发生功能的硬件,比如负离子机箱或显示器),以保持适当的负离子浓度和保持空气清新。
用完电脑要洗脸
由于电脑电磁辐射的存在,人的面部很容易在长期使用电脑之后积累大量的有害电磁辐射离子,时间久了就容易导致斑疹、色素沉积等皮肤病。因此,在使用电脑之后,大家一定记住用清水冲洗面部,以减小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良好的饮食习惯
长期与电脑为伍的玩家建议养成喝绿茶的习惯,因为绿茶可以补充人体的维生素A,并因此生成人眼不断被电磁辐射所消耗的紫红质。因此,绿茶不但能有效消除部分电磁辐射带来的伤害,还可保护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的视力。
显示器背面切勿朝向人群
显示器,尤其是CRT显示器的背面是电磁辐射最严重的地方,而我们平时所担心的正面恰恰是显示器电磁辐射最弱的。因此,尽量不要将显示器的背面朝向他人。尤其是公司的电脑用户,更要注意办公室内显示器的摆放位置,以免大家每天都生活在严重的电磁辐射之中。
坦白讲,电脑辐射的危害真的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虽然尚未有定论证明它是否真的是危害巨大,不过我们建议大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且这种危害不经过长期的累积根本看不出其影响,导致许多人对这种环境污染都轻视或者忽略了。其实,正是因为电磁辐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更让它显得可怕——你不注意防范,等到察觉危害的时候,往往可能已经晚了。将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不仅仅是保护了自己的身体,更是对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意义自然也就非比寻常了。
环保电脑——RoHS篇
由于电子产品工艺的需要,许多电脑配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加入一些对人体有害且不可降解的物质,比如金属铅、镉、汞及其化合物。这些物质一旦流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将对整体生态带来巨大的破坏。因此,为从源头控制,欧盟在去年特别颁布了RoHS(限制有害物质指令),特别对电子产品中的含铅量做了严格限制。虽然我国RoHS控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过作为环保电脑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假如你要新装机的话,不妨选择这些通过了RoHS规范的产品。
此外,根据我国国情制作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已经在2007年3月1日正式颁布实行,它作为与RoHS规范类似的行业法规,对电子/电脑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也作了严格的控制。随着该法规的深入推广与执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后所有的电脑配件都会实现无害化,真正实现环保电脑的梦想!
环保电脑——结语篇
环保,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但包含了人文环境对电脑的要求,更对用户使用电脑的习惯做出了要求。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一台电脑具有高性能、低耗低噪、低污染并且为具有良好使用习惯的用户使用,这样的电脑才能称为环保电脑。在地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日渐紧张的今天,打造一台环保电脑不仅仅是让自己用电脑更加舒适,更是为国家乃至世界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单纯一台电脑的节能、减少噪音污染以及降低电磁辐射或许并不能凸显出巨大的意义,但是想一想全国好几千万电脑用户,乃至全世界上亿的电脑,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所带来的效应是非常明显且可观的。哪怕一台电脑每个月只节约0.5度电,全国每年单就电脑用户就可节约数亿度的电能消耗;每台电脑都做好降噪与防辐射的工作,那么全国将有数千万的人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因此,我们倡议:全国的电脑用户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勿以善小而不为”,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展开一切行动,让我们的电脑环保起来!为了自己,也为了国家,更是为了全世界数十亿人口所生存的地球!
