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黄痢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猪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并迅速脱水。发病日龄早,发病急、症状明显、死亡率高,无季节性,但寒冷时发病率较高。若母猪产房潮湿,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率更高,猪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为主要传染病。病猪口渴,吃乳减少,消瘦,排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直至脱水、昏迷、衰竭死亡。仔猪黄痢主要是因大肠杆菌引起,多为急性发病,死亡率高。
2 白痢
仔猪白痢是仔猪在哺乳期内常见的腹泻病,消化道感染。病仔猪主要特征为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粪。发病率较高而致死率不是很高,但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一般认为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原因。本病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7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母猪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卫生不良,母猪乳汁少,或天气突然变冷,湿度加大,阴雨或保暖不良等都会诱发白痢病的发生。此病如果医治及时会很快痊愈,死亡率较低否则可造成仔猪脱水瘦弱死亡。病情较轻的,及时治疗能痊愈。
3 预防
仔猪黄、白痢属于环境条件病,主要预防办法是加强圈舍卫生,保持干燥,保障通风及舍内温度,定期消毒,用K88、K99等疫苗,但预防效果不明显。
仔猪黄、白痢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口服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甲砜霉素等抗生素。腹泻相对严重的仔猪要灌服补液盐或葡萄糖生理盐水,防止脱水。还可采用本场淘汰母猪的全血或血清,给初生仔猪口服或注射进行预防,有一定的效果。
减少热应激,猪舍饲养密度不宜过高,注意保暖通风。产前对圈舍的地面、围栏等进行彻底消毒。母猪临产时用0.1%高猛酸钾溶液擦洗外阴和腹下的乳房区,防止病从口入。采用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完善种猪引进检疫隔离制度。供给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全价饲料,保证胎儿发育健全,让母猪分泌更多更好的乳汁,确保仔猪的营养需要。
对于初生仔猪,应尽快吃上和吃足初乳,提高机体的被动免疫力。仔猪生长发育快,在出生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或内服铁剂,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从而防止继发感染。另外应在2周龄左右合理补饲全价仔猪日粮,以满足仔猪机体快速发育对糖、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的需要。
可在仔猪初生后12小时内口服敏感抗生素。增效磺胺甲氧嗪注射液,50毫升。仔猪生后在第一次吃初乳前口腔滴服0.5毫升,以后每天两次,连续三天,如有发病猪继续投药,药量加倍。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方法是对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和15天接种,疫苗选择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大肠杆菌K88、K99和987P三价灭活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天灭活苗,以通过母乳使仔猪获得保护。
4 治疗
抗菌消炎可用“痢菌净”(主要成分为乙酰甲喹)按每千克体重每次15毫克口服,每天两次,连用三天;硫酸庆大霉素每次5~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两次,连用三天。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疗法;磺胺脒内服,每千克体重用0.2克,每天早晚各一次;土霉素内服,土霉素1克加少许糖,溶于60毫升水中,每头每次3毫升,每天两次。
助消化吸收用食母生、小苏打、胃蛋白酶等。补液可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种维生素。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 000毫升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