既然对电脑性能没了极致的追求,那么是该把眼光投向环保了——不但要环保的电脑,更要环保地使用电脑。既对自己有利,更对社会、环境和国家有利。减少一点噪音,不但利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娱乐,更对周围环境免受噪音污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节约点用电,就为国家乃至全世界紧张的能源短略献绵薄之力;坚持配件RoHS化,更是为保护大自然生态做贡献。打造一台环保的电脑,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环保电脑——节能篇
节电节能是谈及环保时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可是往往我们在谈到节电时,更多的是把矛头指向了彩电、冰箱等家电,而对许多家庭都已经普及了的电脑忽略不计。目前我国电脑拥有量粗略估计近六千万台,而电脑主机的最低能耗位于所有电子产品之首。在不注意节能的状态下,全国每年仅电脑就会浪费超过5亿度的电量……
其实,节电节能的重要性许多用户都非常明白,可就是不知道应该从何着手,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一些节能的措施之后到底有没有用——因为我们不能具体看到节约的东西,无法量化。
我们应该怎样让电脑更加省电,避免闲置时无谓的电能浪费?从源头的硬件厂商开始,伴随着硬件的不断进步,他们一直在不断地努力。以最典型的CPU领域为例,Intel和AMD就分别推出了Speedstep、Speedstep2、PowerNow!以及Cool’n’Ouiet等节能技术。两大CPU厂商都已经从单纯的频率之争逐渐转向低功耗、高性能之争,尤其是战场从冲击4GHz的超高频率转向双核之争后,无论是Core 2 Duo还是AthIon 64 X2所带来的能耗都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不过,在厂商努力控制功耗之后,并不意味着用户的电脑就是“节能型”的产品。在硬件自身素质之外,我们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让我们的电脑更加节能。
电脑节能之千方百计
开启Speedstep
Speedstep是Intel从Pentium 46xx系列桌面CPU开始引入的自动降频节能技术,其原理就是在CPU负荷不高的时候自动降低频率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在负荷增大的时候再自动还原频率以满足应用的需求。
首先进入BIOS设置,在“Advanced”选项下找到“Processor PowerManaaement”,设置为“Enabled”即可。不同的主板设置选项有所差别,比如某些主板关于Speedstep的选项就在“Advaced BIOS Features”-“CPUFeatures”-“Speedstep”(或者“CPU ThermalControl”)下。最后在系统中将“电源使用方案”设置为“最小电源管理”(设置方法见下文)。
开启Cool’n’Quiet
与Intel的Speedstep技术相对应,AMD也在自身的AthIon64/Athlon 64 X2处理器上推出了相应的CPU节能降频技-Cool‘n’Quiet,其原理与Speedstep如出一辙。
首先进入BIOS设置界面,选择“PowerManagement”(不同主板有不一样的选项位置),找到“Cool’n’Quiet Technology”(或“AMDCool’n’Quiet”)项,将其设置为“Enabled”。注意还要将电源管理设置为ACPI 2.0智能管理。
重启电脑进AWindows XP,从主板驱动光盘上安装Cool’n’Quiet驱动(如果主板光盘丢失,可直接到AMD的官方网站下载,http://www.amd.com)。大家在选择驱动时需要注意,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只需安装AMD AthIon 64/Athlon 64 X2 Processor Driver即可。如果是使用的Windows 2000及以前的操作系统,则还需安装相应的Cool’n’Quiet软件。
安装完成后重启电脑,在桌面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屏幕保护程序”-“电源”,在“电源使用方案”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最小电源管理”模式即可。
经过以上设置,你的处理器只要在空闲时候就会自动降低频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不但节省了电费,也为国家节省了能源。尤其是对于电脑数量众多的企业用户来说,长期积累下来的节能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能省则省——系统设置硬件节能
除了CPU这个功耗大户之外,其它硬件的功耗虽然不是特别突出,但如果注意一些细节设置,从长期的效果来看也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显示器和硬盘更是如此。
关于显示器和硬盘的节能设置,主要集中在Windows XP系统的电源管理设置中。在桌面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屏幕保护程序”-“电源”-“电源使用方案”,关于显示器和硬件的节能设置就在此处。
我们可以按照平时电脑的用途与自己的使用习惯来设置显示器与硬盘的自动关闭或者休眠的时间。不过额外提醒大家一点,在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上,CRT显示器与LCD显示器由于显示原理不一样,屏幕保护程序对它们的作用也不一样。对CRT显示器来说,设置屏幕保护程序能达到节能的目的,而LCD显示器则相反,屏幕保护程序对LCD显示器毫无节能意义,暂时不用电脑的时候,应该彻底关闭LCD显示器电源。
懒人法则——软件调节
如果你比较喜欢“偷懒”,不想在系统中挨个设置,那么也可以采用第三方软件进行节能设置。比如我们在今年1月下刊为大家介绍过的“Localcooling”就是一款不错的节能软件。
关于“Localcooling”的具体使用方法,我们在此就不重复了请大家参考本刊2007年1月下刊《巧用Localcooling,省电省心》—文。
良好习惯——节能从身边做起
有一些细小的电脑使用技巧,或许大家平时并不在意,但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也有助于我们节能。
1、平时听音乐或者进行下载的时候,最好关闭LCD显示器,节省LCD显示器的功耗。
2、公司的打印机,尤其是小型公司和家庭打印机,请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再打开电源,以此节省打印机的待机能耗。
3、关机之后,建议大家彻底断掉交流电源。因为待机电压所产生的功耗长期积累下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尤其是企业用户动辄成百台电脑,累计的数目就更加可观了。
从根抓起——节能硬件的选择
说到硬件自身的设计,莫过于电源和硬盘最有节能的发展空间,而作为功耗大户的CPU,虽然存在不同品 牌、不同档次产品之间的能耗差异,但是由于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和个人偏好问题,反而不能作为节能硬件选择的重点。试想一下,你总不能叫需要Intel双核处理器的视频工作室硬去搭配AMD的低频Sempron处理器吧?显卡也是同理。因此,选择节能硬件的重心就落在了电源和硬盘的身上。
电源硬件体质上的节能设计主要体现在转换效率、功率因素和待机功率上。转换效率和功率因数越高,对电能的利用率越高,也就越节能。同理,待机功率越小,关机而不彻底断电带来的功耗也就越小。因此,大家在选择电源时,可以参考我们评测室给出的电源测试结果,尽可能选择转换效率高、功率因数大的电源。
最近比较火的当数混合硬盘,它不但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读写速度,更具有低能耗的特点。有数据测试证明,其能耗仅相当于同等级普通硬盘的50%左右。虽然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我们已可以预期它光明的未来。
当然,不仅仅限于电源和硬盘,还有一些厂商也在其它电脑硬件产品中加入了特色节能技术,比如显示器的特色节能电路设计等。我们只有了解了硬件的节能技术设计,才能在选择产品时根据自己的需要瞄准最低能耗这个大的目标。关于最新的节能技术在各个硬件产品上的发展状况,我们将会为大家第一时间报道最新的进展,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持续关注本刊的相关报道。
环保电脑——静音篇
以前,我们也许为了追求极限的性能而忍受高速CPU风扇的折磨;现在,当我们发现双核处理器在提供超强性能的同时功耗反而有所降低——甚至原装的散热器就足以满足需要时,我们难免会思考:既然对散热器并没有太大的要求了,为什么不想法让电脑更加“安静”一点呢?
另一方面,HTPC的日益兴盛促使电脑从单一应用走向多元化发展方向,而作为家庭影院主要核心的客厅电脑显然不能是一台硕大的“鼓风机”——成天“呜呜呜……”的声音难道不影响自己欣赏大片的心情吗?
静音!我们实在无法忍受风扇响、硬盘响、电源响、机箱也在响……这些应该下地狱的噪音早就应该消失了。让PC安静下来,刻不容缓!