用“姜胡散”饲喂母猪治疗仔猪白痢,该法简便易行,处方为干姜100克,胡椒50克,一起研为粉末,每天两剂,连服三次。干姜、胡椒具温经、散寒、除湿效果,母猪内服后,药物可经血流分布于乳汁,通过乳汁使仔猪胃肠功能得以恢复。另外,“姜胡散”也可做仔猪白痢的预防用药,效果也不错。当遇阴雨连绵、圈舍潮湿阴冷时,可以给母猪增喂1~2剂“姜胡散”,以预防仔猪白痢。但不宜多次或多量飼喂,一般按处方两天三剂即可,否则可引起母体回乳现象,泌乳量减少将直接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大蒜疗法,用大蒜500克,甘草120克,切碎后加入50度的白酒500毫升,浸泡三天,混入适量的锅底烟灰和匀后,分成40剂,每猪每天灌服两剂,连用两天,效果不错。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猪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并迅速脱水。发病日龄早,发病急、症状明显、死亡率高,无季节性,但寒冷时发病率较高。若母猪产房潮湿,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率更高,猪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为主要传染病。病猪口渴,吃乳减少,消瘦,排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直至脱水、昏迷、衰竭死亡。仔猪黄痢主要是因大肠杆菌引起,多为急性发病,死亡率高。
2 白痢
仔猪白痢是仔猪在哺乳期内常见的腹泻病,消化道感染。病仔猪主要特征为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粪。发病率较高而致死率不是很高,但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一般认为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原因。本病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7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母猪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卫生不良,母猪乳汁少,或天气突然变冷,湿度加大,阴雨或保暖不良等都会诱发白痢病的发生。此病如果医治及时会很快痊愈,死亡率较低否则可造成仔猪脱水瘦弱死亡。病情较轻的,及时治疗能痊愈。
3 预防
仔猪黄、白痢属于环境条件病,主要预防办法是加强圈舍卫生,保持干燥,保障通风及舍内温度,定期消毒,用K88、K99等疫苗,但预防效果不明显。
仔猪黄、白痢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口服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甲砜霉素等抗生素。腹泻相对严重的仔猪要灌服补液盐或葡萄糖生理盐水,防止脱水。还可采用本场淘汰母猪的全血或血清,给初生仔猪口服或注射进行预防,有一定的效果。
减少热应激,猪舍饲养密度不宜过高,注意保暖通风。产前对圈舍的地面、围栏等进行彻底消毒。母猪临产时用0.1%高猛酸钾溶液擦洗外阴和腹下的乳房区,防止病从口入。采用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完善种猪引进检疫隔离制度。供给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全价饲料,保证胎儿发育健全,让母猪分泌更多更好的乳汁,确保仔猪的营养需要。
对于初生仔猪,应尽快吃上和吃足初乳,提高机体的被动免疫力。仔猪生长发育快,在出生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或内服铁剂,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从而防止继发感染。另外应在2周龄左右合理补饲全价仔猪日粮,以满足仔猪机体快速发育对糖、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的需要。
可在仔猪初生后12小时内口服敏感抗生素。增效磺胺甲氧嗪注射液,50毫升。仔猪生后在第一次吃初乳前口腔滴服0.5毫升,以后每天两次,连续三天,如有发病猪继续投药,药量加倍。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方法是对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和15天接种,疫苗选择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大肠杆菌K88、K99和987P三价灭活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天灭活苗,以通过母乳使仔猪获得保护。
4 治疗
抗菌消炎可用“痢菌净”(主要成分为乙酰甲喹)按每千克体重每次15毫克口服,每天两次,连用三天;硫酸庆大霉素每次5~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两次,连用三天。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疗法;磺胺脒内服,每千克体重用0.2克,每天早晚各一次;土霉素内服,土霉素1克加少许糖,溶于60毫升水中,每头每次3毫升,每天两次。
助消化吸收用食母生、小苏打、胃蛋白酶等。补液可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种维生素。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 000毫升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
用“姜胡散”饲喂母猪治疗仔猪白痢,该法简便易行,处方为干姜100克,胡椒50克,一起研为粉末,每天两剂,连服三次。干姜、胡椒具温经、散寒、除湿效果,母猪内服后,药物可经血流分布于乳汁,通过乳汁使仔猪胃肠功能得以恢复。另外,“姜胡散”也可做仔猪白痢的预防用药,效果也不错。当遇阴雨连绵、圈舍潮湿阴冷时,可以给母猪增喂1~2剂“姜胡散”,以预防仔猪白痢。但不宜多次或多量飼喂,一般按处方两天三剂即可,否则可引起母体回乳现象,泌乳量减少将直接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大蒜疗法,用大蒜500克,甘草120克,切碎后加入50度的白酒500毫升,浸泡三天,混入适量的锅底烟灰和匀后,分成40剂,每猪每天灌服两剂,连用两天,效果不错。