只为耳根清净——拒绝噪音的理由
不知道一些老的DIY玩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自己的听觉灵敏度已经有所降低。这并非是危言耸听,不少研究都证明,长期与电脑为伍的人,听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一般的电脑系统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发出的噪声都在40分贝以上(相当于两个人正常交流时的声音),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人的耳朵似乎很容易适应,其实在适应的过程中已经伤害了自己——你发现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久了之后,再倾听别人的讲话将会变得困难。简单来说,当你适应了50分贝的声音之后,再听50分贝之下的声音时,耳朵将会极不敏感。所以,别认为电脑的噪音适应了就好,其实它早已悄悄伤害着你的听力。
“今后的某一天,人类将如以前与霍乱、瘟疫等疾病斗争一样与噪音战斗”,不管你是否听说过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的这句话,电脑的噪音确实早已不知不觉地污染了我们的生活——不但伤害听力、形成共振损坏硬件、破坏我们欣赏大片的心情,而且最重要的是那苍蝇一样的声音给精神上带来的无尽折磨。
剖析噪音源——元凶逐个看
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环保静音电脑,首先你必须清楚PC机箱内的噪音源,如此方可对症下药解决困扰你的“苍蝇”。
风扇
但凡有风扇的地方都会有噪音——或多或少。PC硬件的功耗问题决定了风扇成为绝大多数电脑系统内不可或缺的重要散热元件,无论是电源风扇、CPU散热器风扇、显卡散热器风扇还是机箱风扇,如果你不是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散热措施,风扇总是无处不在。而由风扇所产生的噪音主要来自轴承和扇叶。
任何轴承都会存在转动摩擦,摩擦噪音在初期可能不是很明显,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无论是轴承变形还是其内部被灰尘污染,都会因为摩擦力的增大而导致噪音的升高。包括一些改良产品,如液压轴承(AVC)或来辐轴承(CoolerMasterl等,虽然它们在散热和降噪性能上都强于传统轴承,但在长期使用后一样会出现因机械摩擦增大而带来噪音增加的问题。
相比轴承,扇叶更算得上是噪音的主要制造源。所谓切风噪音就是扇叶在旋转过程中快速切割空气产生的噪声,这是散热器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切风噪音理解为扇叶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噪声。
另外,假如扇叶设计不合理,未能将质量重心落在转轴上,那么在转动时就会偏心,形成上下(或左右)振动带来不愉快的噪音。很多劣质风扇在扇叶制造工艺上不过关,导致风扇重心偏移,旋转时上下左右振动就会产生极大的噪声。
光驱
光驱电机会根据系统所要读取盘片的数据分布以及盘片的质量来进行正常寻道、纠错等工作,根据读盘的情况调整马达的转速,具体表现就是时而快,时而慢。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播放某些DVD影碟时,DVD光驱突然“呜呜”直响。在这种情况下,光驱马达和盘片的旋转一起为我们奉献上了“美妙”的“二重奏”,这就是光驱最主要的噪音来源。严重的时候,比如盘片质量很差时,光驱甚至会发出“呜呜”或者“咯吱咯吱”之类努力读盘的噪声。
机箱
严格说来,机箱本身并不产生噪音。它的噪声主要是由于硬盘、风扇、光驱等带来的共振作用形成。对一些质量差的轻薄机箱而言,共振带来的机箱噪声非常明显,而质量较好的机箱一般都在减小共振噪声方面有一些专门设计(如加厚机箱面板等),这样的机箱产生的共振噪音相对较小。
硬盘
硬盘的噪音和光驱一样是由马达和盘片的旋转产生,除此之外它还是机箱共振噪声的主要元凶。不过和光驱相比,硬盘自身的噪音还算是小的,只有偶尔读盘时的“吱吱”声还会提醒我们它的存在。硬盘作为PC噪音的元凶之一,更大的罪过在于与机箱形成共振产生噪音。
打造静音PC——让电脑安静下来吧!
不同的人群对静音有不一样的要求,上班族与SOHO族需要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游戏玩家需要在获得高性能的同时不要高噪音,HTPC用户则希望尽可能获得“绝对静音”的效果,另外还有一部分狂热的玩家还希望电脑系统实现无风扇的“绝对静音”效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打造出自己满意的静音电脑!
措施1:为风扇轴承加润滑油
适合人群:暂时不打算更换CPU散热器风扇或电源、机箱风扇等硬件的一般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5元左右
风扇长时间使用之后,在轴承内部由于灰尘和自然挥发的影响,会导致润滑油变质和减少,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风扇噪音直线上升,直至无法忍受。无论是电源风扇、CPU散热器风扇或是显卡散热器风扇,都是如此。如果此时你无意更换新的硬件,而又想获得更好的静音效果,那么为风扇加油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措施2:更换CPU散热器
适合人群:所有电脑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数十元-数千元不等
更换CPU散热器往往能获得立竿见影的静音效果,毕竟CPU散热器风扇是最明显的噪音元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在静音型的CPU散热器选择上也有所差别。
中低端静音散热器
对于上班族和SOHO族来说,对CPU完全没有超频的需求,而且原装散热器在性能上已经可以满足散热需求。不过,原装8cm风扇的转速普遍较高(3000rpm左右或更高),相对来说噪音也较高。此时,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更换一个中低端的双核静音散热器是最佳选择方案,产品则以百元内的价格为宜。
高端静音散热器
对于游戏玩家、高级DIY玩家和将电脑作为HTPC的用户来说,高主频的CPU是主要的发热大户。对传统风冷散热器而言,在高主频的CPU面前就不得不通过增大风扇转速(某些型号的散热器甚至将风扇转速提升到4000rpm以上仍不能满足散热需求)来增强散热效果。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高效、低噪的散热器。这类散热器不但要达到静音的目的,还要有强劲的散热性能,同时,以这部分玩家的挑剔眼光来看,散热器的外观还不能“太丑”,方可满足其需求。因此我们认为,高端的热管(或纯铜)静音散热器就是他们所需要的产品!
MC小提示
很多人都认为,转速低的风扇噪音就一定低,其实这不完全正确。风扇噪音并不完全是由转速决定,其中还包括轴承、扇叶以及风道等设计因素。2000rpm的风扇噪音未必就一定低于3000rpm的风扇。只能说,其它条件相同时,转速低的风扇会带来更低的噪音。
液冷散热器
对骨灰级的DIY发烧友来说,无论他们是为了追求完美的“静音效果”还是将PC作为家庭影院的核心,哪怕是一些细微的噪声都让他们感到别扭,甚至12cm低转速散热风扇的细微声音也会让他们心烦。此时,这些用户为了更好的静音与散热效果,就可以考虑使用液冷散热系统。液冷系统利用导热液体的高热传导系数,能迅速地将CPU、显卡甚至北桥芯片产生的热量带走,通过换热片实现热量与空气的交换,其散热性能高于一般的风冷散热器(包括热管散热器)。如果换热片的性能足够强,甚至连大直径的换热风扇都可以省略,直接实现无风扇静音散热,优秀液冷散热器价格一般在千元左右。
措施3:风扇调速DIY
适合人群:DIY动手能力较强的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10元以内
如果觉得自己的散热器素质不错,就是嫌转速高、声音大,而且没法控制。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自己DIY一个简单的风扇调速器,将转速控制在一个静音与散热效果相对平衡的程度。
其实,所谓的风扇调速器就是将一个可变电阻器串联在风扇的供电电路中,通过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来改变风扇的供电电流,进而达到调节转速的目的。具体制作方法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详细介绍(2006年8月上刊《精心打造机箱智能散热系统》一文),有简单电路制作基础的玩家参考该文进行制作即可。
措施4:取消机箱风扇
适合人群:办公用户,家庭用户,SOHO,HTPC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无
如果CPU主频不算太高且不超频,同时已经更换了静音散热器,那么这部分用户完全可以取消机箱风扇。这样不但可以减小风扇自身带来的噪声,更可以降低机箱共振噪音的产生。
措施5:更换低嗓音硬盘
适合人群:HTPC用户、办公族、SOHO族。
静音效果:★★
成本:400-700元(主流容量)
说实话,通常情况下的硬盘噪音几乎都被风扇或机箱共振声音所掩盖,你察觉不到。但是当风扇转速一旦降低或采用了无风扇散热系统时,它就会立刻暴露出来。因此,对环境噪音有较高要求的用户而言,要想寻求一个安静的电脑使用环境,选择一款低噪音的硬盘还是很有必要的。
措施6:显卡散热器改造
适合人群:游戏爱好者、高级DIY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30元-400元左右
显卡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散热器的风扇上布满了灰尘,不但直接影响散热效果,而且额外增大了风扇的噪音。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由于显卡配置普遍较高,显卡厂商往往会为其配上散热风扇以使其正常工作,于是高端显卡的风扇就成了继CPU风扇之后的第二个“鼓风机”。要解决这个噪音问题,我们同样可以为其更换风扇或者静音散热器,最佳选择当然是带热管的静音型显卡散热器。
措施7:更换静音机箱风扇
适合人群:高级DIY用户,骨灰级玩家。
静音效果:★★★ 成本:30元左右
如果出于系统需求考虑,确实需要机箱风扇,那么我们可以加大风扇尺寸或选择使用噪音小的风扇(如酷冷至尊的来辐轴承风扇和AVC的液压轴承风扇)。根据机箱风扇位置设计的不同,我们建议大家:如果能够安装12cm风扇就一定不要用8cm或者9cm风扇,这样可以在同等风量的情况下实现最小转速,达到最佳的降噪效果。
酷冷至尊单体12cm发光风扇,转速1220rpm,噪音22dB。Tt12cm风扇,转速2000rpm(可调),值得大家考虑。
措施8:选择静音电源
适合人群:所有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200-300元
电源风扇的噪音不可忽视,尤其是积满灰尘的电源,噪音尤其明显。由于很多电源都采用了尾部8cm风扇设计,导致电源风扇噪音较大。因此,我们如果感觉电源的噪音比较“突出”的话,可以选择采用12cm甚至14cm风扇的“大风车”电源,不但能在低转速下获取极佳的静音效果,更因为风扇完全密封在机箱内,限制了噪音向机箱外传播。
措施9:硬盘,光驱防震缓冲改造
适合人群:动手能力较强的DIY用户
静音效果:★★☆
成本:1元左右
除了本身的噪音之外,硬盘、光驱由于和机箱直接接触,它们的自身振动往往会传递到机箱形成共振噪音(注意机箱的共振噪音并非仅由硬盘和光驱引起)。如果能在硬盘、光驱与机箱的接触位置上安装橡胶缓冲垫,可有效减小这种共振现象,而且还能延长硬盘、光驱的寿命。
措施10:机箱的选择与噪音隔离
适合人群:高级DIY玩家
静音效果:★★★
成本:数百-数千元不等
减少机箱内的风扇数量是降低噪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而要减少甚至取消机箱风扇,对机箱的风道设计就有了较高的要求——必须要保证机箱内充足的空气流量才能满足散热需求。当前许多中高端机箱都在侧板上开有网状通气孔,以 便结合电源风扇形成流畅的风道,充分保证了散热效果。如果你想在高端应用中取消机箱风扇,那么一款设计优秀的静音机箱必不可少,而且建议大家最好选择板材厚的机箱(最少1mm以上),以尽可能降低共振噪音。另外,机箱内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影响到噪音控制——布线。散乱的线材不但影响散热风道,更会在风扇转动时阻挡并切割风流,形成额外的噪音。对此,我们可以用蛇皮网或线材收纳管对电源线和硬盘/光驱数据线进行整理,不但美观、改善了散热条件,还可有效降低噪音。
作为一些发烧友的追求,我们还可以在机箱的两块侧板上贴上吸音棉或隔音布,这样可以完全将噪音控制在机箱之内,实现良好的静音效果。不过,由此也会产生一个弊端——影响散热,导致机箱内的散热状况恶化。具体是否适用,只有用户自己去判断了。
“BT”案例研究——绝对静音的HTPC
以前本刊也报道过,有Modder成功打造了绝对静音的HTPC。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完全照搬他的思路,不过看看其设计对于我们打造自己心目中的静音电脑确实有莫大的好处。
首先是利用机箱作为散热介质,完全不需要风扇。通过热管和散热片将主要发热元件的热量传递到机箱上进行散热。其实有一些厂商的静音机箱早已采用这种设计,比如思民的热管静音机箱和柯瑞沃的水冷静音机箱。另外,如果对将电源电路拆解后再安装没有信心的话,可以选择无风扇电源,Tt、全汉等厂商都有这种产品。
其次是较为“BT”的做法,以CF卡代替硬盘以及使用笔记本电脑光驱。如果对容量有追求,可考虑以笔记本电脑硬盘代替普通硬盘,当然需要一个转接器。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对静音程度的追求都不一样。可是不管你是追求“安静就好”还是追求“绝对静音”,在如何对电脑进行静音改造的问题上,我们都建议用户按照“散热风扇”-“机箱”-“硬盘”-“光驱”的顺序进行整理,并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之前为大家介绍的产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事实上,不管你是对现有硬件进行改造,还是更换新的配件,只要我们掌握了PC噪音之源,就完全有能力完成静音PC的改造工作,让自己不再忍受电脑噪音的折磨,也让自己的电脑更加环保!
环保电脑——辐射篇
电脑的辐射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也曾经令不少人“谈辐色变”。说实话,至今为止,关于电脑辐射是否会对人体带来致命伤害的讨论,一直没能有一个经过科学验证的可信定论。而且,现今绝大多数IT配件都在防电磁辐射上做得比较规范了,电脑整体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已经弱化了许多。可是,不管如何,电脑辐射始终是存在的,而要最大可能地避免它给人体带来的伤害,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环保电脑,更多的应该是如何环保地使用电脑的问题!
辐射人体的危害
说起电脑辐射,恐怕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实际的感觉,毕竟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电脑的辐射主要是电磁波的辐射,尤其是低频电磁波的泄漏,部分人一直相信,它对人的神经系统、视觉系统等正常生理功能有较大的影响。
注:以下电磁辐射可能带来的对人体的影响仅供参考,尚未有严密的科学证据或具体试验证实。
首先,电磁辐射将有可能对人体的各种正常生理功能产生较大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病变,加速人体病菌的繁殖与扩散;
其次,对一些免疫力相对较差的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婴儿等,可能导致他们免疫力下降并诱发多种疾病;
第三,长时间使用电脑,对人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会导致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可能诱发白内障等眼科疾病;
最后,电磁辐射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存在污染,甚至严重影响周围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其实也不必太担心,上述后果都是建立在不注意电磁辐射的前提下的。只要我们能切实防范,就可将这种危害降低到最小,乃至消除。
防患于未然——减小电磁辐射的威胁
事实上不管你是否承认,电磁辐射时刻都存在于每一个电脑用户的周围。如何让电脑更加环保,减少电磁辐射的污染,是每一个电脑玩家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将电脑的辐射伤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关键是大家要有一个良好而环保的电脑使用习惯!
机箱选择很重要
在显示器过渡到LCD之后,很多人就认为电脑辐射的最大源泉——CRT显示器已经被替代,也就意味着电脑辐射基本被消灭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机箱。机箱不仅仅是作为承载PC硬件配件的盒子,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板卡、电源等裸露电子配件产生的大量电磁波外泄,通常我们将其称为EMI防护功能。一个机箱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防辐射能力的强弱。因此,作为防范电脑辐射的第一步,选择一个质量优秀的机箱是重中之重!
板材选料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机箱都采用了镀锌钢板作为主要材料,不过其中却大有差别。我们认为,只有钢板厚度在1mm以上,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工艺的机箱才能真正做到对电磁辐射的最佳屏蔽。而一些廉价机箱多采用电解镀锌工艺,而且钢板厚度只有0.6-0.8mm,这样的机箱显然在电磁屏蔽能力上差了许多。如果消费者对材料工艺并不了解,那么我们建议大家选购时认准“品牌”与“厚度”这两个原则,一般来说,厚度在0.8mm以下的杂牌机箱,最好就别考虑了。
密封性
密闭好的机箱,电磁屏蔽效果越好。往往大品牌厂商都会在考虑散热开孔的前提下制作出高精密度的机箱。相反,杂牌机箱厂商为了单纯的利润往往不考虑机箱的整体密闭性,在防电磁辐射的功能上大打折扣。
EMC认证
作为衡量一款机箱是否达标的又一标准,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认证直接关系到机箱的防辐射能力是否过关。在许多的品牌机箱上,我们可以发现后挡板、侧板安装位置、驱动器安装位置、电源安装位置等各个直接硬件接触地方都有一些小的触点,这些触点就是用来消除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的。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这些触点,使机箱内任何两个相互接触的电子元件或金属元件都能接地,直接释放掉EMI,避免向外传播导致电磁辐射污染。因此,大家在选购机箱时不妨多留意这些细节,如果发现机箱没有EMI触点,很可能这款机箱的EMC认证就有问题,最好不要购买。
选择一款防辐射能力良好的机箱,是打造健康环保电脑的第一步。第一步走出去之后,剩下的就是使用电脑的习惯问题了!
PC“裸奔”要不得
很多玩家为了图方便或者便于硬件的插拔更换,往往喜欢将机箱的两块侧板去掉,直接让机器“裸奔”。殊不 知,长期这样不但容易让硬件蒙尘,而且让电磁辐射直接赤裸裸地穿过你的身体,还影响周围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
长时间使用电脑要不得
如果连续使用电脑超过3小时,最好在中间休息一下。同时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cm-50cm,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显示器屏幕。
密室用电脑要不得
电脑在工作过程中不但产生电磁辐射,而且由于高频工作的电子元件的影响会导致周围空气质量下降,产生各种废气。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通风条件良好的环境下工作,比如空调屋或通风的环境,保持环境温度的舒适与空气的流通。有条件的话,最好使用一些负离子发生装置(或带负离子发生功能的硬件,比如负离子机箱或显示器),以保持适当的负离子浓度和保持空气清新。
用完电脑要洗脸
由于电脑电磁辐射的存在,人的面部很容易在长期使用电脑之后积累大量的有害电磁辐射离子,时间久了就容易导致斑疹、色素沉积等皮肤病。因此,在使用电脑之后,大家一定记住用清水冲洗面部,以减小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良好的饮食习惯
长期与电脑为伍的玩家建议养成喝绿茶的习惯,因为绿茶可以补充人体的维生素A,并因此生成人眼不断被电磁辐射所消耗的紫红质。因此,绿茶不但能有效消除部分电磁辐射带来的伤害,还可保护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的视力。
显示器背面切勿朝向人群
显示器,尤其是CRT显示器的背面是电磁辐射最严重的地方,而我们平时所担心的正面恰恰是显示器电磁辐射最弱的。因此,尽量不要将显示器的背面朝向他人。尤其是公司的电脑用户,更要注意办公室内显示器的摆放位置,以免大家每天都生活在严重的电磁辐射之中。
坦白讲,电脑辐射的危害真的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虽然尚未有定论证明它是否真的是危害巨大,不过我们建议大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且这种危害不经过长期的累积根本看不出其影响,导致许多人对这种环境污染都轻视或者忽略了。其实,正是因为电磁辐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更让它显得可怕——你不注意防范,等到察觉危害的时候,往往可能已经晚了。将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不仅仅是保护了自己的身体,更是对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意义自然也就非比寻常了。
环保电脑——RoHS篇
由于电子产品工艺的需要,许多电脑配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加入一些对人体有害且不可降解的物质,比如金属铅、镉、汞及其化合物。这些物质一旦流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将对整体生态带来巨大的破坏。因此,为从源头控制,欧盟在去年特别颁布了RoHS(限制有害物质指令),特别对电子产品中的含铅量做了严格限制。虽然我国RoHS控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过作为环保电脑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假如你要新装机的话,不妨选择这些通过了RoHS规范的产品。
此外,根据我国国情制作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已经在2007年3月1日正式颁布实行,它作为与RoHS规范类似的行业法规,对电子/电脑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也作了严格的控制。随着该法规的深入推广与执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后所有的电脑配件都会实现无害化,真正实现环保电脑的梦想!
环保电脑——结语篇
环保,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但包含了人文环境对电脑的要求,更对用户使用电脑的习惯做出了要求。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一台电脑具有高性能、低耗低噪、低污染并且为具有良好使用习惯的用户使用,这样的电脑才能称为环保电脑。在地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日渐紧张的今天,打造一台环保电脑不仅仅是让自己用电脑更加舒适,更是为国家乃至世界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单纯一台电脑的节能、减少噪音污染以及降低电磁辐射或许并不能凸显出巨大的意义,但是想一想全国好几千万电脑用户,乃至全世界上亿的电脑,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所带来的效应是非常明显且可观的。哪怕一台电脑每个月只节约0.5度电,全国每年单就电脑用户就可节约数亿度的电能消耗;每台电脑都做好降噪与防辐射的工作,那么全国将有数千万的人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因此,我们倡议:全国的电脑用户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勿以善小而不为”,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展开一切行动,让我们的电脑环保起来!为了自己,也为了国家,更是为了全世界数十亿人口所生存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